28.請客是個大學問(1)
無疑,革命和請客吃飯是分屬兩個層次的概念:革命是革人性命,是一個人強行剝奪另外一個人的生存權;「請客吃飯」是邀人過來大快朵頤,目的是讓人活得更好。「革命」和「請客吃飯」形同水火。因此,**同志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但是,革命與請客吃飯有時卻相輔相成:或者請客吃飯的目的是為了革命,或者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請客吃飯。區別在於對象不同:請客吃飯的目的往往是為了革別人的命,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更好地請客吃飯。鴻門宴即是「革命就是請客吃飯」的一個灰不溜丟的案例。
鴻門宴雖然在歷史上久負盛名,但卻算不上經典的請客吃飯案例。鴻門宴只是一場匆匆忙忙的宴會,是不速之客與毫無準備的主人之間的一次小聚。
劉邦的到來打亂了項羽的行動計劃,雖然小叔之前跟他打過招呼,
但怎麼會想到這老小子竟然會如此低三下四、唯唯諾諾地前來賠罪?
劉邦笑容可掬,似乎沒有任何戒備,一臉的討好與謙卑,怎麼看怎麼
像一個小妾。假如你是項羽,你會怎麼辦?你好意思怒衝冠、拔出
寶劍,直取劉邦的級嗎?人家可是來自的啊!
因此,我們要理解項羽,理解項羽為什麼要備下酒宴招待劉邦。這場後來被命名為「鴻門宴」的宴會,並不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斬行動,而僅僅是一場臨時動議。
自己的對手前來賠罪,項羽盡一盡地主之誼也是人之常。雖然有些倉促,雖然是臨時安排,這場宴會卻準確地顯示了項羽的貴族風度。也許這種風度妨礙了項羽成就事業,卻是項羽的性格使然。
顯然,這是一場倉促的宴會,項羽沒有任何思想準備,項羽的智囊團也沒做任何準備,因此,他們對於宴會的議程、宴會的祝酒詞、宴會的用餐標準、宴會的白酒檔次——都幾乎沒有作任何安排。
然而,客人劉邦的準備卻相當充分,他掌握了項羽的底牌,也知道項羽的真實態度,有了這些至關重要的信息,劉邦就知道了該如何應對,該如何說第一句話,酒席之上該如何調節氣氛,該如何控制局面……所以,對於賓主雙方來說,這是一場信息不對稱的宴會。由於有了這樣的不對稱,才會出現剛一見面,項羽就犯下了不小的社交失誤的況。
為了親口表達出自己的委屈之,劉邦把對項梁所說的話又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我進駐函谷關以後啊,秋毫不敢有所犯,登記官民戶口,查封各類倉庫,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著您的到來,您就是我們的主心骨啊!對於您,我沒有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其他心思。我想,一定是有小人說了我的什麼壞話,才使得您和我之間產生了誤會。」
因為項羽沒有任何準備,他的思路就一直跟著劉邦的思路在走。聽完劉邦的話,項羽突然感到十分慚愧:是啊是啊,我怎麼就誤解起劉邦了呢?
作為一種正常的自我解脫心理,他很自然地說道:「那些話都是
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
很顯然,在潛意識之中,項羽是在為自己辯解——不是我有意要誤解你劉邦,而是你劉邦自己陣營的人過來離間。我這裡沒有問題,是你們內部的人造成了這種局面,因此,不要來問我怎麼回事,要問就問你們自己人去好了。
其實,這句話剛一出口,項羽就感到十分不妥,這豈不是要害死為自己提供報的曹無傷嗎?就這樣,從二人見面的那一刻起,佔了天時地利的項羽就一直在心理上處於被動狀態。
為了緩解這種狀況,他決定置辦酒席,跟劉邦喝酒。他知道,劉邦這小子雖然好酒好色,但酒量卻很差,項羽決計要在酒桌上找回自己的自信。因為存了這樣的念頭,項羽處處顯示出盛氣凌人的樣子。
項羽一上來就一屁股坐在了主位,下面就是整個酒席的座位安排:項羽和叔父項伯在上席,坐西面東,席智囊范增面朝南坐,劉邦面朝北坐,張良面朝西陪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