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中國疆域的沿革(1)

3.第三章中國疆域的沿革(1)

普通人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歷史上所謂東洋,系指亞洲而;西洋系指歐洲而。其實河川、湖泊,本不足為地理上的界線。烏拉山雖長而甚低,高加索山雖峻而甚短,亦不能限制人類的交通。所以歷史上東西洋的界限,是亞洲中央的蔥嶺,而不是歐、亞兩洲的界線。蔥嶺以東的國家和蔥嶺以西的國家,在歷史上儼然成為兩個集團;而中國則是歷史上東洋的主人翁。

蔥嶺以東之地,在地勢上可分為四區:

(一)中國本部包有黃河、長江、粵江三大流域。

(二)蒙古新疆高原以阿爾泰山系和昆崙山系的北乾和海藏高原、中國本部及西伯利亞分界。中間包一大沙漠。

(三)青海西藏高原是亞洲中央山嶺蟠結之地。包括前後藏、青海、西康。

(四)關東三省以崑崙北干延長的內興安嶺和蒙古高原分界。在地理上,實當包括清朝咸豐年間割給俄國之地,而以阿爾泰延長的雅布諾威、斯塔諾威和西伯利亞分界。

四區之中,最先達的,自然是中國本部。古代疆域的記載,最早的是《禹貢》。《禹貢》所載,是否禹時的形?頗可研究。即使承認他是的,亦只是當時聲教所至,而不是實力所及。論實力所及,則西周以前,漢族的重要根據地大抵在黃河流域。至春秋時,楚與吳、越漸強;戰國時,巴、蜀為秦所並,而長江流域始大達。秦取今兩廣和安南之地,置桂林、南海、象郡,福建之地置閩中郡,而南嶺以南,始入中國版圖。

其對北方,則戰國時,魏有上郡;趙有雲中、雁門、代郡;燕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而熱、察、綏和遼寧省之地,亦入中國版圖。其漠北和新疆省,是漢時才征服的。但此等地方,未能拓為郡縣,因國威的張弛,而時有贏縮。

青海,漢時為羌人所據,西藏和中國無甚交涉。唐時,吐蕃強盛,而其交涉始繁。元初征服其地,行政上隸屬於宣政院。

總而之:漢唐盛時,均能包括今之蒙古、新疆。至西藏之屬於中國,則系元、清時代之事。但當秦開南越時,我國即已包有後印度半島的一部。至漢時,並以朝鮮半島的北部為郡縣。唐以後,此兩半島均獨立為國,我國迄未能恢復。中國疆域的贏縮,大略如此。

至於政治區劃:則據《禹貢》所載,大約今河北、山西,是古代的冀州。山東省分為青、兗二州。江蘇、安徽的淮水流域是徐州,江以南為揚州。河南和湖北的一部是豫州。自此南包湖南是荊州。四川是梁州。陝、甘,是雍州。秦時,此等地方和戰國時新開之地,分為三十六郡。而桂林、南海、象、閩中四郡在其外。漢時十三部,大略古代的冀州析而為幽、冀、蘇三州。關中屬司隸校尉。甘肅稱涼州。荊、揚、青、徐、兗、豫,疆域略與古同。四川稱益州,兩廣稱交州。唐時,今河北省為河北道。山西省為河東道。陝西省為關內道。甘肅、寧夏為隴右道。山東、河南為河南道。江蘇、安徽的江以北為淮南道。其江以南及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為江南道。湖北和湖南、四川,陝西的一部分為山南道。四川之大部分為劍南道。兩廣為嶺南道。後來區劃又較詳,而宋代的分路,大略沿之。元代疆域最廣,始創行省之制。現在的河北、山西、直隸於中書省。河南、山東及江蘇、安徽的北部、湖北省的大部分為河南省。江蘇、安徽的南部和浙江、福建為江浙省。江西和廣東為江西省。湖北的一小部分和湖南、廣西為湖廣省。雲南、四川,疆域略和現在相像。陝西包括現在甘肅的大部分,而寧夏和甘肅西北境,別為甘肅省。遼寧為遼陽省。明清兩代的區劃略和現代相近。不過明代陝、甘、蘇、皖、湘、鄂都不分,所以清代所謂十八省者,在明代只有十五。清代將中國本部分成十八省。新疆和關東三省,則系末年始改省制的。其時共得行省二十二。其西康、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青海,則到民國才改為省制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大歷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大歷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三章中國疆域的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