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章原來是這樣啊(11)

47.第四章原來是這樣啊(11)

這個乞丐之所以能夠從被拒之門外到後來美美地喝上一頓,就是因為他開始提出了一個非常小的要求,在這個小的要求被接受了以後,再進一步向廚娘提出要鹽、豌豆、薄荷和香菜,都一一得到滿足后,最後竟然還得到了一些肉,美美地吃了一頓。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它是指一個人先向別人提出一個較小的要求,得到同意后再一步步增加要求的分量,這樣更容易達到目標。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工作人員隨機訪問一組家庭主婦,詢問她們是否同意將一個小牌子掛在她們家的窗戶上,這些家庭主婦基本都同意了。過了一段時間,再次訪問這組家庭主婦,詢問她們是否願意將一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牌子放在庭院里,結果有超過50%的家庭主婦同意了。同時,隨機訪問一組新的家庭主婦,直接提出將那個不僅大而且不太美觀的牌子放在庭院里,結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婦同意。

這一效應的基本內容就是由低要求開始,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一個很簡單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怕別人認為自己不通人;當人們接受了簡單的要求后,再提出較高的要求,人們為了保持認識上的統一和給外界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傾向於接受較高要求。「登門檻效應」不但能夠讓別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要求,還能幫助我們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據說曾國藩年輕時並不是很聰明,其他人都能背好多篇文章,而他幾天都在反覆背一篇文章,等到一篇背熟以後再背另一篇。雖然速度很慢,但是記得很牢。有一天晚上秉燭夜讀,一個小偷潛進了他讀書的房間,想等他睡著了再下手行竊。可是曾國藩對這一篇文章翻來覆去地讀。小偷等了幾個時辰,曾國藩還是在背同一篇文章。最後小偷等得不耐煩了,從樑上跳下來,站在曾國藩面前,把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可見這篇文章他背的次數之多,連小偷都學會了。曾國藩知道自己並不聰明,但他沒有氣餒,按照自己的計劃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學習,花了比別人多許多的時間勤學苦讀,最後終於金榜題名。雖然曾國藩的智力並不比常人高,可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實,所以每一步都邁得很穩,最後一步步走到他的人生巔峰。

事要一點一點做,路要一步一步走,「登門檻效應」在生活工作中的各處都有實用。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教育孩子確實是一件大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也可以理解。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對孩子高要求,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都優秀,於是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些知識,或是讓其多學些特長,讓孩子有一個好的開端。小妞今年5歲,上幼兒園大班。父母費盡心力將她送到一個全市有名的幼兒園,當別人問起小妞爸媽,孩子在哪所幼兒園時,他們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在最有名的那家雙語教學的幼兒園,而且幼兒園還舉辦了很多興趣班。就在今年上半年,媽媽還給女兒報了奧數等興趣班。

別人問起小妞媽媽這樣做是不是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媽媽說:「我也知道小孩子在幼兒園應該以玩為主,但是提前讓孩子學點英語和奧數,培養她對英語的興趣和數學思維,到上小學時容易跟上課程。」說到此,她還說了一個別的例子。隔壁家的兒子從小的教育方式就是「寬鬆型」的,從來沒報過興趣班,但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學習成績跟不上。這件事對小妞的爸媽觸動很大,更不敢放鬆對女兒的「教育」了。過了不到一年,小妞的爸媽又把她轉到學前班去了,認為孩子再有一年就要上小學,在幼兒園裡也「學不到什麼了」,所以要讓孩子提前進入學前班,進行正規小學生活的預演。

等到小妞上了小學后,開始時確實很輕鬆,但是由於之前爸爸媽媽給讓她學的東西太多,她產生了厭煩心理,而且當要學的東西一點一點難起來以後,比正常一年級的孩子要小一歲多的小妞覺得很吃力,對學習的信心受到了很大打擊。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靜心等花開的過程,需要給他們無限的耐心和成長空間。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成長育的規律,才不至於事倍功半。孩子在什麼年齡段學習什麼課程應該與其身體和心智育相匹配,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地設計孩子學習的課程,一步步開啟孩子思維的大門。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違背孩子展的自然規律,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展,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揠苗助長的故事也就會重演。對孩子的教育切忌急於求成,先給孩子制定一個短期的比較容易完成的目標,當目標完成後,他就會受到成功的鼓勵,增強自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口味心理學(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口味心理學(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7.第四章原來是這樣啊(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