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丙辰清明天安門運動前前後後(12)
岳重、芒克、多多為代表的「白洋淀詩群」在「文革」后,其主要詩作陸續在公開刊物上表,成為地上詩歌,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詩壇上造成了「轟動」。當年參與「沙龍」的詩人大多成為文藝界的名人。
任毅在1970年8月3日判刑后,在勞改農場服刑9年。1979年任毅被平反出獄。出獄后公檢法賠給他一把新吉他。他被安排到南京一家絲織廠工作。
1989年《南京知青之歌》被江蘇音像出版社作為商業歌曲,用電子樂伴奏,配以電子節拍器,塞進名為《錢,這個瘋狂的困獸》的盒帶中,公開出售。當年知青的那種緒已蕩然無存。
黃虹、何辛平、俞飛飛(第二軍醫大學的工農兵學員)等人,在1973年從大學畢業后,分回到各省原在部隊醫院。黃虹1982年從部隊醫院轉業到北京市立醫院當醫生,何辛平仍在廣州軍區醫院。俞飛飛在北京262醫院,並於1990年去日本留學。
臧平分(1974-1988),《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的作者,1978年考入北京經濟學院,後為《經濟日報》記者。
王靖,《決裂·前進》的作者,在1978年創作了反特權的電影劇本《在社會檔案里》,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后成為全總文工團編劇。
楊東平,《生活三部曲》的作者,在1976年「四五運動」中,參予創作了紀念周恩來的長詩《請收下——獻給紀念碑下》,在「四人幫」的「雙追運動」中,受到審查。現為北京理工學院教授、21世紀教育展研究院院長。
邢奇(《馬背上的歌》詩作者之一)后在北京一家房地產開公司工作。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施小明(《馬背上的歌》作者之一)后在珠海市從事市政設計工作。
劉玉平、張達實、董士芳(詩集《馬背上的歌》作者)調回北京工作。
鞏如旭(內蒙兵團6師52團詩人)在北京工作。
尹占華(內蒙插隊北京知青,《八聲甘州·苦菜》一詞作者)后在西安市工作。
王晞,內蒙插隊北京知青,《送友返京》作者。由內蒙莫力達瓦旗博榮公社調到河北省徐水等地作教師工作。於1982年10月15日病逝,年僅34歲。內蒙知青為他集資出了一本舊體詩作集,作永久的紀念。
李向真(內蒙插隊北京知青,《插隊五年》詩作者)后在唐山工作。
章海(北大荒支邊北京知青,說評書能手)1978年病退回北京,在朝陽菜市場負責食品供應。1983年辭職,與自家兄弟一起在東四開了個體服裝店。
李英儒於1989年3月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在打倒「四人幫」后的第三年,於秦城監獄中創作的長篇《女游擊隊長》(上、下)正式出版。在秦城期間創作的長篇小說《上一代人》(原名《一代青春》)於1982年出版。在出獄后13年中李英儒創作、表了《女兒家》、《虎穴伉儷》等7部長篇小說。並在**病床上,抱病以自身在「文革」中秦城的經歷為題材,完成了長篇自傳性紀實新聞體小說《魂斷秦城》初稿。
張淑文——李英儒的夫人,李英儒出獄后,她繼續做李英儒的文字秘書。在李英儒去世后,張淑文停止了長年的工作,在家中安度晚年。
李進軍考入北師大,畢業后在北京某中學當副校長。
李家平調回城后,在故宮博物院參與古代絲綢織品整理、收藏,1984年調入中國文學資料館。在其父逝世后,整理《魂斷秦城》書稿。
李燕泥在國家勞動部勞務司工作。
李小龍1979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后,曾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擔任導演工作。
鄭克英(與李小龍共同學畫的工廠女工)后在某家公司任美術設計。
吳祖光(《枕下詩》作者)於1978年重獲解放,右派問題也得以平反。他在停筆14年後根據其夫人新鳳霞提供的舊社會評劇藝人生活創作了5幕話劇《闖江湖》。80年代,中國戲劇出版社先後出版《吳祖光劇作選》、《吳祖光論劇》、《求凰集》。1985年吳祖光被聘為國際劇協中國中心理事會理事,同年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