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提爾皮茨戰略的缺陷(1)
英國海軍思想家約翰·科隆布曾說:「國防問題的重點並非步槍的品質,而是國力的分配和組織能否配合國家目標。***」英美等國為保持海權,早已通過國會立法的形式保證國內資源支持海軍建設和保持國家的海上力量。提爾皮茨效仿英美這一做法,也採取向國會提出海軍擴充法案的方式,使得展大海軍成為德國國策。這看起來十分必要,但是,英德有著天然的巨大差別,那就是德國位於歐洲腹地,四面環敵,而英國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所以英國只需要傾注全力維持強大的海軍,本土自然安全,而德國必須要同時保持陸權和海權,那就必須要保持陸軍優勢和相當規模的海軍,在資源財力有限的況下,這不但難以做到,而且會形成兩面都做、兩面都不能取得絕對優勢的局面。如前所述,英國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一面以海軍軍備競賽吸引德國把寶貴的資源投向海軍,一面假借法俄之手從陸地向德國施壓,所以德國未開戰就已經兩面臨敵。
提爾皮茨作為海軍展的規劃者是成功的,但作為大戰略家就是失敗者了,甚至可以說,他也從未真正指揮過海軍——儘管深得威廉二世賞識和支持,但他本人從未被賦予實施德國海洋戰略的職責,也從未真正領導過德國海軍,而且也沒有參與重大的戰略決策和作戰計劃的制訂,甚至都沒有直接指揮過海上戰役。
在俾斯麥時期,德國政府的政治架構幾乎可以說是「一臣制」,即只有宰相這一個大臣,沒有內閣,只有在宰相領導下的一群國務秘書。在歷史書中,經常可見將提爾皮茨稱之為是領導整個海軍事務的海軍大臣,實際上,提爾皮茨的正式職務是帝國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其職責是負責帝國聯邦海軍事務,包含制定並管理海軍的建設和展規劃、組織海軍後勤補給,以及在帝國國會中代表海軍接受質詢和提出議案。德國海軍真正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帝國海軍內閣,其擁有人事安排、布條例和訓令等權力,腦與宰相一樣,只對皇帝負責,但提爾皮茨不在其列。
為加強海軍的作戰規劃,1899年在海軍司令部基礎上演變出來海軍參謀部(顯然是借鑒了德國陸軍參謀部的組織方式)。參謀部在平時只具有諮詢建議的職責,戰時負責出一切命令以及艦隊調動,其腦是海軍總參謀長。帝國海軍辦公室名義上是在海軍參謀部之上的組織機構,其實主要負責行政、與國會交往以及處理公共事務等,並非是海軍的領導和指揮中樞。1907年,公海艦隊組建后,艦隊司令成為帝國海軍的真正領導者和作戰指揮者。
總體看來,德國的海軍高層組織結構較為混亂,權力職責含糊不清,不過有一個始終不變的核心,那就是皇帝能駕馭和指揮一切,這樣的權力結構設置實際上也是為了保證皇權指揮軍權。所以,提爾皮茨始終也沒有進入德國海軍的指揮層,對海軍的作戰計劃和人事任免沒有任何權,因而,德國艦隊的展規劃與實際作戰計劃是相互脫離的——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德國海軍也沒有一個作戰計劃。
實際上,德皇威廉二世雖然是個大海軍主義者,但是也不是瘋狂、無理智的狂徒,他很清楚,德國海軍並不是英國的對手,所以並沒有與英國進行海上決戰的決心,因此,德國海軍根本不像德國陸軍那樣,早就制訂好了「施里芬計劃」——這很令人尷尬,作為世界第二大海軍,竟然連一個清晰的作戰計劃,甚至連作戰策略都沒有。德國艦隊就像是一個只知道不斷成長的人,但是卻沒有任何思想,甚至連肢體之間的協調配合都不夠好——德國海軍各部之間相互隔絕,水面艦隊從來也未曾認真考慮過與潛艇部隊協同作戰,所以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都看到德國水面艦隊與潛艇部隊都是各自為戰。
早在1915年5月,提爾皮茨已經預感到與英國艦隊的大戰可能會爆,但是整個海軍高層中只有他和公海艦隊司令英格諾爾上將主張制訂一個可行的作戰計劃,整個海軍對與強大的英國艦隊決戰毫無思想準備,海軍的核心仍然是消極避戰,躲在港內等待英國艦隊的「近岸封鎖」。事實上,提爾皮茨後來曾主張進攻戰略和無限制潛艇戰(儘管他的海軍規劃中潛艇只是充當配角),但是他不在海軍指揮層,得到的只是海軍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