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類要信仰大自然(上)(1)
裹屍布如果是偽造的,那麼這個偽造者的本身,著實超出科學家的想象之外。***那麼,裹屍布上的影像到底是不是耶穌的呢?至今困擾著科學家的還有以下幾個問題:如果裹屍布上的圖像是由焦痕形成的,那麼要有怎樣的燒燙技術才能繪製出這樣一幅圖像呢?裹屍布上的圖像是立體的,但古代人類是否已掌握立體成形技術?而最重要的是,歷史上的耶穌屍布真的存在嗎?
純粹意義上的宗教在現在的人類社會是極其罕見的,如蘇格拉底般認為「越窮越接近神」的虔誠的信徒更是後無來者。蘇格拉底為什麼要說人需要的越少越接近神呢?這並不是蘇格拉底的人生感悟,也不是蘇格拉底的知識的體現,而是他與生俱來的智慧。也就是說,這種觀點是神賦予他的,也可稱之為天賦的觀點。神對物質是無欲無求的,可神卻用物質來考驗人,也只有擺脫了物質羈絆的人,就像釋迦牟尼那樣才可以使自己的靈魂得道成佛,到達那個無須物質的智慧的、永生的世界。在這裡,我所談到的宗教意義上的信仰也許在今人看來是「愚昧」和「迷信」的,那麼,我這裡就重點談宗教信仰,就是宗教式的信仰,讓我來把上帝轉化為自然,從這個角度來談談人為什麼需要宗教信仰。
宗教的基礎是人的信賴感,而這種信賴感也就是無神論者們所說的「精神寄託(placeonspirit)」的依賴感(senseofdependence)的對象,就是人自己感覺到需要依靠的某種東西。在我看來這種東西是支撐著生命的意義的,它不是某個確切的物質或者某個人,如果再具體點解釋這種依賴的對象,那就是被人視作具有生命、意志和偉大能力的對象,也就是宗教的最初原始的對象——自然。
純粹意義上的宗教是篤信神的存在的,信仰天地萬物有一個具有生命和意志以及偉大能力的某個對象所主宰的,在宗教觀念里那就是無所不能的上帝。而宗教在現在的人類社會裡更像是一種可有可無的精神上的寄託,被視為一種不信無所謂,信了也不虧的附加活動。當然,在世界各地都有宗教信仰,已經成為一種民族傳統文化,或者固有的、必須遵守的風俗。很多人都是從來到這個世上的那天起就被打上了宗教教徒的印記,也就是說,他一出生就是某個宗教的教徒。比如說在基督徒家庭,父母是基督徒,他們的孩子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基督徒。這種宗教更像是一種形式。真正的宗教對於人的關係就像光明對於眼睛、空氣對於肺那樣密切。人是必須依靠自然的,而自然在宗教而就是上帝所造,人就必須進入宗教,信仰造物主,也這種信仰就是所謂的對自然和上帝的依賴性。而這種依賴性在現實意義中也存在於動物和野蠻人、無信仰的人中的,因為他們也依賴自然而生存,他們的依賴性是不自省、不自覺的。
我所說的是信仰具有宗教意義上的信仰,但並不同於宗教者所認為的教義上的信仰。當然,宗教意義上的信仰是信仰升華之後的更高境界的信仰,而我所說的信仰就是人要對自己所依賴的自然的信仰。人的存在依靠自然;而人的存在和生命所依靠的那個東西,對於純粹的宗教信仰的人說就是上帝。宗教信仰的人超越了現實中所依賴的一切物質和生物,不再像信仰上帝那樣信仰和崇拜自然,而是信仰和崇拜創造自然萬物一切的上帝。他們跳過了與他們現實最近的自然,而直接去信仰自然的造物主,所以他們以為自己的存在並非是依靠自然,而是依靠一個創造自然並異於自然的上帝。但是,這種純粹的宗教信仰在自私、貪婪的人那裡只會變成自我崇拜,他可以以自己的身價高低來決定上帝或諸神的身價的高低。所以,我不打算跳過距離我們現實最近的自然,因為跳過上帝所造的自然而直接去信仰和崇拜上帝,就會輕視自然,輕視自然就會破壞自然,並且還不承認自己的過錯,甚至還會上帝的名義來掠奪和破壞——他們會說這是上帝為人類所創造的,就是供人類消受的。而我們更應該信仰自然,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與自然和諧共存,當我們惹怒了自然的時候,先懲罰我們的也許不是上帝,而是上帝所創造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