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假客氣(1)
不可否認,劉邦是一個地痞,他有著不容抵賴的流氓惡跡。***但是也不可否認劉邦是一代梟雄,一代偉人,東西漢四百餘年的基業由他開創。
劉邦身上有著那種市井流氓的無賴鑽營習氣,就如《水滸傳》中所寫的高俅,只不過他比高俅多了幾分計謀,所以他能開基立業,成就遠非高俅一個小小的太尉所能比擬;劉邦身上又有著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梟雄習氣,就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只不過他比曹操多了幾分運氣,所以他的成就也是曹操這個後輩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還不可否認,劉邦是一個幸運兒,他各個方面都不怎麼出眾,即
便是他自以為是的能用人這一長處,也難與曹操、劉備這些功業並不
如他的梟雄並論,更不用與周文、湯武這些先賢相比。然而他卻可以
開基立業,一掃春秋、戰國,以至短命的秦朝以來幾百年四分五裂、
戰火紛飛的頹風,開四百年興旺繁盛的局面,成就堪與先賢相比肩。
劉邦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呢?也許除了上面所說的那些原因之外,還得將這些歸功於劉邦的運氣。毫無疑問,是時代成就了他,是機遇垂青了他,是命運關照了他。與項羽,甚至與歷史上其他那些費盡心機、嘔盡心血卻最終也未能成功的英雄們相比,劉邦不能不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大的幸運兒。他不但幸運地當上義軍的領,幸運地打敗了對手項羽,更幸運地登上了權力的頂峰,稱帝即位,開創了一個劉姓天下的時代。
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初三,劉邦稱帝,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號為漢。
劉邦即位的經過,使人很容易就想到了秦始皇與眾大臣議定帝號的景。當然,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兩個皇帝之間的反差。秦始皇不可一世、狂妄自大經常遭到眾多人的反感,而劉邦對帝位的退讓則被稱為是一種謙虛,可稱為中國社會裡的一大美德。雖然這種謙讓也許並非真心,也許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謙讓更恰恰反映著他們的渴望而不是推辭,然而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卻有著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使人們將這種假惺惺的謙讓看做美德,並千古傳誦。
劉邦比秦始皇更懂得這一點,所以在這方面他比秦始皇做得好,
也許這正是漢長壽而秦短命的部分原因。劉邦也並非在謙讓帝位方面
做得是最好的,後世帝王在這方面更會演戲。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
變卻推辭黃袍加身便是一例,他們這種推辭表現出的是帝王野心家的
虛偽、陰險和心機算計后的假客氣。相比之下,倒不如嬴政直率和爽
氣。然而,中國的文化傳統卻不容任何人對其有拂逆,即便是帝王也
得表現出虛假的謙讓美德,以順應傳統,昭彰美德,賺得萬人的敬仰。
然而劉邦對皇位的退卻也許並非完全處於虛假意,而是覺得太過突
然,突然到自己都難以接受自己身份在這一瞬間生天壤之別的變換。
就像當年起義軍攻克沛縣,推選他為縣令,他婉拒絕了一般。
其實,這也並不難理解。
劉邦出身寒微,本來就是個懶於生產、時常身無分文混跡小酒館的醉漢,轉眼之間成為統治百萬平方公里帝國的顯赫的皇帝。他覺得其變化太快、太突然,也太神奇了,神奇得有些不可思議,以至於他自己都不敢相信。這不過是常人的感覺,其實他並不獨特,所以說這也是他的感覺,這種感覺來源於內心,可是一點兒假都沒摻進去。
劉邦最終穩穩地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並且將這個寶座子子孫孫、代代相傳,一傳就是四百多年。一旦坐上皇帝的寶座,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天下的至尊,就沒有人會在想著怎麼謙讓自己的座位了,相反想的倒是怎樣能把位子坐得更穩一些,更久一些。
於是,從此以後皇帝所做的種種事便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了。劉邦當然也不能免俗,國基初奠,天下始定,他所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能鞏固漢王朝的統治。而對於一個新興的王朝來說,定都何處,無疑對鞏固統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