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前言(2)

5.前言(2)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科學世界觀最鮮明的特徵。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有著堅定的信念,始終不渝地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真理。他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展的規律。」

同時,他諄諄告誡我們:「世界形勢日新月異,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展很快。現在的一年抵得上過去古老社會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以新的思想、觀點去繼承、展馬克思主義,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鄧小平稱自己是「實事求是派」,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最尊重實踐,善於把握時代展的脈搏,善於從新的實踐和新的條件中總結新經驗、提出新觀點、拓展新視野、開闢新道路。

鄧小平以其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提出了許多對黨和人民事業展具有開創意義的思想,創立了鄧小平理論。

他提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鞏固和展社會主義制度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展才是硬道理,必須抓住時機,展自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在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先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和幫助后展的地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須推進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廢除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統一戰線是一個重要法寶,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共同奮鬥;用「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解決台灣問題和香港問題、澳門問題,等等。這些創造性的思想觀點和方針政策,為我們不斷開創黨和人民事業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

鄧小平熱愛人民、心繫人民,始終對人民群眾懷著無比深厚的感,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作為畢生奮鬥的目標。鄧小平深地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還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如果哪個黨組織嚴重脫離群眾而不能堅決改正,那就喪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敗,就會被人民拋棄。」

鄧小平一生都在身體力行「凡是於人民有利的事,無不儘力提倡與實行」的諾。鄧小平心中始終裝著人民,時刻惦記著人民的安危冷暖,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鄧小平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總是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點和歸宿,總是把是否有利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判斷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標準。

鄧小平堅持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中吸取思想營養和前進力量。他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絕不是一個人的腦筋就可以鑽出什麼新東西來,是群眾的智慧,集體的智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在歷史的拐點上: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智慧和膽識(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在歷史的拐點上: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智慧和膽識(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前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