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他們從來不是累贅
半晌后,秦鈺晟看向阮秋,眼神里有著笑意。
阮秋:?
這個笑容,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果然,下一刻秦鈺晟便開口道:「這件事情,不難處理。」
聽了這話,阮秋倒也是來了興趣。
她微揚起了下巴,示意秦鈺晟繼續。
倒是要看看,秦鈺晟能有什麼好辦法。
「全帶去盛京!」
好辦法。
阮秋無語。
這辦法想了跟沒想,沒區別。
「周家大房會捨得?」
秦鈺晟反問。「為什麼會捨不得?他們夫妻二人並不是紈絝之人,況且他們也該清楚,這三個孩子若是與我們一同去了盛京,那麼這輩子將會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
不說飛黃騰達,但也絕對是能夠改變他們的一生。
這一點,阮秋還真是反駁不了。
因為秦鈺晟的話,說的很對。
但針對於這種事兒,阮秋還是得詢問一下周家大房兩口子。
眼下天色已經黑了,但農家人不至於這會兒就睡了,所以阮秋挑眉看向秦鈺晟。
「下去問問?」
「好。」
秦鈺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兩個人商議好后,就這麼大步奔著山下而去。
而明一等人卻是一直在等著兩位活祖宗回來,可是左等右等,天都黑得徹底了這倆人也沒回來。
明一最擔心的是自家王爺不能是被阮秋給殺了吧?
別說不可能,就那位那種性格,明一不可能不擔心。
可擔心人也不回來,他心焦的厲害。
而被他擔心的兩個人,這個時候卻已經到了周家。
也見到了周家大房兩口子。
當阮秋把來意說明之後,周家兩口子沉默了。
阮秋也沒有催促,給足了他們時間。
那三個孩子到底是人家的命根子,阮秋不會多加參與,但她也實事求是的把孩子們若是跟著一同進了京城后的好處給說得明白。
接下來要如何,那麼就是要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好半晌之後,周伍氏點頭。
「阮秋,孩子們就麻煩你了!」
周明勝有些著急,想要說話卻被周伍氏給瞪了一眼。
「我們兩口子就是地里刨食兒的,如果不是因為有你,那麼孩子們結果也必然是跟著我們有相同的命運!可是沒有哪個當爹娘的不希望孩子出息,現在他們有這個機會,我不會因為自己捨不得而毀了他們!」
周伍氏的聲音有些顫抖。
足以見得她此時是多麼的心疼。
這一下子,都給帶走了!
在山上與去了盛京可是兩種概念啊!
在山上的時候,仨孩子還能時不時的下山回來看望他們夫妻二人,但是若去了千里之外的盛京……
周伍氏不敢想!
可就算是如此,周伍氏卻仍舊是在竭力的忍著!
她的眼淚在眼眶打轉兒,但卻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
「什……什麼時候走?我給他們準備衣服乾糧……」
阮秋看到了周伍氏這般,到底是有些不忍。
她雖然親情緣淡薄,但也並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
周伍氏捨不得孩子是能夠看得出來的,但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周伍氏便是心疼死,卻也還要強忍著。
她甚至比周明勝都要強,因為這個時候周明勝已經躲在周伍氏身後哭的幾近抽搐。
阮秋嘆息了一聲。
隨後看向秦鈺晟。
秦鈺晟也頓了頓。
「明早。」
這是最後的時限。
周伍氏聞言顧不得哭,當下就忙活了起來。
為三個孩子準備衣服,為孩子們準備乾糧。
雖然知道這些阮秋他們都會準備,可是當娘的只能用這種辦法來為自己的孩子做最後的準備。
秦鈺晟跟阮秋兩個人默默的離開。
上山的路上,阮秋一直都在沉默著。
秦鈺晟也未曾開口。
他知道阮秋現在心情不好,所以也不會去多說什麼打擾阮秋。
半晌后,阮秋止住腳步,她看向秦鈺晟、
「我是不是太自負了?其實他們留下來,留在父母跟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不是么?」
更何況,除了周周外,其他六個孩子都只是阮秋個人名義養著的,她不該用秦鈺晟對自己的喜歡,轉而把六個孩子的壓力與麻煩加註到秦鈺晟的身上不是么?
他並沒有這個義務。
越是想到了這些,阮秋越是感覺自己這樣做不對。
她不該這樣的。
而秦鈺晟也明顯能感知到阮秋的情緒變化。
他走到了阮秋的面前,耳朵紅的把阮秋的小手給握住。
因為太過親密,他身子略有些僵硬,但卻還是努力讓自己表現得正常。
半晌后,這才開口道:「阮秋,不要想那麼多,他們不是你的負擔,也不是我的。」
阮秋執拗的看著他。
秦鈺晟看到他這幅模樣,心中只有心疼。
半晌后這才開口。
「你認為,他們是累贅么?」
阮秋抿唇。
在阮秋看來,這七個孩子,誰都不是累贅!
他們雖然年紀小,但卻都是懂事兒的好孩子,而且每一個都很努力,即便是兩個丫頭,也同樣是如此。
秦鈺晟微微一笑。
「你的心裡也很清楚,他們從來都不是累贅,在我眼裡同樣,況且,在你訓練銀狼的時候,我一直看著他們,看到了他們的刻苦,也看到了他們的努力。」
他的身份地位擺在那兒。
便是施捨,那麼也可以讓除了周周外的六個孩子衣食無憂,帶去盛京完全沒有任何的負擔。
可秦鈺晟也是從孩子們的身上看到了優點,看到了他們的可取之處。
這也是為何秦鈺晟即便是在阮秋不在的時候,對他們仍舊是盡心竭力照顧的主要原因。
「周家大房的那個孩子雖然習武已經晚了,但是他卻是最刻苦的一個,便是明一也不值一次的讚賞,剩下的三個好在年紀小,練武也刻骨,未來不見得就不會闖出一片天,至於那兩個小丫頭……」
想到了周婉抱著自己腿,軟軟甜甜叫著晟叔叔的時候,秦鈺晟嘴角更是勾起了一抹笑。
「小姑娘還是要學習琴棋書畫,留在這裡雖然有血親在側,但這一輩子……可憐又可悲。」
或許再過十年,等到了十四五歲,她們就被嫁給了如同爹娘一般的農家人,從此過上了圍著灶台孩子過的日子,日復一日,看得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