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陪葬寶物:歷代帝王陵墓中的鎮墓文物(14)
為了紀念成吉思汗,人們為成吉思汗建立了陵園,現存的成吉思汗陵園在伊金霍洛旗,只是一個衣冠冢,由於陵園由八間白色的建築構成,號稱「八白室」。***成吉思汗陵園坐北朝南,殿宇飛檐,金碧輝煌。先是成吉思汗騎馬銅雕和古色古香的門牌坊。主體建築陵宮由正殿、後殿、東西殿和東西過廳6部分組成。跨上99級台階,便是天驕的陵寢,主體建築是由仿元代城樓式的門庭和3個相連的蒙古包式大殿組成。大殿分為正殿、東殿、西殿、東西走廊和後殿六部分。正殿高達26米,東殿和西殿高達23米,後殿和東西走廊高為20米。大殿的兩側是新建的蘇力定祭壇和商更翰爾閣白宮。整個建築具有蒙古民族傳統建築藝術風格,顯得雍容大方,分外壯觀。大殿內繪有大型彩色壁畫,形象地描繪了成吉思汗番茄的一生與元帝國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其時的風土人。
「八白室」原來是八座白色的氈帳,是後來的蒙古人為了祭祀成吉思汗而為他建立的一座馬背上的陵園。氈帳里供奉著成吉思汗的遺像,象徵著墓地。這樣的陵園既便於遷移,也便於祭祀,很符合游牧民族到處遷徙的特點。「八白室」曾遷移多處,最後遷到鄂爾多斯高原的伊金霍洛旗,蒙古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向來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很少製作和保存貴重的物件,一生征戰的成吉思汗也不例外。他一生之中並沒有給後世留下太多遺物,幾乎所有的遺物都被收藏在「八白室」中。而歷經幾百年的風霜之後,「八白室」中僅餘一件與成吉思汗生前輝煌的武功相關聯的歷史原物,那就是鎦金馬鞍(成吉思汗的長弓於「文革」期間遭到破壞,如今的弓箭為複製品),所以顯得彌足珍貴。
鎦金馬鞍是成吉思汗生前所乘騎的馬鞍原物。鎦金馬鞍由純銀製成,前後鏤空雕刻了精美的花紋,外包黃金。鞍座旁配有兩隻馬蹬,三件組成一套。是供奉在成吉思汗陵「八白室」之一的「吉勞(鞍轡)白宮」中的一件聖物,關於鎦金馬鞍還有一個傳說。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準備對金國動戰爭。戰前,成吉思汗讓手下將他的金馬鞍丟在營地的路上,並關注過路士兵對這個金馬鞍的反應。他下令說,但凡經過金馬鞍的士兵,不論撿與不撿一律抓起來,等待問話。結果有三個士兵路過金馬鞍,卻沒有一個人去撿它。成吉思汗問他們為什麼不撿起這個貴重的馬鞍。第一個士兵說:「大汗教導不準拿別人的東西,否則要被殺頭」;第二個士兵說:「拿別人的東西可恥」;第三個士兵則說:「只有立了戰功的人才能獲得可汗賞賜的馬鞍,我要到戰場上立功,去贏得屬於自己的金馬鞍」。成吉思汗聽后非常高興,也堅定了進攻金國的信心。果然,蒙古軍很快就勢如破竹地攻下了金國。
或許,偉大的靈魂總是伴隨著不朽的傳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身上隱藏著太多謎團,而這些謎又更加反襯出他勇武的一生和千秋偉業。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仍在守護著草原上的英雄,而雕刻精美的鎦金馬鞍將永遠向後人展示他的主人昔日的雄風英姿。如今的人們彷彿仍能從這個馬鞍上,聽到當年征戰四方的馬蹄聲和戰鼓聲,看到成吉思汗叱吒風雲的一生,以及他用鐵騎踏出的那個強悍帝國。
昂貴的行頭:明定陵金絲翼善冠和鳳冠
在中國歷史上,明神宗朱翊鈞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皇帝。他6歲繼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前10年,大學士張居正輔助神宗處理政事,社會經濟展較好。神宗20歲時,張居正逝世,神宗開始親政,有一段時間還能勤於政務,後期因種種原因而「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近30年。
朱翊鈞雖然「懶惰」,不理朝政,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他並不算一個真正的皇帝,但是他的陵墓卻毫不遜色,陪葬品中亦有不少絕世珍寶。朱翊鈞1620年去世后與兩位皇后合葬在北京大峪山東麓的定陵。1956年~1957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對地下玄宮進行了掘,這次掘,共出土了各類器物2600多件,其中有金器、銀器、玉器、珠寶、金冠、鳳冠兗服、百子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