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第229章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林楓把小車車開到田邊上,跟教授打過招呼。
在徵得他們的同意后,問那群大學生:
「你們要試試嗎?會開碰碰車的就行。」
大學生們:!!!還有這種好事?!「我來,我來!」陳一凡立馬報名。
而柏文韜也不甘落後。
但李教授卻是一馬當先,直接坐到了小車車上,問林楓:「小林,這咋操作的?你跟我說一下。」
大學生們:教授是什麼時候上去的?
身為教授,不講武德。
林楓:……
他有些無奈,但還是盡心盡責的給教授解釋它的用法。
「這裡是方向盤,控制方向的。」
「腳下和開車差不多,右邊是油門和剎車,但是左腳是控制刀片的。」
「車上面還有大屏,可以選擇是小麥,大麥或者是水稻等功能。」
「這塊,我已經調好了。」
李教授試驗了一下,發現是真的很簡單。
於是,他立馬就開著小車車,到旁邊的田裡面去試驗新的農具了。
看到陸教授和薛教授也是一臉感興趣的模樣。
林楓就知道,他們等會兒一定也會去試試。
學生們人微言輕,只能往後面排。
等他們的教授玩夠了,不是干夠了,才能上手。
但薛教授比起去親身嘗試,他更感興趣的是。
這個小車竟然能適用這麼多種農作物?林楓撓了撓頭,說:
「可能是因為它只能起到一個切割作用吧?」
沒有脫粒,粉碎等功能,可不是能適用很多種農作物。
薛教授一想,也對。
這個小車,看著高大上,其實就和鐮刀的作用差不多。
他繼續問:「那你脫粒咋辦?」
林楓嘿嘿一笑,說:「我還有個脫粒機,正準備回家拿呢。」
薛教授點點頭,說:「行,那你回去拿吧,這兒有我們幫你看著。」
看李教授轉的差不多了,薛教授趕緊往田裡面走。
下一個該輪到他了。
剛剛他還看到了玉米的選項,收玉米的時候一定仔細體會下,有啥差距。
林楓看著格外積極的老教授們,只能對等在田邊上的學生們聳聳肩。
沒辦法,誰能拒絕新玩具呢?
老教授也不行。
什麼叫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這就是了。
系統里抽到的脫粒機也是多功能脫粒機,但是有兩台。
一台是供小麥水稻這樣的作物使用的,一台是為玉米大豆的等作物準備的。
一台小小的脫粒機,也帶著履帶。
主打的就是一個,哪裡想用就開到哪裡。
大學生們此時已經自主的進到田裡,把割下來的小麥往田邊上堆。
看到林楓這台新來的小車車都驚呆了。
柏文韜抱著一大捆小麥,嘴裡喃喃自語道:
「等會兒,我得問問林哥,這玩意兒再哪買的,我也想要一套。」
他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好不好?
什麼手辦,什麼汽車模型,有這種東西好玩嗎?
不但好玩,還能用。
買了也不怕挨罵。他旁邊的馬哲斌,看了柏文韜一眼,沒說話。
柏哥家裡有錢,買這機器就和買玩具一樣。
但對他來說,還是聯合收割機更加實用一點。
就算沒錢雇大卡車,配合三蹦子也能運糧。
有買這些小東西的錢,直接拿著補助去買一台收割機。
自己家的地收完了,還能去村裡面賺個零花錢,那多合算?但試試還是想試試的。
畢竟,這種既新奇又好玩的農具,估計他也只能在林哥家見到了。
林楓把它在大田邊上停好,先在屏幕上面點動幾下,找到小麥選項。
然後在出口處套上袋子,一切準備就緒。
現在只要在入口處放上麥穗,機器就能把上面的麥粒打掉,通過機器進入到下面的口袋中。
然後人只需要把手裡剩餘的秸秤,扔到一邊就行,再換一把就行。
如果麥子堆的好,直接坐著干也不是不行。
因為對於新玩具的好奇,不管是林楓還是學生們,都乾的都可起勁了。
沒一會兒,李教授他們也走了過來幫忙。
收割機則傳遞給了機智的,早已經等在一邊的柏文韜。
「先打這一畝,來個人去把咱們的稱給推過來。」
李教授吩咐道,「看看你們林哥家的一畝地,產出到底是多少。」
他話音剛落,立馬就有兩個人,朝著服務站的方向跑去。
李教授和薛教授他們則蹲下身子,親自查看從機器里出來的麥子。
金黃色的麥粒,顆顆都是飽滿又圓潤。
光是從長相上來看,就是非常討人喜歡的樣子。
而且,基本沒有什麼秸和碎沫,很乾凈。
「你們看看,這一穗麥子,基本都是顆顆飽滿的,癟粒啥的基本沒有。」
李教授看了半天,直接從旁邊拿過來一枝還沒被打穀機摧殘的小麥。
用他自己布滿老繭的手,輕輕一抬再一搓,呼口氣。
手心裡就是一小把跟袋子里質量一樣的麥子。
陸教授看了好幾眼,問:「這是熊蜂的原因嗎?」
李教授搖搖頭,「我覺得麥子本身的原因更大一點。」
「說是熊蜂,其實林楓家的熊蜂,難道沒去過咱們那邊的田裡么?也不可能的。」
十幾個人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一畝地的麥子,就被裝袋完成脫粒。
接下來就到了激動人心的,上稱環節。
李教授看了看那邊的袋子,估摸著說:「至少1500斤。」
陸教授和薛教授臉色一凝,問:「真的能有這麼多嗎?」
1500斤是什麼概念?年景不好的時候,小麥出產三五百斤是常事。
要是每畝地產量能達到800到1000斤,那得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才能達到。
1200斤以上,那更是鳳毛麟角。
偶爾出那麼一畝,農戶嘴都能笑歪了。
16年創下1600斤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如果林楓家的小麥畝產在1500斤,那麼……
幾個教授對視一眼,心裡的想法都差不多。
一袋一袋上稱,一個數據一個數據累積。
「卧槽!這已經700了吧?」
馬哲斌心裡盤算了一下。
「嗯,715,還沒稱完呢。」
負責記錄和計算的同學,使勁的點點頭。
「現在就715了,等稱完還不得破紀錄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