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文化的維新(下)(13)
——本領的恐慌。
政治文明的進步絕不僅僅是幾個新名詞的出現,而是一種社會狀態的變革。適應並參與這一變革僅僅靠華麗的口號是不夠的,需要的是全新的本領準備與素質要求。但我們社會中的很多人並沒有做好這一準備。
沒有參與民主、主導民主的本領而害怕民主;沒有適應法治、運用法治的能力而拒斥法治。這就是由於本領恐慌而延緩了社會的應有變革。
——成本的悖論。
從道理上講,進步的政治文明對整個社會是收益大於成本,落後的政治文明對整個社會是成本大於收益。按照減低成本,增大效益這一普適原則,落後的政治文明理當讓位於進步的政治文明。但由於成本的一些特性,使得在現實社會政治運行中,落後的政治文明仍然有著比較大的生存空間。
比如,由於收益與成本很難一一對應,而且成本可以後置,往往使我們對成本判斷過低,本來得不償失的事,我們仍然會去干;面對我們行政中的不規範所引群眾的不理解、上訪、告狀,不是去反思我們的做法、改正我們的做法,而是想方設法先壓住群眾、捂住蓋子,得過且過。又比如,由於成本是可以轉移的,成本的承擔者和收益的分享者並不一致,往往使我們對巨大的隱憂估計不足,我們不是想方設法去降低成本,而是想方設法地去轉移成本,以拖延時日。一些黨員幹部明知道不作為、亂作為,是會敗壞形象,失去民心的。但對那些黨員幹部來說,可以把這一成本轉嫁給執政黨,敗壞的只是黨的形象,自己卻能撈到好處,何樂而不為?
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形成了滯阻政治文明進步的「小氣候」。我們別小看這「小氣候」,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它確實能抵禦並化解大趨勢的壓力,進而遏制住大趨勢的滾滾車輪。
(二)中國展在兩難中彷徨
近一段時間來,一直凱歌突進30餘年的中國展好像越來越步履蹣跚了,一向雄心勃勃的中國社會各層次的領導者、展者們開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一個詞了:「兩難」。
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社會轉型,不可能沒有困難。但「困難」並不必然就是「兩難」。「困難」者,戮力同心可攻而克之;「兩難」則意味左右不是無可適從。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中國社會確實存在「兩難」,或者更準確地說,當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中國社會存在「兩難」的時候,我們實在有必要對這「兩難」做一深入的剖析了。
從中國社會展的現象來看,好像是存在一系列的「兩難」:
——調結構與保增長是「兩難」,不調結構中國經濟展沒有前途,不保增長中國經濟連當下都沒有了;節能減排與全面工業化是「兩難」,不節能減排我們資源耗盡了,青山綠水也沒有了,可不推進工業化就沒有現代文明與民族強盛,等等,這是經濟政策上的「兩難」。
——強控制與拓權利是「兩難」,轉型變動中的社會沒有強有力的管制就沒有基本的秩序,可是不給權利以基本的空間又怎是一個邁向文明進步的社會?做蛋糕與分蛋糕是「兩難」,不把蛋糕做大拿什麼去分,可是對於分不到蛋糕的群體來說,蛋糕做不做大又有什麼意義?等等,這是政治變革中的「兩難」。
——主流宣傳與世俗接納是「兩難」,一個社會不旗幟鮮明宣揚自己的主流價值觀肯定不行,可是主旋律抵不過「超男快女非誠勿擾」,面對社會民眾世俗性的多樣選擇一味去限制也肯定行不通;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共同的理想,可是一個大家誰都不明白、不在意的理想就算有也等於沒有,等等。這是文化展中的「兩難」。
甚至我們根本用不著故作學理狀地去費勁列舉,現在社會上流行的一些段子把「兩難」講得更加形象、更加到位:「科學展」就是「科學不展,展不科學」;「安全生產」則是「安全不生產,生產不安全」;「和諧穩定」更是「和諧就不穩定,穩定不能和諧」。嚴肅的政治話語被如此不嚴肅地解讀,可見「兩難」真是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