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中國人姓氏的沒落(1)

42.中國人姓氏的沒落(1)

與自由意識的崛起

一位名叫「野馬」的博友給我留道:「夫可以隨妻姓嗎?」

我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便點擊到他的博客上,現他最新的文章就是這個題目,原來是很明確的。***他說:「反思歷史,從古到今,都對母親的婦女做了些什麼?舉不勝舉,辛酸不安。男人的慚愧。夫隨妻姓是還歷史上對婦女的欠賬。給偉大母親的婦女一點點安慰,雖然遠遠不夠,但是良知的開啟。」

聯想到最近看過的一些論和行為(有人鼓吹,中國人的姓氏是不能亂的,有奧妙存在,說姓氏是中國人dna的遺傳密碼,不能亂。有人又在開始重修家譜;中國獨生子女家庭姓名案件越來越多,等等),在這裡想談談我對姓氏的認識,以便與朋友們交流。

「姓」與「性」是有秘密關聯的

非常可笑的是,今天的有些人,一聽說要把什麼與「性」相聯,馬上就會跳起來,把你的祖宗罵個遍,孰不知他在罵我的時候,開始給我們理清了一個再清楚不過的邏輯,即我們的血脈與性是一致的。

中國人的姓可以說是最古老的姓氏,早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現代歐美各國的姓氏,大多起源於中世紀,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帝國。雖然它不能說明現在的中國人比歐洲人有什麼優越,但它能說明古老的中國人比歐洲人對性的覺悟要高得多。古希臘的神話中**的景是那樣多,但這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幾乎沒有。中國人對性是警覺的,在中國,你很少能看到像印度、歐洲那樣多的性崇拜圖騰,但並不是說儒家文化對它的禁錮和「文化大革命」對它的破壞,而是在先秦時,這種警覺就已經很自覺了口相較之下,中國古代對性的研究和成果遠遠地超過了其他各國。

中國人的姓氏也就是在這樣一種況下產生的。孔孟總是強調,我們經歷過一段「人不知其父」的時代,但是,中國人又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性文化理念。這就是中國人姓氏起源的一個重要的來源。

「姓」,從「女」從「生」,意思有兩個,一是人部是由女性生育的,二是姓是從母親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類經歷過一段沒有明確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時期,即在父系社會產生之前,人都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的,所以都一律跟母親的姓。如,我們的始祖黃帝姓「姬」,炎帝姓「姜」。而給人姓氏當時主要是一個氏族與別一個氏族區別,這就是偉大的「祖母」這樣一個在各民族都出現的文化原型。女子在這氏族中是具有神聖的地位的。她在年輕的時候可以是母親,當她老了的時候,她就是眾多子孫們的祖母。在一個以經驗為生的社會中,她便是先知。

同時,這樣一種區別不僅僅在於有一種秩序,同時還與性的存在有關。唐家健先生認為,「由於古代同姓不婚,所以娶妻必先知其姓。如果買妾而不知其姓,就要問卜。可見姓的最初作用是代表氏族並區別婚姻。」

父系社會的到來,可以說改變了這一傳統。可以大膽地想,女媧是一位先知,也是傳說中造人的神,並具有補天的本領。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她就是我們先祖中最後一位或母系社會中最有名望的「祖母」呢?而伏羲也即我們祖先中第一個從母系社會轉向父親社會的先知。傳說伏羲與女媧是兄妹。這一傳說尚不能證明,但可以說,他們兩人是中國人的始祖。他們的傳說其實也證明了以女性為中心的文化與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正處於交融的時期。

如果說伏羲的出現代表著中國社會父系社會的誕生,那麼,黃帝的出現其實已經代表著以男性為中心的父系文化社會早已形成。黃帝時,父親的身份已經非常顯要了。他有25個兒子,其中14人被分封得姓。這14人共得到12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蕆、任、苟、僖、佶、儇、衣。自從父親開始演繹姓氏開始,姓就不再以母親的姓為主了,就開始了分化。

夏、商、周三代,姓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但這時候出現了「氏」。氏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國語·周語》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由此可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愛是需要學習的:情愛文化50講(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2.中國人姓氏的沒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