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策應(2)
1979年打完仗以後,大批年輕幹部提拔上來,已經當了8年連長的李世俊不能不轉業了。***若在幾年以前,他會認為這是極大的不幸,而現在,用個不雅的比方,轉業對於他等於把王八扔到大海里了。一開始,他被分配到司法部門當宣傳幹部,他主動要求到工廠去。他說:「如今我們國家的政工幹部多如牛毛,最缺的是經濟管理人才。我個人在這方面有點興趣。」於是,他被分到一個不景氣的小廠當了名廠辦秘書。就這,還帶點照顧性質,人家並不歡迎。
從零開始。他不怕從零開始。相反,他倒願意從零開始摸清工廠的每一根經絡。
工廠有個金工車間,已經連續四個月完不成任務,拖了全廠的後腿。廠領導想改組車間班子。李世俊自報奮勇,立下軍令狀,保證三個月改變面貌。他是有信心的。此前,他曾參加過一個月的管理知識短訓班,回來后廠里安排他給中層幹部講一課。幹部們笑起來:我們搞了幾十年的人還沒給你講課,你倒要給我們講課!你才當了幾天老百姓?李世俊不管它,講了十分鐘,再沒人笑了……那時他用的大多還是軍隊管理的例子,人們覺得新奇,很受啟。到車間后,李世俊把自己多處研究的收穫用於實踐,果然立見成效,車間形勢迅速好轉。這位「大兵」顯示了實力,三個月後即被提為廠辦副主任,開始直接參政了。在他的積極建議下,工廠推廣用兵法管理生產經營,產值、利潤連年翻番。1980年至1982年,上繳利潤由十七萬元增至七十一萬元。
1982年,全國經濟培訓中心在昆明舉辦經濟管理資訓班,李世俊作為預選的「苗子」被送去學習。這時,我國經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放政策指引下,正處在改革浪潮中,對50年代沿襲下來的蘇聯那一套管理理論已不滿足,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管理經驗蜂擁而至,令人眼花繚亂。中國走什麼路?大家都在摸索。一天,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凌閣在訓練班上介紹了日本專家村山孚的《中國古代思想和日本企業家》。多數學員頭一次接觸這個課題,議論紛紛。
下課後,李世俊遇到凌教授,說:「我研究這個課題已經多年,準備寫一本書,摸一摸中國自己的管理理論……」
教授大為驚訝,當場考問,李世俊用他那不緊不慢的「雲南普通話」,提綱挈領,條分縷析,講得頭頭是道,教授激動地嚷道:「你為什麼不寫?!」
寫!是時候了。李世俊晝夜不停,一鼓作氣,寫出了《用兵法管理》的長篇論文。雲南省《企業管理動態》破例為這個小人物開設專號,全文表,引起企業界的注目。全國企協秘書長潘永烈認為極有價值,建議他展開論述,寫成專著。
1983年底,他完成《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十二萬字的初稿,並在中國人民大學講師楊先舉、雲南省個協秘書長覃家瑞的幫助下改定。1984年4月,昆明廠長、經理研究會和廣東省廠長研究會作為內部書刊行一萬冊,一售而空。同年10月,經全國六家出版社投標后,廣西出版社爭得版權,一次印行十萬冊,又被搶購一空。
有人認為:此書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管理科學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看了此書連稱:「很受啟,很受啟!感謝作者為我國做了一件好事。」另一位副主任張彥林則要推薦這本書參加1987年中國企協年會的評選。
該書出版當年,香港三聯書店應讀者要求,在港翻印行;英籍華人、著名女作家韓素音決定譯成英文向世界推薦;日本研究經商的權威大橋武夫與李世俊以書贈答,交換翻譯出版權;1985年初,國家經委將該書定為古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現代化研修班教材,聘請李世俊為授課教師……
李世俊一直念念不忘使他得以成長的部隊,念念不忘已經轉業和尚未轉業的戰友們的苦惱和需求。他對記者說,他準備與軍內有關部門聯繫一下,配合幹部轉業,待軍隊院校或機關培訓幹部時,向他們提供一些教學資料。
他是我們這支軍隊的光榮兒子,他始終以一腔赤子心腸,一磚一石地為軍人走向經濟管理的自由王國鋪設著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