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命的真理(中)(2)
作為大思想家,蘇格拉底的可敬之處在於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因為他的注意力是在對永恆的思考,而不在對永恆的描述。***什麼是永恆?就是柏拉圖所說的「不可說」,是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無」,以及中國禪學中所謂的一切都在「當下」。如果死亡是「離開人類」的意思,那麼永恆也是一種死亡,它們的區別在於「離開人類」並非是最終的,因為人和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無法擁有永恆的體驗。而與有限的生命體驗所不同的是,永恆將是無止境的,沒有時間的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講,永恆也是一種死亡。宗教的出現給信仰它的人們帶來了希望,讓人們認識到了生命永恆的道理。基督教所說的個人生命永存,把最具死亡性的東西——人的生命推到了與日月同輝,與宇宙永存的地位。
從歷史上說,宗教教信仰給那些知道其世界註定要滅亡的人帶來了希望,這實在是一種超越希望的希望,因為宗教要求他們只要虔誠的信仰,就能保證一種他們從不敢奢望的永恆性。因為亞當的錯誤,導致了人類喪失了個人生命的不死性,而現在通過耶穌基督重新得到了可能一直持久的生命,不過,這一生命會因人的罪惡導致再次喪失。地球上的生命也許是永恆生命的第一個和最糟糕的階段,它仍然是生命;沒有將在死亡中終結的這一生命,就不存在永恆的生命。只有當個人生命的不死性成為西方人的中心信條,即只有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地球上的生命也才成為人的至善——一這看來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
「我時常感到有一種聲音在召喚我,每當這種聲音降臨時,它總是勸阻我不要做我打算做的事。」(《蘇格拉底的最後日子》,p64)蘇格拉底曾和達摩一樣,坐在洞穴的深處。忽然有一天他豁然頓悟,並聽到了神的召喚,於是他就成了第一個見到光明,逃離洞穴的人,看到了真實的世界。蘇格拉底獲得第二視力,神諭說「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而蘇格拉底則謙卑地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並決定要用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去證實神諭的那一刻,他引起了雅典人的怨毒和忌恨。最終殺死了最值得他們引以為榮的精神巨子。
同樣,彼拉多在釘死耶穌前「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承當吧。眾人都回答說,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mat27:24、27:25)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樣的場景,當五百人會議的大多數人都喧囂、叫嚷著:「鳩死蘇格拉底!」的時候,他的學生柏拉圖(plato)感受到了怎樣一種深層的震動和悲哀,蘇格拉底的死給後世的人們留下多麼的心理陰影,「他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