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導論(11)

11.導論(11)

由此,今天在裕固族民間廣為流傳的這民歌和這民歌中提到的「西至哈至」已經具有了不同的含義。***前者告訴我們,今日裕固族的祖先都是明朝從關外東遷而來的;後者則告訴我們,裕固族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從今吐魯番一帶遷徙而來的。

撒里畏兀兒人東遷入關后內部結構生了重大變化,其標誌之一是一批蒙古族後裔融入其中,自稱撒里畏兀兒,並且使今日裕固族形成了操兩種民族語的狀況。

二、「七族黃番」與裕固族

1。清代裕固族

撒里畏兀兒東遷入關后。雖然得到明朝政府的安置,但為時不久,撒里畏兀兒人又相繼處於蒙古順義王阿勒坦汗和準噶爾汗國策旺阿拉布的統治下。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俺答汗進兵青海,在烏蘭木倫河(今青海東北大通河上游)征服撒里畏兀兒部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又一次征服畏兀特殘部和撒里畏兀兒諸部?譺?訛。

清政府統一西北后,撒里畏兀兒再次歸於中央政府。清政府以撒里畏兀兒原有的部落組織為基礎。分為「七族」,封撒里畏兀兒領為「七族黃番總管」,即群眾所稱「總王」「大頭目」,並賜以黃馬褂和紅頂藍翎子帽。所謂「七族」即7個部落,本民族人民稱部落為「家」,有大頭目家、楊哥家、五個家、八個家、羅爾家、亞拉格家、賀郎格家。各部落設正副頭目,清政府給以守備、千總、把總等職銜?譻?訛,為了分而治之,將操東部裕固語(俗稱「恩格爾語」)的大頭目家、楊哥家、五個家、八個家、羅爾家劃歸隸屬甘州的梨國營都司管轄,這部分又稱為「東五族」,亦即明代安置於「甘州南山」的今裕固族祖先。操西部裕固語(俗稱「堯乎爾語」)的亞拉格家、賀郎格家劃歸紅崖營,屬肅州鎮總兵所轄。由於這「二族」的牧地在「東五族」之西,通常又稱「西二族」,亦即明代安置於肅州塞內的今裕固族祖先?譹?訛。此外,居住在今酒泉以東的黃泥堡俗稱「外吾子」的裕固族地區則設立鄉約、農官,仍屬肅州?譺?訛。

清朝分封「七族黃番」后,撒里畏兀兒也沒有得到長治久安,清雍正元年(1723年)又遭羅卜藏丹津之亂。清政府為平息叛亂,以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岳鍾琪為奮威將軍,分兵剿叛軍,撒里畏兀兒地區也成為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的戰場之一。尤其清軍攻打郭隆寺(后名佑寧寺)時,「聚眾番、土一萬餘人,抗拒憲兵」,撒里畏兀兒地區的多數寺院屬郭隆寺管轄,因此,在這次戰役中,撒里畏兀兒尤其「東五族」損失很大,至今裕固族中還有不少關於年羹堯的傳說。清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事,清軍在鎮壓過程中,撒里畏兀兒地區又一次遭受戰火之苦,畜牧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譻?訛。

2。民國時期

民國4年(1915年),甘肅提督給大頭目換了管轄八字墩草原的執照,規定了撒里畏兀兒人向甘州鎮守使交納「茶馬」、鹿茸、麝香等賦稅制度。民國時期,把祁連山北麓居民統稱為藏民,俗稱番。黑河以東,稱華來番;黑河以西,稱黃番。黃番又分為兩族:一族叫黃黃番,指蒙古之藏化者,語中摻雜蒙古語;一族叫黑黃番,指維吾爾之藏化者,語中摻雜維吾爾語。祁連山北麓民族政事沿用頭目制,各事由大小頭目管理,頭目中也有設正副者。黃番境內,於頭目之上又設有千戶。20世紀30年代初,黃黃番境內千戶為愛羅,黑黃番境內千戶為安進朝。康隆寺寺主顧嘉堪布也負總指導之責?譼?訛。

三、新中國成立后的裕固族

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解放河西走廊,裕固族地區獲得解放。

1。統一族名

1953年,酒泉專署受甘肅省委、省人民政府委託於7月15日~18日主持召開了「祁連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談會」。這次會議統一了裕固族的民族名稱。會議代表認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裕固族歷史記載稱裕固族為「撒里維吾爾」,但裕固族人一直自稱「堯乎爾」。「撒里維吾爾」易與維吾爾族相混淆,且宗教信仰也不相同。酒泉代表提出叫「堯乎爾」,高台代表提出叫「西喇玉固爾」?譹?訛,張掖代表提出叫「寶機西喇裕固爾」。這些名稱雖有宗教人士依據經典作為根據,但很難統一。在這種況下,會議專門召集裕固族上層人物,進行座談協商。在上層人士思想統一后,由全體代表再次協商。最後,大家一致同意定為同「堯乎爾」音相近的「裕固」二字作為族名,兼取漢語「富裕鞏固」之意?譺?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裕固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裕固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導論(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