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真理(1)
「真理是什麼呢?」彼拉多曾這樣笑著問周圍的人。他並不指望得到任何答案。世人的心態多數會隨著境遇的變化而變化,他們認為堅持一種信念就等於給自己戴上一副枷鎖,會使思想和行為無法自行其是。雖然,這一類學派的哲學家都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上仍有些喜歡夸夸其談的才子,他們與那些先賢一脈相承,與古人相比只是少了些血性,多了些狂妄。然而謊之所以能夠博得人們的歡心,並不僅僅是在於,人們在現真理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這就需要付出努力,也並不僅僅是在於,一旦找到真理,它就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同時,人們對謊自身有一種天生的、儘管是墮落的愛。
希臘後期有一位哲學家曾探討過這個問題,因為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一些欺世的謊能夠如此迷人,儘管它們既不像詩歌那樣優雅,也不像經商那樣能夠使人致富。但我不能妄下結論,因為真理是未加遮掩的日光,如果要想讓這世間的種種假面舞會、化裝演出和勝利慶典顯得優雅高貴,那麼這種光是遠不及燈燭之光的。
如果把那些狂妄的見解、悅人的希望、虛假的評價、隨意的想象這些東西從人們的腦子裡清除出去的話,那麼在有的人的腦子裡所剩下的東西也就寥寥無幾了,充滿了憂鬱和厭惡,那些表嚴肅的神甫曾非常嚴厲地把詩歌稱為「魔鬼的酒」。因為詩歌佔據了想象,然而詩歌又只不過是謊的幻象而已。對人有害的並不是腦子裡瞬間即逝的錯覺,而是那種沉入心底並盤踞心中的假象。但即使這些假象深深地紮根於世人墮落的觀念與感之中,只受自身評判的真理依然會教導我們去探究真理、認識真理並相信真理。探究真理就要向她表示愛慕並向她求婚,認識真理就要和她相依相隨,而相信真理就要享受真理的快樂,這就是人類天性中至真至善的東西。
上帝在創造天地萬物的那些日子裡,他創造出來的第一件東西就是感覺,創造出來的最後一件東西就是理性,而從那以後,他在安息日所做的工作,就是以他的聖靈昭示世間的人們。他先是把光灑在物質或者說是混沌的表面上,然後又把光芒照射到每個人的臉上。現在他依然用光照耀著他的選民,讓他的選民享用這些陽光。
感性主義哲學在許多方面是膚淺的,但其中的一位詩人卻由於對真理不懈地追求而載入史冊。他曾經這樣說:
「居高臨下遠眺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航行的船是一件愉快的事,站在堡壘中觀看激戰中的戰場也是愉快的,但是都不能夠與在真理的高峰上攀登,俯視塵世中的種種謬誤與迷障、煙霧和曲折那種愉快相比!」
只要做這種俯瞰的人不驕傲自滿。這些話說得好極了!是啊,一個人如果在心中充滿了對人類的博愛,那麼他的行為就
會遵循崇高的道德準則,永遠只圍繞真理的樞軸而轉動,也就是說他雖然生活在人間,其實也就等於已經步入了天堂。
上面討論的,都是關於神學上的真理和哲學上的真理,現在我們再來談談世俗事務上的真理。人們會認識到,即使是那些不諳於此道的人們也不得不承認,待人坦白誠實是人性的光榮,而真假混雜則會像金幣和銀幣中的合金狀態一樣,那種合金狀態使金、銀兩種金屬使用效果更好,但卻會降低這些金屬的成色。這些蜿蜒曲折的做法,就像蛇的爬行,蛇不是用腳行走,而是用肚皮在地上行走的。最令人感到恥辱的邪惡,就是被人現不誠實和不忠貞。所以如果一個人因為說謊而受到指責,那麼他就會顏面盡失、面目可憎。
如果作弊和欺詐被別人揭了出來,那才是最令人感到羞辱的事,所以,蒙田在研究弄虛作假為什麼讓人感到如此可恥和可恨時,就解釋得非常巧妙:「仔細地研究一下便可以現,人在撒謊時更多的是害怕人而不是害怕神,原來撒謊是對著神而背著人的。」因此虛偽和背信棄義,將促使上帝敲響對人類進行最後審判的鐘聲,它的邪惡之處就在於而無信。有預說當基督再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在這個世界上他將遇不到誠信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