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冀州行動
且就算是你說出來,恐怕他們的主公也不會相信,因為現在的袁紹已經開始懷疑他們了,他們的任何理由,在他看來,都會回是狡辯。
田豐從來都是1個耿直的傢伙,他說道:「事實就是如此。」
袁紹說道:「田豐,到了此間,你還要欺騙於我?」
田豐說道:「我們未曾欺騙於主公。」
他是個頭鐵的人,認死理,只要他沒有做的,便不會承認,就算是自己的主公,他也會據理力爭。
袁紹道:「好,好,田豐,未曾想到,你竟然猖獗到了此等地步,看來是我對你太好了,好到讓我這個冀州主人都什麼時候易主了都不知道。」
田豐道:「我等從未背叛過主公,從未!」
沮授沒有阻礙田豐,他感覺今得什麼,他們在袁紹的心中已經有了瑕疵,有了間隙,再加上有得許攸此人,今日他們在劫難逃。
袁紹問道:「沮授,你有何話要說?」
沮授說道:「主公,若是這1切都是巧合,你會相信嗎?」
袁紹:「你覺得我會相信嗎?」
沮授::「那我無話可說。」
袁紹沒有詢問田豐,他知道田豐1定會爭辯
卻說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云:『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權大喜,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師,聞曹操大軍至漢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議軍機事。使者未發,周瑜已先到。魯肅與瑜最厚,先來接著,將前項事細述1番。周瑜曰:「子敬休憂,瑜自有主張。今可速請孔明來相見。」魯肅上馬去了。
周瑜方才歇息,忽報張昭、顧雍、張紘、步騭4人來相探。瑜接入堂中坐定,敘寒溫畢。張昭曰:「都督知江東之利害否?」瑜曰:「未知也。」昭曰:「曹操擁眾百萬,屯於漢上,昨傳檄文至此,欲請主公會獵於江夏。雖有相吞之意,尚未露其形。昭等勸主公且降之,庶免江東之禍。不想魯子敬從江夏帶劉備軍師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憤,特下說詞以激主公。子敬卻執迷不悟。正欲待都督1決。」瑜曰:「公等之見皆同否?」顧雍等曰:「所議皆同。」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請回,明早見主公,自有定議。」昭等辭去。
少頃,又報程普、黃蓋、韓當等1班戰將來見。瑜迎入,各問慰訖。程普曰:「都督知江東早晚屬他人否?」瑜曰:「未知也。」普曰:「吾等自隨孫將軍開基創業,大小數百戰,方才戰得6郡城池。今主公聽謀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恥可惜之事!吾等寧死不辱。望都督勸主公決計興兵,吾等願效死戰。」瑜曰:「將軍等所見皆同否?」黃蓋忿然而起,以手拍額曰:「吾頭可斷,誓不降曹!」眾人皆曰:「吾等都不願降!」瑜曰:「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將軍等請回。瑜見主公,自有定議。」程普等別去。
又未幾,諸葛瑾、呂范等1班兒文官相候。瑜迎入,講禮方畢,諸葛瑾曰:「舍弟諸葛亮自漢上來,言劉豫州欲結東吳,共伐曹操,文武商議未定。因舍弟為使,瑾不敢多言,專候都督來決此事。」瑜曰:「以公論之若何?」瑾曰:「降者易安,戰者難保。」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張。來日同至府下定議。」瑾等辭退。忽又報呂蒙、甘寧等1班兒來見。瑜請入,亦敘談此事。有要戰者,有要降者,互相爭論。瑜曰:「不必多言,來日都到府下公議。」眾乃辭去。周瑜冷笑不止。
至晚,人報魯子敬引孔明來拜。瑜出中門迎入。敘禮畢,分賓主而坐。肅先問瑜曰:「今曹操驅眾南侵,和與戰2策,主公不能決,1聽於將軍。將軍之意若何?」瑜曰:「曹操以天子為名,其師不可拒。且其勢大,未可輕敵。戰則必敗,降則易安。吾意已決。來日見主公,便當遣使納降。」魯肅愕然曰:「君言差矣!江東基業,已歷3世,豈可1旦棄於他人?伯符遺言,外事付託將軍。今正欲仗將軍保全國家,為泰山之靠,奈何從懦夫之議耶?」瑜曰:「江東6郡,主靈無限;若罹兵革之禍,必有歸怨於我,故決計請降耳。」肅曰:「不然。以將軍之英雄,東吳之險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2人互相爭辯,孔明只袖手冷笑。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孔明曰:「亮不笑別人,笑子敬不識時務耳。」肅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識時務?」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為合理。」瑜曰:「孔明乃識時務之士,必與吾有同心。」肅曰:「孔明,你也如何說此?」孔明曰:「操極善用兵,天下莫敢當。向只有呂布、袁紹、袁術、劉表敢與對敵。今數人皆被操滅,天下無人矣。獨有劉豫州不識時務,強與爭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將軍決計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貴。國祚遷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魯肅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於國賊乎!」孔明曰:「愚有1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1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1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瑜曰:「用何2人,可退操兵?」
孔明曰:「江東去此兩人,如大木飄1葉,太倉減1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瑜又問:「果用何2人?」孔明曰:「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1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2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1願掃平4海,以成帝業;1願得江東2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