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辭官回鄉
展鵬對自己這半個徒弟非常了解。
他一開口,展鵬就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展鵬沒有想到,小皇帝竟然對皇後有這麼大成見。
看來自己這個做師父的,改天要私下和他好好談談了。
「陛下,今日皇后喚臣過來,是要商量為陛下另立妃子的事情。」
展鵬話音剛落,小皇帝就不可思議的看向皇后。
皇後趙氏何等的聰明,立刻順著展鵬的話頭說道:
「妾身唯恐對陛下伺候不周,今日特把上柱國請來,商量為陛下立妃之事。」
小皇帝見皇后親口承認,心中不由閃過一絲愧疚。
想想自己自從大婚後,就一直對這位皇后不冷不熱,不僅至今尚未行房,就連見面都屈指可數。
任誰受了這般冷遇,心中都會難免心生怨懟。
可是沒想到皇后不但不記恨自己,反倒處處為自己著想。
想到這,小皇帝不僅對這位趙皇后的看法,大為改觀。
一旁展鵬見狀,也適時的開口說道:
「皇後娘娘賢良淑德,母儀天下。她時時刻刻能為陛下著想,是天下少有的賢妻良母。」
小皇帝此時心裡已經樂開了花,只是一個勁的點頭傻笑,這讓皇后看在眼裡,心中忍不住一陣厭煩。
展鵬覺得有些話,有必要和小皇帝當面講清楚,便沖小皇帝說道:
「陛下,臣有些話想要和您單獨一敘。」
皇后見狀,立刻起身說道:
「妾身正好想要去御花園逛逛,國公大人和陛下在此安坐,妾身失陪了。」
說罷,皇后便起身離開,頓時房間內只剩下小皇帝和展鵬。
等皇后一走,展鵬這才繼續開口道:
「陛下,最近外面有些風言風語,說您最近老是往宮外跑,而且還經常夜不歸宿。」
「我當時聽了非常生氣,立刻沖那傳言之人教訓道。」
「當今皇上乃是真龍天子,其德配天地,明貫乾坤,豈是爾等小人可以惡意誹謗造謠的。」
「陛下,您說,這些人枉顧是非,編竄謠言是不是罪大惡極?」
小皇帝一聽,立刻尷尬的點了點頭。
展鵬繼續說道:
「臣思來想去,為了堵住這些人的嘴,只能儘快把蘇靈兒接到了宮裡來。」
「所以,今天皇后找臣商量立妃的事情,臣立刻就同意了下來。」
「此事未能提前請示陛下,還請陛下責罰。」
小皇帝本來聽到蘇靈兒的名字,心裡咯噔一跳,可是當他聽完後半句,懸著的心,又放了下來。
他還巴不得把蘇靈兒接進宮裡來呢,又怎麼會怪罪展鵬。
聞言,小皇帝立刻表示道:
「國公大人忠心為國,其心天地可鑒,日月可照。朕感激還來不及呢,又怎麼會怪罪。」
展鵬聞言,這才把話頭一轉,轉移到了正題上。
「陛下,有些事,本不是我這個當臣子的該說的。」
「可是,陛下年輕,先皇又去的早。我若不說,只怕無人敢提。」
「陛下,皇后乃是一國之母,她本人又是賢良淑德,就算蘇靈兒立了妃子,您也不能冷落了她。」
「正所謂家和國安。您和皇后之間若出現嫌隙,只怕整個國家,都不得安寧。」
展鵬是真心為了小皇帝好,這番話說的也是發自肺腑。
小皇帝聽完,立刻當著展鵬的面保證,以後一定不會冷落了皇后。
就這樣,那蘇靈兒第二天就被接到了後宮。
然後皇帝發下聖旨,正式冊封蘇靈兒為貴妃。
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到這,也就告一段落了。
哪曾想,司馬相如第三天就直接單槍匹馬來到了皇宮。
他當著小皇帝的面直言進諫,說冊封蘇靈兒之事不合祖制,要求皇帝立刻撤回冊封,並把蘇靈兒趕出宮外。
司馬相如此舉,算是徹底把小皇帝給惹毛了。
小皇帝當初相中了蘇靈兒,就是司馬相如帶頭阻撓的。
如今他好不容易把自己喜歡的女人接進宮來,這個老頭又跑來鬧。
小皇帝覺得,司馬相如這個老東西,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氣歸氣,但是小皇帝又拿他無可奈何。
司馬相如前後侍奉過三個皇帝,在他太祖爺活著那會兒,人家就給太祖爺起草詔書。是名副其實的三朝老臣。
而且當初自己的父皇被妖僧殘害時,司馬相如自始至終都未曾背叛先皇。
當時他雖然還小,但是一切也都看在眼裡。
