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十二章畲族的重要文獻(13)

161.第十二章畲族的重要文獻(13)

1338年(元順帝至元四年)

李志甫(畲族)、黃二使在福建南勝(今南靖)動畲漢人民起義,遭到閩、粵、贛、浙四省官兵鎮壓。

1516年(明正德十一年)

謝志珊、藍天鳳在江西上猶動畲漢人民起義,起義軍以贛州為中心,與福建汀漳二府,廣東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四府及湖廣郴州、桂陽等地義軍相呼應,聲勢浩大。后被王守仁所率明軍鎮壓。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

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當地畲族人民的奮起抗擊。

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

藍理出任征台前部先鋒,在廈門訓練水師,嚴肅軍紀,嚴格訓練,深得福建水師提督施琅賞識。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

六月,施琅兵進攻台灣,藍理率領先鋒隊,先攻澎湖。藍理在澎湖拖腸血戰,為平定台灣立下功。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

夏,台灣朱一貴起兵,佔據府治。藍廷珍隨總督滿保入台鎮壓,採取「止殲渠魁,余勿問」的分化戰術,經過七天激戰,平定台灣全島。

1858年(清咸豐八年)

太平天國石達開部攻入浙江,克江山、常山、開化、遂昌、處州、雲和、景寧、龍泉等地,當地畲民積極配合,打擊清軍。趙起、朱秀三在平陽組織「金錢會」,宣布接受太平軍號令,展迅速。

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

趙起等率「金錢會」在平陽縣錢倉起義,佔據平陽縣城。後攻入溫州,圍瑞安,陷福鼎。1862年,金錢會起義被鎮壓。

1869~1895年(清同治八年至光緒二十一年)

閩東的羅源、福安,浙南的浙江麗水,閩北的建陽、古田,生多起畲漢人民反洋教、搗毀教堂事件。

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山民會館」在福寧府(今福建霞浦)成立,為閩東、浙南等主要畲族聚居地的民間公益團體和多功能公共活動場所。

1915年

閩東福安畲漢人民掀起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愛國主義運動。同年,景寧畲族群眾聯合漢族農民工3000多人攻打縣城,搗毀煙酒稽徵所。

1921年

彭湃在海陸豐領導農民運動,當地畲漢人民積极參加農會組織,建立農民自衛軍,開展減租、抗捐、退押以及反帝反軍閥的鬥爭。

1927年

秋,贛西工農革命軍第七縱隊在畲鄉東固建立。冬,**浙西特委在蘭溪成立,領導遂昌等地畲漢人民革命鬥爭。

1928年

5月,江西崇賢畲漢農民暴動,並取得勝利。7月,浙西湖山區農民暴動。

1929年

**、朱德領導的紅軍第四軍三次入閩,開闢了閩西革命根據地。閩西畲族群眾踴躍參加革命鬥爭,僅有1。6萬人的才溪鄉,就有3762人參加紅軍,其中不少是畲族青年。

1929年

7月,在紅四軍一縱隊的幫助下,才溪暴動成功,畲民雷標三當選上才溪鄉蘇維埃政府主席。

1934年

閩東獨立團與第十三獨立團合編為閩東獨立師,共1500多人,其中不少是畲族同胞。

1934年

10月,中央蘇區的工農紅軍主力部隊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閩西大量畲族青年隨軍遠征,閩東紅軍也撤離北上抗日。

1935年

10月,紅軍挺進師政委劉英率領隊伍到達平陽縣,在福掌等畲族村建立黨組織,一批畲族群眾加入了中國**,並開展抗租、抗稅、抗糧的鬥爭。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畲族聚居的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和安徽各省各級人民政府都設立了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事務處等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包括畲族在內的少數民族事務。

1952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完成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份畲族調查報告《畲族福安縣仙嶺洋村調查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畲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畲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1.第十二章畲族的重要文獻(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