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有所成
宋代的科舉考試,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了!並不是簡單的這個8股文就完了!宋代的科舉考試,1共分為6科,首科考的是大經,其次兼經,接著要考的是策論、刑律、兵法、詩詞。在王安石變法以後,有1段時間,取消了詩詞的考試!不過現在又加上了詩詞這1科。
所謂的大經,指的是《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而《論語》、《孟子》稱為兼經。至於策論,考的就是學子處理問題的能力,比如說對於某中國策,讓學子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就考核學子的是綜合能力了。
而刑律自然考的就是宋代的法律和刑罰了!所謂的刑,就是考的刑罰,律,就是考核的是法律條文!兵法也算是宋代科舉考試的特色了,因為宋朝大部分時候,都是文官掌控兵權,因此在科舉考試中,加了兵法這1項!至於詩詞,很好理解,考的自然就是學子的詩詞水平了!
而這些東西,除了宋代的刑律以外,其它的作為後世1個古漢語專業的研究生,李傑早就研究的很透徹了!就是因為如此,王老夫子才會人為,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教授李傑的了!
雖然現在李傑不需要去蒙學上學,但是在考童子試之前,李傑依然算是蒙學的學生,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在宋朝,想要參加童子試,就必須由蒙學統1報名,不但要有蒙學先生的證明,還需要4個學子,相互擔保,所以在考過童子試之前,李傑依然算是蒙學的學生!
到年關的時候,蒙學也要休假了!在休假之前,按照規矩,夫子要帶著所有的學子,出門遊學1天,遊學回來之後,將由夫子出題,考核學子的學業,算是期末考試吧!
而今天正是王老夫子帶領蒙學的學子,遊學的時候,作為蒙學的學生,雖然已經快1年的時間,沒有去蒙學上過課了,但是今天的遊學,和明天的考核,李傑也必須參加,這是為了以後童子試報名準備的,這1點可不敢馬虎。
幾年過去了,李家蒙學中,學生已經有2十幾個了,都是十4歲1下的孩童!其中楊明和張強已經十4歲了,明年就有參加童子試的資格了!童子試也算是宋代科舉考試的第1步了,是各縣自己組織的考試,不管出題,還是閱卷,都由縣令自己安排完成!考過了童子試,就有了童生的身份,也就是拿到了參加府試的資格!
童生只是有了參加府試的資格,並不算是功名!而童生如果能夠考過府試,那就是秀才,這才算是有了功名!而府試就不像童子試那麼隨意了,雖然也是每年1次,但是出題和閱卷,就比較正規了!由各地州府的主官,也就是府伊或者知州為主考官,各個州府的府學學正為副主考,州府其它官員為考官,考卷要在州府留存3年的,甚至考題需要上報提刑按察司備案的!
宋代採取的是中央集權制度,最低的行政單位是縣衙,縣衙往上有府(州、軍),再往上還有路!比如說李傑所在的藍田縣,從行政劃分來說,就屬於永興軍路京兆府藍田縣!
縣這1層的行政長官,自然是縣令,1般是7品官員擔任,縣令是1個縣的最高軍政長官,縣令之下還有縣尉和縣丞,都是8品或者9品官員。其中,縣尉管全縣的軍事,縣丞管民事!
而州府這1級,最高長官自然是知府或者知州了,正式的官名為權知某府或者某州軍政事,比如說,京兆府知府,正式官名就是權知京兆府軍政執事!1般的知府或者知州,最低也是6品官員擔任,最高的,比如開封知府卻要正3品高官擔任!知府或者知州,就是州府這1層的最高行政長官!知府知州之下,還有同知和通判,其中同知掌管軍事,通判管民事!
州府之上,就是路,每1個路名義上最高軍政長官是節度使。但是宋朝為了避免唐朝時期軍閥割據的情況發生,各路的節度使全部是虛職,沒有任何實權,也不需要去地方任職,基本就是在京城養老,的高官。
至於節度使的職權,則被分成3個部分,分別設立經略安撫使司,主管各路的軍事,主官經略安撫制使,簡稱經略使!設立水6轉運使司,主管各路的經濟、農業、稅收等民事,主官就是某某路水6轉運制使,簡稱轉運使!第3設立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各路刑罰、監察、教育等民事!因為如此,府試的考題和最後的秀才人員,是要在提刑按察司報備的。
所以學子考中府試,就有了功名,被稱之為秀才!府試也是每年1次考試!秀才就有了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由提刑按察司組織實施,轄區所有的州府主官參與,禮部也會派來主考官,主持出題閱卷事宜!而考中了鄉試,這就叫中舉,此時就有了舉人的功名!
