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節土族研究的相關論著(6)
宗教信仰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更加關注土族宗教信仰和婚喪文化,產生了一大批論文。如:李鍾霖、李敏的《土族宗教習俗與藏傳佛教》(《中國土族》1998年總第7期),白曉霞的《從「豐產」信仰看土族文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李巍的《土族神話中蘊含的薩滿文化成分》(《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翟存明的《簡述藏傳佛教在土族地區的展歷史》(《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張宏莉的《藏漢民族對土族宗教信仰的影響》(《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何吉芳的《民和土族民俗中的尚火文化淺談》(《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土族禁忌文化淺析》(《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文忠祥的《藏傳佛教在民和土族地區的傳播與文化整合》(《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馬海壽的《從辛家「法會」看土族薩滿遺風》(《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楊衛的《土族命名中的文化蘊含——對互助縣兩個村莊的調查》(《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鄂崇榮的《淺釋民和土族村廟中的「裝臟」儀式》(《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土族法拉「神」的宗教人類學解讀》(《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徐長菊的《話說土族的太陽崇拜》(《中國土族》2004年第1期),楊衛、楊德的《土族「神箭」崇拜初探》(《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文忠祥的《三川土族「納頓」解讀》(《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民和三川土族「納頓」體系的農事色彩》(《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祁進玉的《文化多樣性與宗教認同——民和三川地區土族宗教的多樣共存性考察》(《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1期),胡芳的《土族納頓節儀式展演的文化象徵與功能》(《青海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蒼海平的《土族民間信仰及其儀式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學》2009年第2期)等。
民俗文化土族地區民俗文化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們從各個方面對此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主要研究論文有:李存福的《七彩紛呈的土族婦女服飾——土族服飾的文化微》(《中國土族》1992年創刊號),何峰的《民和土族喪葬習俗之調查與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潘乃谷的《土族婚姻家庭的變遷》(載於《甘肅土人的婚姻》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堅贊道傑、貢保草的《土族語天祝話親屬稱謂簡述》(《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張成志的《淺談土族獨特的婚姻習俗及其社會影響》(《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李美玲的《從「kurgeen」一詞看土族古代婚姻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何吉芳的《民和土族婚姻制度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曹婭麗的《試論土族服飾中蘊含的原始信仰審美觀》(《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畢艷君的《論土族民俗文化資源及其開利用》(《中國土族》2001年第2期),廖揚的《土族宗法文化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胡廷的《土族禮儀文化探析》(《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張佩成的《積石山土族求子習俗的功能分析》(《甘肅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呂霞的《土族婚禮的藝術意蘊》(《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祁桂芳的《大通土族婚姻習俗文化意蘊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胡芳的《土族納頓節儀式展演中的表演藝術》(《中國土族》2007年第4期),賀喜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的土族婚禮傳承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楊曉燕的《土族婦女傳統頭飾「扭達爾」》(《中國土族》2009年第1期),曹婭麗的《青海土族「納頓」舞蹈啞劇》(《中華藝術論叢》2009年),桑吉仁謙的《土族的禁忌文化》(《中國土族》2009年第2期),唐仲山的《從同仁土族「於菟」看民俗儀式的功能》(《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