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群星閃耀的天空――序「中國作家檔案書系」(1)

2.群星閃耀的天空――序「中國作家檔案書系」(1)

雷達

當此世紀之交的時空,人們不自禁地興起了回眸歷史,展望前景的熱望,文學界自然也不例外。於是,有人把20世紀作為一個單元,忙於確立「經典」,想在自己手中把歷史凝固下來;有人或篩選百年百種文本,或遴選「中國小說一百強」,志在為歷史留下一個權威的書目;還有人熱衷於推舉「大師」,以人帶史,知人論世,力圖勾勒出一道群峰競秀的風景。這一切活動都不是沒有意義的。然而,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卻無意加入「經典化」的行列,決定採取「中國作家檔案書系」的方式,來總結展中的文學。面對歷史,我們既不想匆忙地蓋棺論定,也不願急切做出終極判斷,而是重在展示,展示眾多作家的深深的足跡。

「中國作家檔案書系」不是只供保存和查閱的文獻。不是論資排輩地從上世紀初排列下來的文學流水賬。那樣固然穩妥,卻未免板滯。文學作品倘若只剩下博物館的意義,就絕對不是有生命力的文學。所以,我們著眼於讀者和現實,從當下切入,也就是說,從當下最活躍最受歡迎的作家選起,漣漪般地逐漸擴大,將專家的肯與讀者的青睞相結合,推出一批批優秀的,獨具特色的,富於影響力的作家的自選集。說是自選集,卻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自選集」,不是選一些作品往讀者面前一推就算完事。在我們的選本里,有每一位作家自童年到今天的重要照片20幅——形象的直覺有文字不可企及處;有作家的處女作一篇,成名作一篇,代表作一篇,影響或爭議最大的作品一篇,以及進入新世紀以來的作品多篇;還有作家近期的談話錄一篇,透過別人的眼光寫成的印象記一篇。這一切都是很有意思的,好像幾個重要穴位,一點,這個作家的面貌就活了。一個個作家活了,一長段文學的歷史還能不活嗎?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文學的歷史也就是一個個作家與作品構成的歷史。如此看來,「中國作家檔案書系」,算得上新世紀之初,文學界和出版界的一項重要工程。

「中國作家檔案書系」雖然不以編年史的面貌呈現,但它充分尊重作家個體的自由,尊重作家在文學觀念和創作實踐上的選擇、主張、價值歸依,尊重他們已經走過的道路的真實。「五四」文學革命以來的老前輩們,已漸漸遠去,他們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他們優美的作品,濟世的懷,曲折坎坷的人生和文學追求,因遭逢兩個時代急遽轉換而產生的那種斷裂感,不適應感和努力融入新時代的悲壯感,以及如巴金老人文革后表達的懺悔之,均含有極為深邃的內涵。當年來自解放區的、直接秉承革命傳統的一批老作家,也漸漸遠去,他們所留下的中國人民革命的動人畫卷,他們在文學創作上的艱苦跋涉,他們在任務與規律之間的徘徊,在「大眾化」與「化大眾」之間的矛盾,同樣具有深刻的歷史內涵。「歸來的一代」作家,曾以啟蒙和干預的矯健姿態出現於建國初期的文壇,但歷史捉弄了他們的年輕和勇敢,他們則經受了歷史施加的磨難。若問,這一代作家新時期以來最大的變化是什麼,那就是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由政治性、社會性的層面進入了人性的、心理的、精神的深層。「知青作家群」在新時期文壇上同樣居於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因政治的荒謬而走向了底層,櫛風沐雨,吃苦受累,但這也為他們融入大地,進入民間,體驗苦難,超越狹隘的政治視角,走向大文化的天地提供了條件。知青作家的成長和他們中一些人後來的走向深廣,走向大氣,是令人振奮的。我們當然也不會忘記「先鋒作家群」,他們在國外思潮大量湧進的背景下崛起,但他們出現的必然性卻植根於我們精神生活的內部,他們由人本主義的反思轉向了文本主義的實驗,敘述革命,語革命,打碎物理時空,重構主體世界,崇尚直覺和想像,展開表現性的無限可能。這一系列的「顛覆」,對於積重難返的舊文學模式的衝擊和更新,怎麼估計也不過分。即使後來有些作品墮入敘事遊戲的怪圈,它們對建立多元化的文學格局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新生代作家」的崛起,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文學現象。對這一代作家的敏感和才,我們表示欣賞,對他們的反叛,調侃,嘲弄,對他們注重**化和感官體驗的描寫風格,我們也需要給予某種理解。當我們粗略回顧各個作家群體的來龍去脈時,必會感到有如置身於一個群星閃耀的天空,闊大、深邃而且燦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遍地白花(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遍地白花(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群星閃耀的天空――序「中國作家檔案書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