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第257章 你這麼能忍
第257章你這麼能忍
就在大漢皇帝退兵后,忙著封禪、尋仙,以及試探自己七哥的時候,那一段時間,草原上也有一系列變化。
變化同樣源於退兵后。
漢軍退,匈奴部落歸,這已經是老傳統了。
只是這一次重新南歸后,情況稍微有點不同,左賢王,烏維、句黎湖兩位單于的叔父,草原王族,向漢庭稱臣了!乍聞之下。
雖然烏維、句黎湖兩兄弟分隔一方,但他們同時升起了怒火,堂堂攣鞮氏左賢王,豈能向南稱臣!?烏維很憤怒,一怒之下,立刻宣布與自己的叔父決裂,拉攏一批強硬頭人後,當即揮師東進!此舉,可用兩個字概括——
吞併!
漢軍退了,草原上的廝殺,卻更加劇烈了。
與此同時,句黎湖也很憤怒,但當他聽聞自己兄長與左賢王矛盾升級,句黎湖做出了一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決定,他不僅壓下了憤怒,還要低頭……
「尊敬的皇帝陛下,大單于深深懷念漢人與匈奴人當年的友誼,請求和親,願意自請為婿,尊天子為長者。」
宣室殿內。
匈奴使者,右大都尉呼隗,誠懇拜道。
此刻宣室殿內,上至三公,下至千石,文武百官皆在。
與當年伊稚斜遣使南下請求和親的待遇截然不同,皇帝沒有跟公卿隨便議議,就甩手拒絕,反倒跟文景兩帝時期一般,每當匈奴遣使南下,便拿出十二分的重視對待。
那時節。
漢庭重視,是因為不得不如此,匈奴要和親、要皇室送公主,朝廷就必須要答應。
可今天,攻守早已易形!
劉徹讓滿朝文武同來聽聽這『和親請求』,就是要藉機告訴所有人,他要掃除大漢近百年來,最後一絲屈辱!「漢人與匈奴人的友誼?」劉徹在御階上抱胸踱步,笑意盈盈,他瞥向台下的使者呼隗。
「是我大漢飽受欺凌的友誼?還是近些年朕派兵北伐,讓你們匈奴人傷筋動骨的友誼?」
話音落下。
殿內一眾文武紛紛冷眼去瞧呼隗。
在如今這等形勢,右大都尉呼隗能被句黎湖派來充當使臣,必有其城府。
聽了皇帝明顯挑刺的言語,呼隗只是臉皮動了動,旋即面色如常道:「兩國相鄰,難免有些摩擦誤會。」
「大單于心胸廣闊,遂遣我來與漢庭重歸於好,皇帝陛下亦是王者,想必胸中自有一番氣度。」
「往日種種,談之無用,皇帝陛下若能嫁一公主為我主閼氏,將來種種,大有可為。」
恩……
如果放在幾位先帝時期,這個『大有可為』,就是匈奴不會南下劫掠,相當於用公主換和平。
而現在嘛。
呼隗口中的『大有可為』,便傾向於結盟、合作,暗示的很明顯,信號皇帝收到了。
他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先誇了一句,「你們大單于是個人物,能忍,夠狠,有成大事的底子。」
誇的有些赤裸,但呼隗絲毫不介意,臉上反而顯出喜色,「所以……」
「所以朕答應和親!」
皇帝此言一出,朝臣中傳出些許嗡嗡聲,不過也僅此而已了,天子是何脾性,大臣們還是了解的。
果然。
呼隗臉上的喜色愈發濃烈,正要謝恩之際——
「不過呢。」劉徹略微有些歉意的看向他,嘆了口氣,「朕沒有公主可嫁的,找一個宗室翁主假扮,朕也嫌麻煩,這樣,朕賜給你們大單于一個宮女。」
「讓她做閼氏,如何?」
宮女?呼隗臉上的笑意頓時僵住,宗室貴女和身為奴僕的宮女,一個天、一個地,將奴僕賜給大單于為妻?這哪是和親,分明是羞辱!呼隗笑意盡收,一時間臉色忽青忽白,神情陰鬱。
「哈!」
「哈哈哈哈!」
不知哪個大嗓門的先笑了一聲,緊接著,整個宣室殿內的百官就跟著笑,哄堂大笑。
天子果然還是那個天子,服軟是不可能服軟的,這輩子都不可能!
