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生活的意義(2)

2.第一章生活的意義(2)

接下來是第二種制約: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與周圍其他人相互關聯,任何人都是人類體系中的唯一成員。一個人無法單獨達成目標,這是由人類個體的弱點和局限所決定的。一個人如果獨自孤單地生活,自己面對一切,最終只會走向滅亡。他不但不能繼續自己的生活,還無法使生命得以延續。正是因為人類所共存的弱點、缺點和局限性,所以總要與他人團結在一起。我們如果想繼續生存,對人類和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就必須與人聯合,共同展。要想尋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慮這一約束,我們必須想到:我們和他人是相互聯繫的,如果只剩下一個人,將無法繼續生活。如果想延續自己的生命,我們就必須讓自己的感和這個問題的目標相適應。

第三種制約是:人類有男有女。這同樣是個人和社會得以維繫必須考慮的問題。人一生中誰都無法繞開愛和婚姻這個問題,不管男女。當面對這個問題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就是對這個問題的詮釋。遇到問題,人們想象的方法往往多種多樣,但是卻總以為自己採用的具體措施才是最佳方法。

由此三種約束出,又引申出三個問題:第一,既然我們的星球上的自然資源有限,那麼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讓人類獲得永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應該怎樣給自己定位,才能達到與人合作、共同展的目的;第三,如何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人類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依賴於兩性關係」這一生存要求。

個體心理學現人類的所有問題都可歸於三類:職業、交際和兩性問題。每個人對生活意義作出各自的理解時,都精準地揭示出人們對這三個問題的不同回應。舉例如下:假設一個人完全沒有愛生活或遭受了挫折,並且在工作上也表現得很平庸,還不喜歡結交朋友,感覺人際交往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造成交往範圍十分狹小,從他在現實生活中作出的自我定位和約束,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是為活著而活著,所以要讓自己免受傷害,以保證平安無恙,因此,自我封閉以減少社會交往成為選。」看得出,他把活著視為一件艱難且危險的事,最後只有現實失敗接連不斷,而且生存機會越來越少。

不妨再假設另外一個完全相反的例子:一個人交友廣泛,人脈極強,左右逢源,事業有成,而且愛生活和睦甜蜜。我們則可以定義為,此類人視「活著」為一個創造的過程,於是他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機遇,其間出現的困難反而使他具有了超凡的勇氣,因為在他眼中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這就說明:「真正的人生是懂得關注他人、讓自己成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並積極地為人類的福祉作貢獻。」

社會感

由上文可見,對人生意義的解讀不論正確還是錯誤,都可從中找到一些共同點。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妓女等人之所以容易失敗,是因為他們在處理職業、社交和兩性問題時,從不尋求他人的幫助,他們對社會生活沒有興趣並缺乏安全感。在他們心中,人生的意義就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個人理想其他人根本無法從**享。他們如果取得了所謂的成功或實現了某種理想,實際上也只是一種虛無的優越感,這種自我滿足和陶醉,也只有對他們自己才有意義。

例如,手中擁有武器的罪犯感覺自己很強勢,無人能敵,顯而易見,他們在利用武器為自己壯膽。但是對我們而,一件武器並不能讓此人的身價得以提高,所以不免有些可笑。其實,自我意義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真正的意義是從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來的,一個人的意義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每個人都在力爭與眾不同,但如果並不明白自己的成功和卓越是建立在為他人作貢獻的基礎之上,那麼錯誤就難以避免。人生的理想和行為與此同理,其唯一的意義就在於對他人是否存在意義。

再講一個關於某小教派教主的故事。有一天,教主將所有的信徒都聚到一起,說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們都對此信以為真,於是趕緊變賣家產,然後拋開所有世俗和牽挂,在莫名的緒中等待災難來臨。可是星期三悄悄過去了,卻沒有生任何異常。信徒們在星期四一大早便找到教主,向他討要一個說法。人們都說:「看看你把我們愚弄到什麼地步了!我們放棄了所有的生存保障,逢人便說周三是世界末日,我們從未在意別人那輕蔑的目光,而是反覆強調信息的真實性。如今星期三已經過去了,這個世界不是依然如故嗎?」這個所謂的預家卻以個人的理由逃避著他人的譴責,他狡辯說:「可是,我所說的星期三與你們想到的星期三並非一回事呀。」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人認為的事實並不能成為真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自卑與超越(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自卑與超越(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生活的意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