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家賊難防后一落千丈
雖說一家子都不喜歡吃野豬肉,但響應國家號召,狩獵野豬是蠻上心的,因為野豬泛濫成災以後不但破壞莊稼,對進山的百姓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驅趕無用,還會攻擊人類,力氣大跑得快,個頭也不小,一般人十來個人也拿不下一頭。
陸家良烤了幾坨野豬肉,都是提前一天腌制好的,烤出來后沒有腥膻味不說,也沒有那種硬邦邦的感覺。
阿寶還吃了兩坨,她疑惑道:「難道我上次吃到的真的是野豬肉乾,而不是正常的野豬肉?」
陸家良微笑道:「很有可能,一般酒樓里的野豬肉都比家豬肉要貴三之一二,主要是有嚼頭,做得好的確是有點香,你說的情形我也遇到過。」
他說過之後忍不住咧著嘴笑了起來,也不知道這些做野豬肉乾巴的都是些什麼人,能不能吃心裡沒點數嗎?
之後阿寶家酒樓上有了烤野豬肉這道菜,但都是用小鎚子錘成肉絲兒,扒拉開了才上菜,吃到的人都很驚艷。
因為野豬肉幾乎沒有肥的,都是一層厚厚的瘦肉,不錘一下還是有點硬,老幼婦孺吃不動。
還有火鴨肉,做得好跟牛肉很相像但是不盡相同,也很好吃很香的。
李光正聽說,不以為然:「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想比鹿子,麂子這些天然就美味的東西,野豬還是差遠了。」
李光正最近迷上了腌鹹菜,因為他不經常回家的緣故,他和自己媳婦加上倆孩又吃不了自己小境里那麼多菜。
自從嫁了人以後,杜金枝徹底完全的找到了樂趣,每天種菜澆菜地,乾的不亦樂乎。
她第一胎生了個女兒,第二年又懷一胎生了個兒子,相隔只有一歲。
倆孩子生得活潑可愛,走路行為偷感十足,主要是都長了一對比別的小孩更加聚焦的眼睛,偏偏眼睛比較小,又細又長,一直在眼眶裡咕嚕嚕的亂轉。
阿寶心血來潮就玩一玩,教他們吐口水,之後誰抱他們就吐誰的口水,一直到一次次挨打都改不掉這個毛病。
因為全家人中阿寶最好看,小孩天然對最好看的,經常逗他們玩的人有好感,言行舉止學了個十成十。
杜金枝將娃放任自流,她就喜歡在丈夫的小境里種菜,種到了不但他們吃不完,送回自家酒樓,客棧也賣不完的地步。
這麼多吃不完的東西怎麼辦呢?
貧窮過的李光正,就把這些菜做成鹹菜,美味極了,然後之前從不怎麼跟同僚說話的人,就到處問人家要不要鹹菜,可以送。
開始大家都以為他家賣鹹菜的他在推銷,因為拉不下臉面來拒絕,誰也不好得罪他,都知道他家老二很得上寵。
後來鹹菜拿回家裡以後都說非常好吃,家裡人都問是哪裡來的還有沒有要去買一點。
事實上根本不必買,過幾天李光正又會問人家要不要鹹菜,那些同僚支支吾吾地問多少錢一瓶,李光正怔住:「鹹菜還能要錢嗎?這不扯嗎?」
他將這事詫異的說給杜金枝聽了,杜金枝笑道:「聽說好一點的鹹菜是沒有腌制之前的十倍的價錢。」
李光正明白了,便讓傀儡人在京城開了一家醬菜鋪子,不但賣鹹菜還賣醬油。
他一直嫌棄外面的醬油不夠香,便把自己家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做成了醬油來炒菜,這樣更正宗更香。
然後,他將小姑姑家做豆腐用過後的豆渣買來,在京郊搞了個醬油基地,生意火爆到了全國,成了京城的一家納稅大戶。
那這麼多錢用不完怎麼辦呢?他一個銀幣沒要,都拿給陸家良使了。
「我只是不想我的菜和那些豆渣浪費了,我小時候想吃到這些都不容易呢,整天忙的火燒屁股一樣也吃不上好吃的。」
陸家良用這筆錢做了孤兒成長基金。
李家醬菜,三年時間火遍全國,無比美味。
李光正的同僚們,分外的感到驚奇:「原來他真的是賣醬菜的,當初送給我們吃的,說不定就是為了改進口味。」
事實上是,真的只是腌菜吃不完了,不送出去一些自己看著都茫然。
李光正這人,從來不喜歡做生意,更別說當初在大塘周邊開出那麼多的小洞府,本來想安安生生的賺幾個錢,卻被李光輝一句話全部封閉。
從那時候起他就再也不想做生意了,可後面這些生意是怎麼回事呢?簡直是被迫做了起來。
捨不得浪費美好的環境,捨不得那些業已成功一半的客棧,捨不得浪費了自己菜園子里媳婦種出來的菜。
後來想想小姑姑家的豆渣,一直都是賣給那些養魚的人餵魚的,或者直接廉價賣給人家餵豬,也有點浪費,其實做成醬油更好……僅此而已。
豆渣可以發酵成豆豉,捏成方條形,切片放在鍋里用油煎來吃,很下飯。
用不完的豆豉,再用大鍋加水熬煮,裝壇,就成了上好的醬油,無論是炒菜的時候上色還是本身的味道,都是妙不可言。
孔雪兒在家裡最困難的日子裡,就是自己生產豆豉和醬油,只要是糧食做出來的東西一丁點都捨不得浪費,都能利用到極致。
這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當然是有樣學樣,還能夠吃到嘴裡的東西,一絲一毫都捨不得丟棄。
李光正的同僚們知道他家開的醬菜鋪子后,不單單是有些羨慕嫉妒他,更成了李家醬菜鋪的忠實顧客。
因為大家都相信他的人品,這人除了不太跟別人說話,做事情那真是一等一的好,一絲不苟到了苛刻的地步。
杜尚書家目前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光,那全國各地無數的大車站雖然也換成了大卡車,但已經不是曾經的一家堂。
朝廷自己有了運貨的小飛機,每天在東華國上空飛來飛去,大貨車的作用被削弱了不少。
他家的鋪子也在全民富裕全民經商的時代衝擊下,已經不復當年的榮光。
再加上稅收重,利潤薄,必須得用心經營,不然很有可能入不敷出。
曾經的東華第一大戶,被徹底淹沒在時代滾滾的車輪下,賣出的鋪子越來越多,再也支撐不起曾經那樣的龐大的開支,一房只能有一兩個使喚的下人,美味食物和曾經呼風喚雨的排場一去不復返。
杜尚書家,淪為了普通的中產之家,產業不斷收緊,賣出。
主要是最後被杜金枝偷那一次,徹底傷了元氣,內囊空虛,很多生意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