至於匈奴人,你們也有今天!?大漢立國近百年,迄今為止,和親公主已多達十位,受過的羞辱已不知凡幾!如今局勢逆轉,也該漢人辱一辱匈奴人了!劉徹盯著呼隗,冷笑陣陣,皇帝分毫不掩飾,明晃晃的告訴你,朕就是在羞辱你,你奈我何?
右大都尉呼隗奈何不了任何人,唯有眼皮低垂,以掩飾目光中的憤慨與戾氣。
深吸一口氣。
呼隗壓下胸中的翻江倒海,再抬起頭時,他臉上便只剩下忍辱負重般的生硬,高聲道:
「皇帝陛下賞賜的宮女,必然非同凡響,既然陛下願意賜,我們大單于就願意娶!」
「絕無二話!」
聞言,殿內肆意的笑聲為之一頓,先前笑的最大聲的李廣,捋著鬍鬚,覷眼去看殿中那個身材矮小的匈奴使臣。
就連一直旁觀的劉據,也微微側目。
「好!」
皇帝此刻也收了笑意,點向呼隗,「朕就說你們大單于夠狠,能忍,沒讓朕失望!」
區區一個使臣,還不能自作主張,尤其是涉及屈辱性的條約,呼隗敢應得這麼乾脆,事先必然得了大單于首肯。
事實也的確如此。
烏維與左賢王爆發衝突,正是句黎湖發力的好時機,借著和親的由頭,穩住漢庭,甚至利用漢庭要報復烏維的心理,引為援手、驅狼吞虎!為達目的,句黎湖不介意向漢庭低頭……
劉徹也不介意。
他能看出北邊那位狼崽子的意圖,可你想利用我,我何嘗不想利用你,至於誰能笑到最後,且看手段吧。
當下,你把頭伸過來了,那劉徹也就不客氣了。
先騎一騎再說!「匈奴單于能屈能伸,殊為不易。」這時,大將軍衛青出列,替皇帝說了些不便直言的場面話:
「正如使臣先前所說,我大漢天子所賜,即便是位宮女,依然不同凡俗,添為單于閼氏,甚是合理。」
衛青此時開口,就是在替皇帝拍板前做鋪墊了,這份羞辱,大漢君臣給了,匈奴使臣也準備咬牙吞了。
很好,大家都很滿意。
不過。
就在皇帝要順著大將軍的口風說下去時,御階旁冷不丁插進來一嘴。
「孤有一事不明,以往匈奴強,和親是大漢送公主去草原,現在大漢強,為何不是匈奴送公主來長安?」
「即便一個宮女,那也是大漢的宮女,相比於賜予匈奴人,不如讓匈奴上貢一個公主來,添為宮中姬妾。」
「反正都是和親嘛。」
右大都尉呼隗聽得懂漢話,也會說,作為出使的使臣,他甚至做過一番背調,清楚剛剛開口的人是誰。
大漢太子!
劉據感知到目光,側身朝呼隗看去,露出一個微笑。剛才聽到對方答應皇帝的羞辱性和親后,劉據曾微微側目,並不是驚訝,而是他忽然在想:『你既然這麼能忍,那要不……』
『再多忍忍?』
看到劉據笑容的一瞬間,呼隗差點沒忍住,臉頰抽搐,眼中閃過凶厲之色,但在顯露之前,他立即低頭移開視線。
一向囂張慣了的匈奴人,在忍氣吞聲方面顯然差些火候,不過沒關係,以後大漢會給他們很多鍛煉的機會……
兩人眼神交錯時,說起來長,實際不過幾息之間。
收回視線。
劉據看向主位,拱手道:「父皇,以往大漢和親,不僅送公主,還要贈送許多財物給匈奴。」
「如若匈奴給大漢送公主,按照規矩,他們也應當進貢財物,如此一來,既補一補國庫財政,也能坐實:尊天子為長者。」
「一舉兩得!」
他這頭朗聲說完,大殿內可就落針可聞了,確切來講,是從劉據說出那句『由匈奴上貢公主,添為姬妾』時。
在場眾人已經愕然無語,皇帝也不例外。
讓匈奴上貢公主為姬妾,在劉據看來,是羞辱對方,在使者呼隗聽來,更是屈辱!
想他們大匈奴,縱橫草原以來,西驅月氏、烏孫,控西域諸國,曾經還東制烏桓、鮮卑。
一百多年的輝煌。
從來都是他部送女子給匈奴王庭,何曾有過匈奴王族送女人給他部?
