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靜等大戲

第229章 靜等大戲

韋西風的心愿是:三國覆滅,晉朝建立后,逼迫中原朝廷承認交州獨立。

因為中原更大的混戰會接踵而至,延續幾百年。交州只有與中原切割,才能保證嶺南百姓不受北方戰亂影響。

至於交州是獨立成王國,還是保持現狀,那是士燮大人與八大家族要考慮的事。韋西風不想操心。

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輔助士家和八大家族保護嶺南和平,而不是大難臨世力挽狂瀾。

如果無人在乎嶺南安寧,自己則保護好家人即可。

別動隊以前接受的任務,韋西風無意去打聽,更不想干涉。

左護軍府里,繼續培訓著90名隊員。早就可以結業了。

但都督大人士壹沒有下達指令。韋西風也不催問。

與魏、蜀、吳地百姓相比,嶺南本地人確實算是幸運的。

三國政權中,韋西風最厭惡的是劉備蜀漢,鳩佔鵲巢、魚肉本地人。

天下13州,魏占其9,吳有3州,蜀國獨處益州。在沒有絲毫可能顛覆曹魏政權的情況下,諸葛亮五齣祁山,純粹是為戰爭而戰爭,以戰爭借口實施軍管政策。實為益州禍害,後期三國首賊,其罪當誅十族。

其次可惡的是孫吳政權。

但孫權有自知之明,多次想向曹魏稱臣,結束戰爭。

可是劉備在諸葛亮慫恿下,堅決不與孫權同步。這使孫權受到來自江東士族和淮泗集團攻伐派的巨大壓力。只得放棄歸順計劃。

這個時代,曹魏勢力是另外兩國的數倍。魏國統一中原,是相對最優選擇。

之所以說是相對最優,是因為韋西風覺得:如果三國加上交州,四方坐下來協商,放棄統一,和平共處、互通有無——這才是最佳方案。

民族、信仰、習慣、文明程度…都存在巨大差距,為什麼執著於天下統一呢?

