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心接力棒(1)

1.愛心接力棒(1)

在成都市新都區有這樣一個家庭:女兒王萍從15歲開始與母親李素芳一道義務撫養被遺棄的殘障孤兒。***1990年母親李素芳患病去世了,王萍又一個人繼續擔負起了撫養這些殘障孩子的重任。為了照顧這些孩子,10多年來,王萍放棄工作先後共撫養了9名被遺棄的殘障孩子……

大善人花甲之年收養棄嬰

今年34歲的王萍出生在成都市新都縣新都鎮馬超村。王萍的父親王培祥在新都縣民政局工作。在王萍眼裡,父親王培祥和母親李素芳是善良並有愛心的人,在穿不暖吃不飽的歲月里,父母也總是不遺餘力地資助附近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經常掏錢為他們買米買面,買菜買肉,遇上有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還會主動前去照顧……因此,在當地,王培祥和李素芳口碑非常好,人們尊稱他們為「王大善人、李大善人」。

1985年4月的一天,王培祥到縣醫院去看望一個住院的朋友,在病房裡,一個哇哇大哭的女嬰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這是一個剛出生幾天、因患心臟病而被狠心父母遺棄的嬰兒。看著這個可憐的棄嬰,王培祥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王培祥想,不如自己收養了這個孩子。回到家中,王培祥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妻子李素芳,妻子說:「現在咱孩子大了,你就安心上班,照顧孩子的任務就交給我!」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王培祥當即趕到醫院把孩子抱回了家。

女兒王萍放學回到家,聽到了嬰兒的哭聲,好生奇怪。聽說是從醫院抱回來的棄嬰,王萍顯得有些不理解,父親說:「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個孩子被狠心的父母拋棄了,又有病,太可憐了,咱能不收養她嗎?」王萍說:「可是你們勞累了一輩子,也該安享晚年了啊!」父母說:「孩子,助人為樂啊,我們難道不知道撫養一個嬰兒有多難嗎?再苦再累,看著這個小生命成長,心裡也會很快樂的!」父母的一席話使王萍受益匪淺,她下定決心學習之餘幫助父母照顧這個孩子。隨後,一家三口談笑風聲地給孩子取了名———「王民梅」。

小民梅是一個身體非常瘦弱的女嬰,抱回來時還不到2公斤。為了讓孩子吃上新鮮的牛奶,李素芳每天要跑10公里遠的路。不管颳風下雨,天天如此。在李素芳夫妻倆無微不致關懷照顧下,棄嬰小民梅健康地成長著。

王培祥每月工資只有50多元錢,而李素芳沒有收入,這50元,就是全家人唯一的生活來源。王培祥夫妻不僅要照顧孩子的生活,還要為孩子治病,為了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他們總是省吃儉用、東取西借,終於為小民梅治好了病。

1985年年底,李素芳上街買菜時,現很多人圍著一個嬰兒,原來,這是個殘疾女嬰,被父母遺棄在街頭。看孩子可憐,李素芳毫不猶豫地抱回了家。王培祥的工資實在微薄,又增加一個孩子的開支,經濟開始拮据起來。兩個孩子只能吃一份牛奶,每天,王萍還要幫助媽媽熬米糊糊餵養兩個嬰兒。由於母女倆細緻入微的照料,兩個孩子都長得白白胖胖的,身體越來越結實。

母親臨終遺改變了她的一生

1987年,王萍高中畢業後來到一家床上用品公司當上了縫紉工人。由於公司效益好,經常加班,王萍再也沒有時間照顧家裡的兩個孩子。儘管如此,每到公司工資時,王萍都會掏出錢來給兩個孩子購買她們最喜歡的玩具和小食品。兩個小傢伙對王萍也一直非常喜歡,只要一見到她就會小姑長小姑短的叫個不停。

王萍參加工作后,母親李素芳又先後收養了一個剛出生不久被人拋棄的既患有小兒麻痹症,還患有侏儒症的嬰兒。由於父親王培祥工作忙,照顧3個小孩的重任幾乎全落在了母親李素芳身上。孩子們在這個溫暖的家裡,感受到了母親般的溫暖。

由於過於勞累,1989年李素芳不幸患上了心臟病。因為撫養棄嬰花光了所有積蓄,李素芳的病未能得到及時治療,病日漸嚴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晚風集(卷五)(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晚風集(卷五)(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愛心接力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