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留辮子的大師(1)
民初的學界,有兩位大師級的人物是留辮子的,一位辜鴻銘,一位王國維。***兩位對於腦袋後面的辮子,都還挺在意,打死都不肯剪了去。王國維的辮子每天早上都是夫人給梳,據他女兒回憶,有次她娘梳煩了,說,「別人的辮子全剪了,你還留著多不方便。」王國維半晌無語,過了一會冷冷地說:
「留著便是留著了。」辜鴻銘更過分,不僅自己腦後拖著小辮子,連自家雇的拉包月的黃包車夫,都必須是留辮子的主兒。車夫拉上辜先生跑起來,前面一條大辮子,後面一條小辮子,一左一右,甩得好看煞人。
兩位留辮子,從表面上看,都跟前清有那麼點關係,可是,洋文說和寫都比中國話溜的辜鴻銘留辮子,無非是表示自己特行獨立,凡事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喊共和,我偏保皇;別人穿西裝,我偏馬褂;別人留洋,我偏留辮子;別人提倡一夫一妻,我偏納妾,而且還有理論:男人如同茶壺,女人如同茶杯,一個茶壺必須配幾個茶杯,而不能一個茶杯配幾個茶壺。王國維卻不同,他留辮子,真的說明他對前清有感。民國最初的一二十年,有類似感的讀書人並不在少數,主要是因為民國搞得不好,國家混亂,生靈塗炭,大家有點懷舊也是正常的,懷舊不見得希望復辟,也不見得都是遺老遺少。作為舊學浸潤頗深的飽學之士,王國維有懷舊之思,更是理之中。不過,靜安(王國維的字)先生跟一般人的懷舊還有不同,他做過清廢帝溥儀的師傅,陪著「皇上」在故宮的南書房讀過書。小皇帝不僅對王師傅很尊重,而且還有點感。靜安先生高度近視,吃飯的時候只能看見眼前的菜,溥儀就替他把其他的菜夾過來。按說,從小受慣了端架子教育的小皇帝,是不大可能如此伺候人的,可是當時的溥儀已經被洋師傅庄士敦教壞了,而且見過新派人物胡適,會做新詩「匹克,尼克,來江邊」,所以,對師傅有點表示也正常。不過,這麼一來,我們這個天天關在書齋里讀書、忠厚到了迂腐的老實人王靜安先生可就受不住了。小皇帝雖然已經退位,但在法理上他還是皇帝,並沒有變成平民,況且,在那些對清朝有好感的人眼裡,皇帝頭上的光環並沒有褪色多少,所以,小皇帝的這點表示,在靜安先生心裡,想必分量不輕。
我們知道,1927年6月2日,在北伐進軍的凱歌聲中,靜安先生在頤和園投水自盡。關於先生的死,歷來有各種解說,羅振玉說是殉清,還張羅著給王國維請謚號;陳寅恪說是殉文化;梁啟超說是由於革命的刺激;甚至新中國建立后還有人說是被羅振玉逼的。其實,羅、陳和梁說的都有道理,王國維的遺書上說:「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事變應該指的就是大革命,1924年馮玉祥逼溥儀出宮的時候,王就在現場,皇帝被逼出宮,肯定算是一辱,而眼下北伐革命又快要到了,所以不能再辱。丈夫不能再辱,典出於李陵。這裡,雖然沒有君辱臣死的執拗,但要說一點跟前清沒有關係,恐難服人。當時大革命的聲勢的確有些嚇人,葉德輝被處死,固然罪有應得,但此人畢竟是個讀書種子,他人遠遠聽了,未免狐悲兔死,物傷其類,心裡毛。王國維是書齋里的人物,內向而寡,對外界的事一向不大明白,可內心的敏感度卻相當高。馮玉祥逼宮,據當事人回憶,並無兇險可,馮也絕對沒有傷害廢帝的意思,可在王的眼裡,卻是驚濤駭浪、白刃炸彈。所以,王國維把北伐的到來想象得過於可怕,也是自然的。
後來的人們,大概是出於對王國維的愛護吧,總是迴避其對清朝的感,迴避其對大革命的厭惡之,甚至有意讓他跟羅振玉劃清界線。因為,在這些人的眼裡,如果不如此,這些就是先生的污點。其實,在後人眼裡,一個真實的王國維,要比加上如許多好心的遮羞布的大師,要可敬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