少數野心家為了自己的信念、慾望,舉統一大旗,把天下百姓拉進殺戮戰場。統一之後,以天下人為芻狗,滿足自己個人權力私慾。

當然,他們都編造了完美理論和偉大口號。

韋西風知道中原統一不可阻擋。但是歷史走向是:統一之後,有更大災難接踵而至。

站在嶺南立場,交州置身事外,是唯一避免戰亂的辦法。

他也只能是這樣想了。

令他十分安慰的是,嶺南八大家族和210萬百姓,都深明事理,心愿都差不多如此。

*****

魏國王凌謀反給平定了。

王凌死了,司馬懿也死了。

這是魏國政權里,最頂層天花板級的塌陷。

作為司馬懿長子,司馬師接手了他的大部分關鍵權力。

王凌死了,東部戰區司令員的位置不能空著。司馬師讓哥們、揚州刺史諸葛誕就任鎮東將軍。

同時調任文欽擔任揚州刺史。

他們二人是面對吳國防務的一、二把手。

這年5月,吳國皇帝孫權病死,10歲太子孫亮即位。

吳國的一干老臣,均已凋零。陸遜、顧雍、張昭、諸葛瑾…都先後去世。

諸葛恪之前因為太子孫登之死,受到牽連,被貶為縣令。但很快就啟復重用了。

其父諸葛瑾死後,他一路高升,成為太傅。

孫權臨死前,任命他為大將軍,指定他為首席託孤大臣。

諸葛恪手握了吳國軍、政大權。

司馬師剛從父親手裡接過權力,得到來自吳國信息后,覺得應該趁此機會進攻吳國,樹立威望。

於是,他下令出動三路大軍,南下攻打吳國南郡、武昌、東興。

其中東路軍7萬人,由司馬師弟弟司馬昭率領,直撲東興。

而吳國方面,大將軍諸葛恪率4萬軍隊,在東線出迎司馬昭。另外兩線堅守城池不出戰。

結果,司馬昭的東路魏軍大敗,損兵5萬,向北方潰逃。

魏國另外兩路攻城軍也沒什麼收穫。

司馬師一怒之下,下令削去司馬昭爵位。

同時,他認為東部戰區司令諸葛誕也有嫌疑,於是把他與北部戰區司令毋丘儉對調。

諸葛誕任鎮北將軍。毋丘儉任鎮東將軍。

之前,王凌任鎮東將軍時,文欽任廬江太守。他是曹爽派來監視王凌的,自然與王凌不同調。

諸葛誕任鎮東將軍時,文欽任揚州刺史。他忌恨諸葛誕當年協助司馬懿算計老東家曹爽,於是計劃與諸葛誕不相往來。

現在,毋丘儉來到東部戰區了,文欽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變,積極靠攏上級。作為東區二把手,表示唯老大馬首是瞻。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這是因為二人是老熟人,都是在曹家蔭庇下發跡的。

文欽之父文稷,是曹操手下得力幹將。文稷死後,文欽犯罪當誅,是曹操特赦了他。曹叡登基時,委任他為廬江太守。

毋丘儉的第一個官職是曹叡王府中的文學櫞。後來被曹叡一路提拔,幽州刺史、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鎮北將軍,掌控著魏國北方軍政大權。

毋丘儉雖然深受曹家恩惠,卻有自己的是非觀。

他對司馬懿誅滅曹爽的態度,是表示支持的。因為他也認為曹爽欺霸皇帝曹芳,僭越體制,祛除在理。

司馬懿誅殺了王凌,卻並沒有連坐王凌餘黨太多人。毋丘儉對此也持肯定態度。

所以司馬師上台開始后,毋丘儉表示支持。

但司馬師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刺激到了毋丘儉,讓他起了反叛之心。

司馬師指責皇帝曹芳,說他夥同夏侯玄、李豐密謀「清君側」,直接誅殺了夏侯玄、李豐三族,廢了曹芳,立曹髦為皇帝。

毋丘儉對曹爽架空皇帝曹芳尚且不能贊同,對司馬師擅權廢舊皇立新帝,他更加不能容忍。於是準備造反。

北部戰區司令諸葛誕、西部戰區司令鄧艾,都是毋丘儉的老友。毋丘儉便寫信給二人,請求他們與自己一起起事,清君側、正朝綱。

哪知二人都斬殺了毋丘儉派去的使者。

最後結局是:司馬師、鄧艾、諸葛誕、王基四路大軍包抄壽春,將毋丘儉團團圍住。

毋丘儉死於亂軍之中。

文欽之子文鴦十分勇猛,他帶著老父突出重圍,投奔吳國。

投奔吳國前,文鴦到司馬師帳前挑殺一通,如入無人之境。

司馬師眼疾發作,正在休養。聽到文鴦叫罵卻不敢出去召集人手砍殺他,怒火攻心,一隻眼珠爆裂。

魏國的第二次戰區司令造反失敗。

但是,司馬師因為疾病加重,不久后死去。

第一次王凌謀反,司馬懿平定。但自己隨即身死。

第二次毋丘儉謀反,司馬師平定。也是損失慘重,司馬師跟著殞命。

看來,司馬家的江山,戰區司令造反的後果太嚴重了。

文欽投奔吳國后,被任命為吳國鎮北將軍。此職位正是對付魏國軍。

其子文鴦,神勇無比,算得上三國後期第一戰將。他在後來還有大作為。

*****

韋西風在蒼梧郡過著舒適幸福的生活。

因為,這一段時期,是魏、蜀、吳三國內亂髮酵的高峰。同時他們又都在互相計算,為最後一搏積攢力量。

吳國沒有精力顧及交州。其餘兩國就更加鞭長莫及。

交州議事會趁此良機,吸取中原三國教訓,調整對老百姓管理措施,輕徭薄賦,鼓勵自由經商,大力發展生產,布置對北防務。

韋西風很清楚,不久后,魏國東部戰區的第三次叛亂,才是三國時代最大的戰役。

他安靜地等著看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幸好遇見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幸好遇見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9章 靜等大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