如今他雖然恨極了這個司馬相如,但頂多就是呵斥幾句,甚至連重一點的話,他都不敢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眼見司馬相如跪在地上不起,小皇帝扔下一句「那你就跪著吧。」,轉頭就消失在大殿。
很快,宮裡發生的事情就傳了出去。
大臣們收到消息,紛紛跑到宮裡勸說司馬相如。
就連吳求賢也坐在司馬相如旁邊,苦口婆心的勸了半天。
可是無論別人怎麼勸,司馬相如就是打死也不起來。
要知道,這小老頭可是六十歲的人了。
要是真讓他這樣跪下去,弄不好,就得跪死在這裡。
眾人無奈之下,又跑去求皇帝,讓小皇帝看在司馬相如的功勞上,饒他一次。
小皇帝一聽這話更生氣了。
「是朕不饒他嗎?分明是他不饒朕!你們讓他趕緊走,我一眼都不想多看他。」
皇帝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眾人知道再說,也沒用了。
眼見事情愈演愈烈,吳求賢只能去找展鵬。
展鵬聽完事情的始末,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告訴吳求賢,讓皇帝立蘇靈兒為妃這事,是他向陛下提議的。
說完之後,展鵬便不再說話。
他相信,以吳求賢的聰明才智,定然明白,此事已經沒有半點轉圜的餘地了。
吳求賢神情落寞的離開了國公府,駕著馬車回到了皇宮。
此刻,司馬相如那略顯單薄的身軀已在宮門前那塊冰冷刺骨的石板上整整跪了一整天。
長時間保持著跪地姿勢的他,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搖晃起來,彷彿下一秒就會徹底倒下,這顯然昭示著他已然到達了體力與精神所能承受的極限。
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匆匆趕來——原來是吳求賢。
只見他神色凝重地走到司馬相如身旁,先是警惕地環顧四周,隨後揮手示意周圍那些圍觀的人們速速散去。
待人群散盡后,吳求賢俯下身去,湊近司馬相如的耳畔,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說了幾句旁人無法聽清的話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聽完吳求賢所言之後,司馬相如那原本蒼白如紙的臉上竟然緩緩浮現出一抹苦澀至極的笑容。
緊接著,他顫抖著抬起雙手,艱難而又緩慢地將頭上那頂象徵著身份與地位的官帽摘下,並輕輕地放置在了身下那同樣冰冷的石板之上。
做完這一切,司馬相如深吸一口氣,像是用盡全身最後一絲力氣般,猛地朝著陛下寢宮所在的方向重重地磕起頭來。每一次磕頭都伴隨著沉悶的聲響,彷彿他要把心中所有的不甘和無奈都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給遠在寢宮內的陛下。
終於,司馬相如停下了磕頭的動作,他用沙啞且帶著些許哭腔的嗓音大聲喊道:
「啟奏陛下!微臣司馬相如,如今已是風燭殘年、年老力衰之軀。今日斗膽在此向陛下懇請辭去官職,回歸故鄉頤養天年。還望陛下能夠體恤老臣這一生對朝廷的耿耿忠心,恩准微臣所請啊!」
話畢,司馬相如那微微彎曲的身子依舊保持著伏地叩頭的姿態,一動不動。
而他的這番舉動過後,整個宮門附近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唯有那陣陣寒風呼嘯而過的聲音在空中回蕩。
足足過了半刻鐘后,大太監這才從宮裡小步跑出,對司馬相如說道:
「朕,准了。」
司馬相如聽到這句話后,只覺得身體內有一股無形的力量驟然消散,彷彿一直壓在心頭的千斤重擔瞬間被卸下一般。他那緊繃著的神經也隨之放鬆開來,整個人像是被抽走了筋骨似的,一下子變得綿軟無力。
只見他雙膝跪地,以頭觸地,發出「砰砰」的聲響,以此來表達自己對聖上隆恩的感激之情。
待行完大禮之後,司馬相如在吳求賢小心翼翼地攙扶下起立,但雙腿仍有些發軟,只能勉強支撐著身體。隨後,他緩緩轉過身去,獨自朝著宮門的方向邁出腳步。
