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文化的維新(下)(10)

10.文化的維新(下)(10)

但是進入現代社會,這一差別就呈現千里之別了。

中國社會這些年來,社會結構不斷變化,新的社會階層和利益群體不斷湧現。不同的階層和利益群體有著不同的獲取其利益的途徑與方式,這些途徑與方式固不必然是對立與衝突的,也不全然是一致和互補的。很多的時候某一群體的某種利益的實現是以其他群體的另一種利益的喪失為前提的。這個時候指望讓一個主體代表大家,讓一個大家長來安排利益分配在理論上講不通,在實踐中也不可能做到。就算真誠地、沒有雜念地想去「替民做主」,也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沒這樣的氣候去「替民做主」,只能「讓民做主」了。

於是,不同的階層與群體都把自己的利益訴求提出來,相互協商、相互交易,你來我往、討價還價,在尊重少數的基礎上接受大多數的選擇。民主就這樣開始出現、滋長了。甚至就算我們還要有個大家長,但這個大家長在這樣的社會結構背景下也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做大量的工作去找各個階層集思廣益。而這集思廣益的協商過程也就是民主在揮作用的過程。

所以,今日中國社會民主進程的快與慢、深與淺,其實是與中國社會的階層分化態勢相同步、相呼應。社會分化越深刻,民主展越充分。

(二)科技進步讓權力不再能獨斷

權力不受制約是最受中國社會抨擊的問題,也是政改必須先面對的攔路虎。

權力之所以不受制約是因為擁有權力者不願意被制約,權力之所以能不被制約是因為沒有能與權力相抗衡的現實力量。

於是,擁有權力者通過權力為自己獲得額外的、不正當、不應該的利益。權力在暗箱里操作,權力在潛規則中獲利,成為感覺很好的一件事。適逢當下的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制度的空白、秩序的混亂,更是讓權力的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有了肥沃的土壤。

但是近些年來我們也漸漸現在一些權力無所顧忌的同時,也有一種態勢在潛滋暗長,就是一些握有權力的人開始哀嘆「官越來越不好當了」,開始抱怨「權越來越不好使了」,一些過分的權力獨斷行為開始有所收斂。

是握有權力者良心現主動限權、自我約束嗎?我們希望如此,但真相恐怕並非如此。

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是現代科技進步的結晶互聯網路所導致的不得不。

在過去的時代背景下,權力獨斷謀私,甚至做了違規越理犯法的事,也很容易掩蓋起來,就算偶被泄露也不可能大面積擴散,知道的人不多,拖上一段時間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進入信息時代,有了互聯網路之後,這樣的美夢就做不成了。

在網路中,空間徹底消失了,邊界不復存在了,地位、身份、層級不再具有實際意義,無論咫尺還是天涯,無論是有權的官還是無權的民,都可以無障礙地出現在同一個平台中。信息可以方便地獲取,信息也能迅疾地傳播。互聯網路上一個帖子,在剎那之間將信息送達成千上萬乃至上億的人。

前段時間,一個地方法院院長運用手中的權力在法院內部為自己身體有障礙的孩子謀了份鐵飯碗的工作。這在過去的社會可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但在互聯網路普及的背景下,弄巧成拙,不僅孩子的工作沒戲,自己的職位都險些丟失。

這樣開放的技術狀態直接導致相應開放的社會狀態,公開、透明日漸成為了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特徵,也成了權力運行的最基本要求。任何權力的行使都不得不在公開、透明的況下進行,而結果又不得不直接接受社會大眾的評判與檢驗。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路不僅僅有信息傳播的功能,還有很強大的組織動員功能。而這一點對於權力的濫用是更為致命的。

在過去的時代,儘管中國社會從憲法到各種專門法,對社會大眾的政治參與和制約權力都給予了充分的鼓勵與保障,但大眾從理論上可以制約到現實中真正能制約之間還有相當的距離,這一距離主要不是來自於政治的約束與限制,而是來自於手段的不足與缺乏。某一社會個體即使有很好的想法、有極其迫切的要求,但其訴求與想法如何表達出來為社會、為大眾、為政治組織所知道、所了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想方設法表達出來了,由於傳播手段的制約,也很有可能只是為少數人、小範圍所了解,很難在較大範圍內產生較大影響。但在以網路普及為主要標誌的信息時代,這一形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任何人、任何群體、任何組織,只要他願意,都可以通過網路來表達他的要求、傳播他的理念、貢獻他的意見,並且通過網路尋找志同道合的贊同者與支持者,形成跨區域甚至跨國界的看似虛擬但又能實實在在在政治展中起作用的組織與團體,對現實政治生活中的權力行為產生影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理:中國道路中國說(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道理:中國道路中國說(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文化的維新(下)(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