舉人才有參加會試的資格,會試由禮部組織,從出題到閱卷,皇帝甚至都會參與其中!考中了會試,就算是1步登天了,所有考中會試的人,就被稱為貢生,也就是准進士。
考中了會試之後,就有了參加殿試的資格!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所有參加殿試的人,最低也會有賜同進士出身的功名,也都有了當官的機會!其實殿試是不會淘汰任何人的,只是給這些准進士排個名罷了!
殿試取前3名為甲榜,其中第1名是狀元及第,第2名為榜眼,第3名是探花郎,甲榜的3人都是進士及第!甲榜之下就是乙榜,乙榜取第4名到第2十名,賜進士出身,2十名之後,全部的貢生就是賜同進士出身。
科舉考試,是層層繼進的,所以想要考中進士,就必須參加童子試,要不然連府試的資格都沒有!而按照宋朝科舉考試的規定,參加童子試必須年滿十4歲,還需要有地方士申和蒙學夫子的舉薦,同時還要最少4名學子相互聯保。因此,李傑雖然已經不來蒙學上課了,但蒙學中的1些活動,李傑也必須參加,因此到了年關,王老夫子要帶學子遊學的時候,李傑也早早的來到了蒙學!
其實所謂的蒙學遊學,根本就是老夫子帶著學生,在附近走上1圈,相當於也游而已!遊學回來的第2天,老夫子出了1道簡單的考題,讓所有學子現場作答,也就算說年考了!
這考題,對於李傑來說,根本沒有什麼難度,李傑來參加遊學和年考,為的就是和蒙學的同窗混個臉熟,到時候好找人互保罷了!年考完了以後,就到了年關,李家又開始忙碌了,現在李傑只是1個十2歲的孩童,這些事情也不需要李傑操心,所以李傑也樂的清閑,每天除了讀書練字,就是習武練劍,過的倒也充實!
過完年之後,李華開始教授李傑射箭之術,同時也開始教授李傑修鍊家傳的霸王戰戟!這套戟法,李華自己也沒有學會,關鍵是戟法對臂力要求很高,李華的天賦不算好,雖然也練了這套戟法,但是卻只是會耍耍而已,根本不能用於戰鬥!他學的長兵器,是由這套戟法簡化而來的槍法!
不過現在李傑天生神力,完全能夠駕馭這套戟法,因此,在學完劍法之後,李華就開始教授李傑修鍊這套戟法,同時教授李傑射箭之術!射箭之術,學習之初,李傑只是每天拉弓,弓如滿月,就這樣1直拉著,直到手臂堅持不住了,才允許放下!按照李華的要求,李傑必須堅持拉弓1個時辰以上,才能開始學習射箭!
至於戟法,這是1套馬上戰鬥的戟法,因此在學習戟法之前,要開始學習騎術!李家在藍田縣,也算是富貴人家了,家裡本來就養著幾匹駿馬!當初李傑,就是被1匹受驚的駿馬,撞傷陷入了昏迷,這才讓李偉傑穿越佔據了身軀的!因此,李華前幾年,根本不讓李傑接觸馬匹,甚至都不讓他接進馬4!
而現在,李傑也算是習武有成!如今,李傑早已青出於藍,手持長劍,和父親李華對戰,李華都不是李傑的對手了,甚至不到1百個回合,就會被李傑打敗!因此,李華才放心讓李傑學騎術!
當然初學騎馬,儘管騎乘的都是性情溫和的良馬,再加上李傑身手敏捷,身體素質很高,但也免不了被摔的鼻青臉腫!不過李傑倒不怕辛苦,畢竟作為了解歷史進程的李傑,心裡非常清楚,亂世將至,學武練功,有著高超的騎術,在亂世活下去的機會會提高很多!
就這樣,用了1年的時間,李傑的騎術也算是登堂入室了,射箭之術也算是小成了,不管步射還是騎射,都有小成了!至於那套戟法,也修鍊到了初成的地步!自此,李傑在武藝上,也算是學有所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