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塊銀元扶危濟困的故事(1)
鄧希賢小時候聰明好學,8歲這一年,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好朋友忽然悄悄地哭起來。***希賢急忙問為什麼,這位家境貧窮的同學說,他的妹妹病重,如果得不到治療可能就要死去,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湊足這筆治療費。幼小的希賢聽完這個沉重的故事後默默地走開了。第二天一早,希賢跑到那位朋友身邊,悄悄地塞給了他5塊銀元——這在當時當地可以買到500斤穀子——然而這一筆錢卻是希賢瞞著精明的父親從他的錢箱里偷出來的。
幾天之後,東窗事。鄧文明覺丟了錢異常惱火,氣憤地把全家人召集起來。還未等到父親說出第一句威嚇的話來,年幼的鄧希賢便站了出來。他遞給父親一根棍子,說錯了。父親狠狠揍了他一頓,希賢一聲不吭地挨著打,眼淚卻止不住地掉了下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
事後,怒氣平息的父親開始仔細詢問事的前因後果。兒子告訴他,自己的好玩伴遇到了困難,他的妹妹眼看就要病死了,但是他們家拿不出錢來治療。父親明白了,一把將兒子攬入那寬厚的懷裡,連聲稱讚兒子做得好,做得對。父親懊悔不迭,他問兒子在這不該挨的懲罰時為什麼一聲不吭呢?為什麼不知道替自己辯解呢?小小的希賢抬起頭認真地回答說,按規定小偷的確應當受到懲罰,所以自己挨打是理所應當的。
至於為什麼要哭,那是因為希賢覺得自己非常無能,以至於不能自己掙錢來救濟他的朋友們。儘管顯得如此純真幼稚,但是這種本自於崇高的人道精神和傳統儒家「仁義」道德的扶危濟困的思想,已經在鄧希賢幼小的心田裡萌芽了。以後,當他領導農民鬧革命時,當他跨馬長征時,當他登上**城樓時,當他坐在國務院辦公室里或是巡視在大江南北時,也許他記起了或忘記了這個關於5塊銀元的故事,可是這種扶危救世的英雄主義精神早已滲透在他的一一行之中,並且時刻鞭策著他,因為他選擇了一條偉大的道路,一個解放者的道路。
在1949年以前,他和他的戰友們致力於把人民從「三座大山」的重重壓迫之下解放出來。在1949年以後,他又和他的同志們致力於把人民從貧困的生活中解放出來,從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把生產力從不適應的生產體制中解放出來。
5塊銀元的事結束不久,父親為了讓大兒子能受到好的教育,便將希賢送到離家8公里以外的廣安城裡的學校。這是鄧希賢第一次離開那個偏遠而寧靜的小山村,當然,從此他也告別了那種富裕的田園生活,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走向了更為廣闊的、充滿著艱難困苦和理想希望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