奇恥大辱!提出者與被動接受者,都認為是羞辱,但宣室殿內的旁聽者與龍榻上的決策者,卻另有一套看法。
只見。
太學博士徐偃,猛然站出,大聲喝道:「蠻夷之女,豈能入漢家宮闈!」
好傢夥,一聲喝出,讓聽得懂漢話的右大都尉呼隗,眼皮狂跳,胸中的怒火極近噴涌而出!
但他這終究是無能狂怒,連顯露都不敢。
大殿內對匈奴的鄙夷卻仍在持續,徐偃話音剛落,又有大臣站出,張口閉口都是:「蠻夷!」
「斷然不可!」
「萬萬不可,絕對不行!」
劉據的一番話,愣是惹出了群情激奮,這場風波完全就是對事不對人了。
漢家皇室,納一個匈奴女子,即便為妾,士大夫也是斷然不能接受的,原因很簡單——
血統論。
身為中原禮儀之邦,看待周邊四方,是帶著絕對優越、高人一等的心思,去鄙夷他們的。
在現如今的大漢朝,此類觀念尤為嚴重。
倒不是說跟隨劉徹打打打,打完一圈剛猛后,臣子才有的這個觀念,此類觀念,早已有之!
而且時間越往前推,越嚴重。
反倒是後世,經過多次……民族大融合,血統、地緣歧視,才沒有像如今這般極端。
就比如劉據提出的:異族上貢女子,添入漢家宮室。
唐朝時。
唐玄宗李隆基便有一位妃子,叫做:曹野那姬,還為唐玄宗生下一個公主。
曹野那姬,出身昭武九姓。
別看昭武、昭武,很像一個漢家名字,實則不然,唐朝時期的『昭武』兩字來源,源自河西走廊的一座城。
昭武城。
而這座城池,還有一個名字:渾邪王城!
沒錯,就是霍去病曾經去光顧過的那座城池,此城是月氏人修建,匈奴人將月氏人趕走後霸佔。
而背井離鄉的月氏人,為了紀念故土,皆氏昭武,方才形成了唐朝時期,定居中亞的昭武九姓。
簡而言之。
唐玄宗納了一個月氏人為妃子……
唐朝有此類按例,明朝也有,朱元璋收高麗韓妃,生下含山公主。
若從劉據的角度去看,由匈奴上貢女子,納入宮中,是既得名、又得利的好事情。
縱然不知李隆基、朱元璋的例子,仔細想想,也並非不能接受。
然而。
大漢的臣子們,真接受不了!
東方朔、王衡等人在遲疑,路博德、李敢等人在錯愕,皇帝在擰眉,一群博士、大夫在瘋狂反對。
便是這樣一個群情激憤之際,劉據看似孤立無援之際,有一個人,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率先站出來力挺太子!那人不是太子黨,而是帝黨。
「陛下,臣以為太子之策可行!」大司農桑弘羊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他繃緊臉頰,大聲道。
很顯然。
桑弘羊在內心深處,也排斥匈奴女入宮闈,他認為自己做得不對,還十分清楚,自己站出來會面臨什麼……
「桑弘羊!」
不出所料的,反應最激烈的博士徐偃直呼其名,怒斥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老夫羞與你同殿為臣!」
太子罵不得,臣子還罵不得嗎?徐偃打頭,一眾老學究緊隨其後,唾沫星子四濺,一向以吵架著稱的車騎將軍李廣,此刻見了這陣仗,都想退避三舍。
只是。
你們罵歸你們罵,等一群老傢伙罵累了,喘口氣的機會,桑弘羊抹了把臉,神情一動不動,嘴裡仍說道:「臣以為,太子計策可行,匈奴女子雖粗鄙,但收入宮中讓其做一姬妾,也是可行的。」
「可行你*****!」
有臣子失了體面,破口大罵,有某位罵街將軍的三分火力了……
眾人怒目而視,桑弘羊卻無動於衷。
說實話。
作為方略的提出者,劉據都有些詫異,東方朔等人更詫異,心說:『我們還沒力挺太子,你桑弘羊就衝鋒陷陣?』
『是來砸飯碗的,還是你也要投效太子宮?』
都不是。
桑弘羊的出發點非常簡單直接,太子有一句話說到了這位大司農的心坎上:
匈奴人上貢公主,也應當進貢財物,如此一來,可補一補國庫財政……
補財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