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照明月【洛京】
崔祁曾問過趙嬰,洛京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那是個閑適的午後,趙嬰難得有半日閑暇,於是他同崔祁談了許久。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趙嬰也放鬆下來,因而他回答了崔祁的問題,洛京到底是怎麼樣的。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洛京屹立於此已有千年,看過數代唐國君王從躊躇滿志到日薄西山。
他對這座自己一手塑造為現下模樣的城池有很多話想說,從新法到殺伐,從唐王到太子,不過崔祁應當不喜歡這些,他厭惡唐國的風氣,可唐國向來如此。
還是要講些崔祁喜歡聽的,這樣他才能繼續為唐國負責。
他說起環繞洛京的若水,這條河流是秋水的源頭,它自西方遼闊的山脈而來,在它的前半程,它都是沒有名字的,到了洛京后,它被賦予若水的名字,水邊的石縫生著蒲草,看似柔弱卻堅韌無比。
若水的香蒲就如若水本身。
只是再堅韌的香蒲也會被折斷,故事也由此走向終局。
崔祁當然不喜歡洛京,這裡太過安靜無趣,包括趙嬰講述的若水他也並不喜歡。
故事中的洛京是肅殺的,也是寂寥的,總而言之,洛京從不是童話,沒人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夢想愛情等等美好的事物。
自然,崔祁也看不到。
他在若水邊不止看到了香蒲,更看到了無數掩面而泣的遊魂,洛京城平日是不允在街道哭泣的,只有死去的人方可擺脫嚴苛的新法,卻也無法放肆地哭號了。
若是唐王山陵崩,那麼不哭的人便要受罰,可人們的眼睛早就乾涸了,像是冬日結冰的水面,洶湧的情感被壓在冰下,眼中便只能流出幾滴冰冷的淚。
可當故事真的走向結局,崔祁還是感到難過,趙嬰在唐王靈前跪了三天,他便做了三天的傀儡。
鹽安靜地看著他的動作,什麼也沒有說,她不聰明,無法參與到大事中,沉默就是她能做的最後一件事。
同樣,崔祁也不曾言語,只是在做好兩具傀儡后,他問道:「夫人,你說洛京是什麼樣的地方?」
洛京么?鹽也說不出洛京如何,她前半生在鄉下,出嫁后便留在府中,可崔先生的問題不能不答。
於是她想了想,輕聲道:「我來洛京看到的第一眼便是那座城門,良人曾說過天子的都城是沒有城牆的。」
「洛京多楊柳,城下有一株老柳樹,據說是唐立國之時便種下了,我送嫁的兄長為我折了一枝,我把它種在了院子,就是現在院中的這棵。」
經過十多年的生長,一枝斷柳也成了參天喬木,可當年的女兒早已不是那個一心嚮往俏郎君的少女,唯獨趙嬰不曾改變。
後來崔祁離開了洛京,走過若水時,一位眉眼含笑的女兒送上了一捧香蒲,她的眼睛含著淚,似是珍珠,卻無法流下淚來。
她已經死了很多年了,在十五歲那年,她死在了若水的浪濤中,水流帶走了她的身軀,致使她無法轉生,她也就留在這裡,直到湮滅。
無物結同心,人情不堪驗,已經過去太久太久了,不會有人記得她還守在若水旁。
月色下的若水似是一口銀色的劍,將洛京從中劈開,而她便是這把劍上鑲嵌的珍珠。
崔祁也救不了她,只能接過香蒲,她笑道:「如此,我便將洛京帶給先生了。」
而後,她便散做一地清輝,或許在此刻,她終於解脫了,也可能是徹底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