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畫家張擇端(1)
到底張擇端是個什麼樣的畫家呢?
這裡有一個「謎團」未解,那就是這幅《清明上河圖》並非張擇端的個人作品,而是宮廷畫家的集體創作。
《清明上河圖》描繪出來的世界豐富多彩,精心刻畫眾多的人物及建築物,實在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負擔。
然而,《清明上河圖》的真跡,不僅筆觸逼真,而且超過五公尺畫軸的筆法一致,如果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幾乎不可能維持相同的風格,這也經過專家們傳統手法的鑒定。
之所以對於這幅畫究竟是否出自張擇端一人之手抱持懷疑的態度,其中一個原因是幾乎找不到有關張擇端的公開記錄。與這個時代的著名畫家郭熙(約一○二三-一○八五)、李唐(一○六六-一一五○)、黃庭堅(一○四五-一一○五)等人相較,他一點名氣也沒有。
有關張擇端相關資訊的唯一線索,只有金朝的官員張著在《清明上河圖》記下的題跋。這是在北宋滅亡六十年後,也就是一一八六年清明節的隔天,他是這麼寫的: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按:今山東省一帶)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后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
有人說《西湖爭標圖》就是現在保存於天津藝術博物館的《金明池爭標圖》,不過這完全是推測。這段題跋至少證明了張擇端的存在,但對於這個人的生平,誰也不清楚。有人認為張擇端不是北宋人,而是南宋人,也有人說他是金朝人,意見不一。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因為張擇端出生的年代,代表了《清明上河圖》這幅歷史名畫誕生的年代。
其他的題跋尚有宋徽宗用最擅長的「瘦金體」在畫軸的開端寫的「清明上河圖」五個字。
倘若為真,足可證明張擇端是北宋末期的人。然而迄今仍留存的這幅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上,並沒有宋徽宗的親筆落款。究竟是在轉手的過程中不見了,或者本來就沒有,不得而知。
張擇端將畫作獻給宋徽宗,而徽宗是一位風流天子,雅好文藝,邀集多位文學藝術人士,競相完成優秀的作品。徽宗對於政治沒有興趣,北宋國力孱弱,被金滅亡。徽宗自己也被金人帶到北方,後代的歷史學家對他因為藝術而亡國,多有批評。
徽宗喜愛書畫,留下不少名作,例如《桃鳩圖》——這幅華麗中帶有質感的花鳥圖已被日本指定為國寶。他具有澄透的美感品位,為一般皇帝所不能及。
因為有這樣多才多藝的皇帝,藝術文化不可能不興盛,「翰林院」成為主體重心,也是直屬於皇帝的最高藝術學院。
翰林院集合了學者、文人、僧侶、道士、技術人員,扮演皇帝諮詢顧問的角色。翰林院始於唐代,到宋代時規模擴大,在徽宗時期人數擴增達數千人之多。張擇端是其中一人,負責繪畫,《清明上河圖》在他的筆下誕生,呈獻給徽宗。
然而,這樣的「通說」尚有疑點。
北宋時期編纂的《宣和畫譜》,可稱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宮廷收藏目錄。
二十卷的畫譜,收錄了晉代到宋代二百三十一位畫家的六千三百九十六幅作品。但是這本《宣和畫譜》沒有《清明上河圖》,也沒有張擇端的名字。這可讓研究人員追溯《清明上河圖》來歷的時候,傷透腦筋。
因此也有一說認為,在北宋滅亡后,南宋因為懷念北宋而描繪出《清明上河圖》。明代著名的文人董其昌就是采這個立場,在其《容台集》中如此寫道:
乃南宋人追憶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傳世者不一,以張擇端所作為佳。
董其昌斷的論證為何,並不清楚,然而由此得知,當時的文人階層普遍認為《清明上河圖》是南宋時期的作品。
再者,前面提到張著的題跋,因為張著是金人,也有人由此類推張擇端是金人。
然而,如果張擇端是南宋人或金人,應該不可能對北宋的京城開封如此熟悉,到金朝時,開封的繁華早已被摧殘殆盡,只能完全靠傳聞或者記錄創作。
《清明上河圖》如果不是由見證那個時代的人來畫,應當畫不出那種逼真的力道。張擇端享盡了北宋繁華,親眼目睹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而創作,這才比較合理吧。
這是許多中國專家目前的普遍觀點,我也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