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戰後態勢(二)

第141章戰後態勢(二)

如今歐洲的情況並不樂觀,事實上各方均是以佔領地區為界。

對於被佔領的德國來說,目前大家還沒有拿出明確的態度。在這同時,法國也想爭取自己更多的利益。

對於沒有被羅斯福看在眼裡的法國,事實上只能怪自己不爭氣。

他們在2戰中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1個照面下來就被德國打趴在地上,至此在2戰中基本淪為看客。

剛剛過去的這場席捲全球的戰爭,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加入了進來。戰爭中,幾乎所有強國都遭受到了重創,唯1沒有受到多少損失的除了美國以外,也就算得法國了。

當時德軍向法國本土進發,1路勢如破竹。法國政府很快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政府逃往南部城市波爾多,後來又遷往小城維希。

法蘭西戰役歷時42天,在戰鬥里陣亡8萬多人,150萬人被俘。由於他們迅速倒向德國,所以本土並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

維希政府不僅保留著法國南部的土地,而且還在繼續擁有從前那些廣闊的海外殖民地。

德法兩國開始停戰談判。談判地點是貢比涅,就是1918年德國屈辱簽下停戰協定的那個地方。

希特勒的報仇心理特彆強,他命令工兵將當初用作簽字會場的那節專列車廂從博物館中牽引出來,停靠在1918年的那個地點,以1種惡作劇的方式來表達他對法國人的羞辱。

他甚至不讓前來談判的法國代表團事先得知談判的具體地點,以便從法國人羞辱與驚愕中獲得1種只有征服者才有的快感。

在第2次《貢比涅停戰協定》中,法軍被要求解除武裝,其全部武器移交德國;阿爾薩斯和洛林併入德國;法國被肢解為兩部分,佔法國版圖3/5的北部工業區及整個大西洋沿岸地區由德軍直接佔領,其餘部分由貝當的維希政府統治;並且要支付德國佔領軍的費用等等。

德國留給了法國人2/5的版圖,允許他們在那片殘山剩水裡進行統治。從這點來看,希特勒做得非常聰明。

如此1來,法國海外殖民地及本土的殘山剩水只得聽命於所謂的合法政府,在盟軍反攻前始終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反德運動。同時還避免了他們徹底倒向英國。

全球也只有英國承認逃出去的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其餘的國家都承認維希法國是法國的合法政府,自由法國的處境極為艱難。

對於法國來說,赫爾曼在「自己」的印象中應該還是有1些感情。

十多年前,由於信仰問題,蘇聯憑空在西伯利亞建立1個猶太自治州,位置在比羅比疆,也就是在東北的邊上。

那裡從來沒有任何猶太集團居住過,這1個決定下來,於是成千上萬的猶太人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從烏克蘭、克里米亞、白俄羅斯、高加索等地相約1起去了那裡。

巴共也接到指示,跟其他國家1樣,響應民族政策的號召,鼓動大家遠赴比羅比疆。

十6歲的赫爾曼也想跟著1道去,不過貝德克爾卻不贊成,他認為赫爾曼很有培養前途。

於是第2天就交給他1份巴共的介紹信,推薦他去莫斯科學習深造,並且給了他1份過境簽證。

貝德克爾讓他先去法國,參加反法西斯的1次會議,目的是想多培養他的組織活動能力。

沒過兩天,赫爾曼告別自己接來的「母親和外婆」,然後上了1艘老式貨輪,在吭哧吭哧的聲響中,緩緩穿越波光粼粼的地中海,向著法國的馬賽港緩緩駛去。

每天他都會躺在甲板上,迎著海風,頭枕在纜繩上悠閑的睡上1覺。

望著廣闊無垠的大海,那時他就有1個美好的夢想,希望今後能夠成為1名真正的海員,在大洋中劈波斬浪,去往世界上的每1個角落,其中也包括自己嚮往中的南極。

1個星期後,輪船到了法國馬賽港,接著赫爾曼就去了巴黎,在那裡參加了全世界反法西斯的1次重要會議,這也是貝德克爾讓他來到法國的1個重要原因。

當時納粹的危機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猶太人在歐洲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由於赫爾曼在會議上表現出眾,意外當選了外國勞工局、猶太組的代表。

後來他在巴黎愉快的生活了半年,這才去了蘇聯。

——————————————

1940年,法蘭西戰役開始后,赫爾曼當時在阿勃維爾,為了得到前線的情報,他隨古德里安將軍的裝甲部隊1道去了法國。

法軍潰敗的速度出乎每個人的意料,就在德軍迅猛突擊時,赫爾曼記得他們1路上甚至沒有時間去俘虜那些士兵。

當時數以萬計被擊潰的法軍官兵全都擁擠在道路上,丟下武器準備投降時,卻被德軍視若無物,只是命令他們趕緊讓開道路。

由於德軍開進速度太快,英法聯軍30萬主力已被德軍3面包圍,剩下的西面則是海水洶湧的英吉利海峽,聯軍唯1的希望就是從敦刻爾克由海路撤退,但這個希望實在是微乎其微。

德軍10個裝甲師的進攻,完全可以在聯軍撤退之前將其全部殲滅。

卻不料正在這時,古德里安接到希特勒的嚴令,命令他們停止前進。

至於聯軍的生死,這位元首準備將它交給戈林的空軍去完成。

戈林認為德國具有強大的空中優勢,僅靠這1點就完全可以阻止英國軍隊的撤退,用不著6軍去冒險。

這是希特勒在2戰期間所犯的最大的錯誤之1。

由於空軍元帥戈林向希特勒請戰,為了讓他也去分享勝利的榮譽,希特勒並沒有拒絕這個副手的要求。

卻不料由於戈林的自負,也給了聯軍1個逃生的絕好機會。

赫爾曼知道在後來的宣傳中,敦刻爾克大撤退被描述為1場大勝利,這實在是太荒唐。

不過當時卻有1個人很清醒,那就是丘吉爾。

他在對下議院的演講中是這樣來評價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我們必須極為謹慎,不要把這次撤退捧為勝利。戰爭不是靠撤退贏得的。

由於法軍主力已被德軍殲滅,本土無兵可守。

法國政府匆忙宣布巴黎為不設防城市,並且逃往南部城市波爾多,後來又遷往小城維希。此後的法國政府便被稱為維希法國。

自1940年6月22日投降后,法國便基本退出了2戰,甚至還在享受著或是承受著和平,事實上他們在2戰中過得還不錯。

由於法蘭西戰役很快結束,而諾曼底登6后法國又很快被盟軍解放,從始至終,法國人其實沒有承受什麼戰爭的苦難。

從這1角度來說,法國或許應該把戰敗看作是1場好運氣,正因為當初戰敗,所以才讓它早早就脫身於事外。

可以說他們在整個2戰期間都沒有為戰爭的勝利作出過任何貢獻,其自身還是依靠美、英盟軍才獲得全國解放,這時候的法國正準備享受輕而易舉得來的勝利果實。

據赫爾曼的了解,法國目前正在開始著手恢復其以前的殖民帝國。他們在2戰中的損失不大,所以其恢復殖民帝國的野心非常膨脹。

正因如此,赫爾曼在拋開法國朋友感情的同時,當初他與羅斯福共同商定,要阻止英法兩國放棄曾經的殖民野心。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冷戰之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冷戰之魂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1章戰後態勢(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