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來歷的趣味(1)
《清明上河圖》的「來歷」充滿趣味,也是其重要的魅力之一。***
近來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來歷」備受重視。藝術價值在另一個空間中,一件作品的歷程與人同步進行,找到共同連帶感。曾經聽過拍賣公司的專業人員表示,有「來歷」會抬高得標的金額。
我在第一章中已經詳述了《清明上河圖》的「來歷」。在中國,具有類似「來歷」的藝術品還有幾件。
中國最早畫在紙上的繪畫《五牛圖》,是件一百四十公分的畫卷,五頭牛充滿張力,是唐代韓滉的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
北宋徽宗很喜歡這幅畫,它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卷進戰亂,數度在宮廷和民間流傳著。到了清代,收藏於宮中。一九○○年因為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時被盜,後來被某位香港的富豪買下。新中國成立后不久,這個香港人因為企業經營不善,打算以十萬港元的底價在拍賣會上賣出,這個消息傳到了中國總理周恩來的耳中。
周恩來向黨中央報告,指示文化部派專家去鑒定真偽,經過交涉后,成功以六萬港元買回。這段故事成為周恩來總理的佳話,迄今仍流傳著。《五牛圖》的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
最近的藝術品中,因為「來歷」而成為新聞話題的,推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這是元代四大畫家之一的黃公望於晚年所作的山水畫,在中國水墨畫中評價極高。
原來是將近七公尺的畫卷,清代的擁有者是吳宏裕,大約在一六五○年時他在遺囑上交代死後將畫一起火葬。結果畫雖丟進火中,他的兒子吳靜庵卻突然改變主意把畫救出,躲掉了燒毀的命運,靠近卷頭的部分燒掉一些,因此分為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
其後,比較短的前半部分被取名「剩山圖」,流落民間,最後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後半部分是主要的畫作,收藏在清朝宮廷,跟著蔣介石被運到台灣,成為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品。
二○○八年台灣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極速改善,展開密切的文化交流。原來失散在大陸和台灣兩地的畫——《富春山居圖》二○一一年在台北舉辦了歷史性的聯展。兩部分的畫在分隔三百六十年後重逢合一,在熟知這幅畫歷史的華人圈中,引起廣大反響。
無論是《五牛圖》或是《富春山居圖》,都在千鈞一之際躲過散佚的命運,至今留存著,引中國人無限的共鳴。套句經常聽到的話是「古物有靈」——古物有神靈保佑著它。
能和《清明上河圖》匹敵「來歷」的藝術品,可以說幾乎沒有。
對於普羅大眾的吸引力、解謎的樂趣,以及驚濤駭浪般的歷史,這三項優勢都讓《清明上河圖》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因此同時擁有「天下第一畫」和「天下第一奇畫」的美譽。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