此刻,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於夜空之中,清冷的月光如水銀瀉地般灑落在司馬相如那張略顯憔悴的面龐之上。
他微微仰起頭,凝視著頭頂上方那輪散發著幽冷光芒的明月,往昔的種種回憶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一幕又一幕的場景在他的眼前不斷閃現,猶如正在播放的一部老舊電影。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已是次日清晨。司馬相如早早地便收拾好了行囊,帶著一家老小趁著黎明前的黑暗,悄悄地離開了京城。
他們輕車簡從,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而當朝廷中的諸位大臣們得到消息匆忙趕來城門之時,卻發現早已不見了司馬相如及其家眷所乘馬車的蹤影。
自此以後,這位曾經權傾朝野、歷經三朝風雨的元老重臣——司馬相如,以及身為白鷺國當朝宰相的他,就這樣徹底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永遠告別了充滿權謀與爭鬥的政治舞台。
展鵬自始至終,都沒有勸過司馬相如一句。
因為在他看來,這條路,是司馬相如自己選的,也算是他最好的歸宿。
司馬相如離開京城之後,小皇帝便找到展鵬,向他詢問宰相的繼任人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展鵬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向皇帝舉薦了吳求賢。
無論是資歷,還是功勞,吳求賢出任宰相一職,都是綽綽有餘。
而且吳求賢這個人性格溫和,處事圓滑。
由他來主持政務,朝廷一定不會出大亂子。
小皇帝對此倒是沒有任何異議,但是吳求賢本來就是戶部的尚書,若是他出任宰相,那誰來管戶部呢?
展鵬對此早有考慮。
他認為戶部的差事,應該由皇后的父親,也就是原禮部大臣趙潔出任。
這樣一來,一是可以彰顯皇帝恩寵。
二來,戶部作為六部最重要的一環,交由自己的老丈人管理,小皇帝也盡可以放心。
果然,小皇帝很快就宣布,由吳求賢出任宰相一職,而他原先掌管的戶部,則交由皇后的父親趙潔出任。
在之後的立妃宴上,小皇帝毫不掩飾的當著群臣以及皇后的面告訴大家,宰相和戶部尚書的人選,都是自己的師父,也就是展鵬推薦的。
這讓眾臣再次意識到,展鵬這個上柱國,在朝廷中的權勢,到底有多大。
而作為新官上任的趙潔和吳求賢,心裡自然對展鵬感激不已。
特別是皇後趙氏,幾次三番邀請展鵬來坤寧宮,要當面感謝展鵬,卻被展鵬給拒絕了。
展鵬雖然對男女之事不懂,可是他總覺得皇后看他的眼神怪怪的,讓他有種。。。有種痒痒的感覺。
就這樣,司馬相如走後沒有一個月,整個朝堂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官場就是這樣,任你曾經權眼通天,風光無限。只要失去了權勢,轉瞬便會被人遺忘在腦後。
兩個月後,司馬相如終於回到了故鄉濟州省臨泉縣。
他回鄉之後第一站,便是去泗水鎮拜訪了自己的恩師展昭。
這次,是兩人時隔二十三年,再一次見面。
司馬相如看著精神矍鑠,神采奕奕的展昭,差點沒驚掉下巴。
自己這個師父怎麼看上去比自己還要年輕?
而展昭對此的解釋,是因為自己遠離紛爭,又常年修習養生秘術,所以才會看上去如此年輕。
司馬相如對此深信不已,畢竟展鵬的功夫,都是自己師父教的,師父要有什麼養生秘術,那是一點也不奇怪。
師徒兩人再次坐到當年那座書房內,司馬相如把這二十多年發生的事情仔仔細細的講給了自己的師父。
展昭聽罷,反而對司馬相如開解道:
「人世無常,大起大落乃常有之事。你起於微末,能在朝堂大展拳腳完成自己的理想,已經比絕大多數人要幸運了。如今年邁歸鄉,在此含飴弄孫,頤養天年,豈不是美哉。」
司馬相如聽完,心中僅存的那點遺憾也散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