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海軍軍備競賽(2)
建造「無畏」艦的成本是德國不得不考慮的——建造1艘「無畏」級戰艦的資金可以裝備2個陸軍師。英國有廣闊的殖民地和全球資源,可以有充足的財力建造「無畏」級戰艦;德國畢竟是剛剛統一不久的國家,尚處於資本積累階段,在資本方面是無法與英國同日而語的。
無論如何,英國的「無畏」號已經下水,德國就必須在陸權和海權之間做出抉擇。
最終,威廉二世還是決定繼續競賽。1907年時,7年前提出的第二個《海軍擴充法案》已接近完成,但德國展示出了競賽到底的決心:德國迅速修改了造艦計劃,提爾皮茨不得不在1907年提出第三個《海軍擴充法案》,後來在1908年又提出了第四個海軍擴充法案,德國迅速在威廉二世皇帝的督促下參照英國的「無畏」艦開始設計德國海軍自己的戰列艦。至於其他軍艦,由於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只是對1901年型的舊式戰列艦進行改造工作,加強裝甲防護。
從1907年開始,德國海軍向船廠出了「拿騷」級戰列艦訂單。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廠建造「拿騷」號,另外三艘分別由不萊梅的威塞爾船廠、斯德丁的伏爾甘船廠和基爾的日耳曼尼亞船廠建造。這4艘「拿騷」級服役后都編入第一戰列艦隊。
與「無畏」級不同的是,德國「拿騷」級戰列艦採用6座雙聯11英寸主炮,口徑雖然小於「無畏」號的12英寸,但是射速快,而且可以保證在每個船舷方向都有8門主炮同時射擊,這就在單位時間裡比「無畏」號的火力要強大。但「拿騷」級的不利之處也很明顯,德國人因為覺得新型大型蒸汽輪機還不夠成熟,因而「拿騷」級還是採用老式的三缸往複式蒸汽機。
1912年4月,德國再次提出了第五個海軍擴充法案,預計將建造41艘戰列艦、20艘裝甲巡洋艦、40艘輕巡洋艦、140艘驅逐艦和72艘潛艇。此次法案奠定了德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中堅力量。1908年,德國的艘「拿騷」級「拿騷」號下水。這時,提爾皮茨也給德國海軍提出了新要求——要利用德國在科技領域的強大,在主力艦質量上必須超過英國,以彌補在數量上的差距;對德國的前「無畏」艦進行現代化改造,使其巡航能力升級;完成先進火炮和火控系統裝備水面艦艇,提高攻擊能力;大力展魚雷攻擊艇,彌補重型艦隻數量不足的缺陷;設計建造遠洋潛艇,攻擊敵方海運線;大量派遣遠洋襲擊艦,分散敵方海軍兵力,使其顧此失彼等等……當年,德皇威廉二世也展示了不妥協的決心,宣布了大幅度追加海軍預算的決定:「不管英國喜歡與否,我們都將達到目的……」
除「拿騷」級外,德國公海艦隊還開始建造「赫爾戈蘭」級戰列艦。那是因為就在德國開始建造「拿騷」級的同時,德國人現英國人已經在建造安裝有343毫米巨炮的戰列艦,這讓德國人感到自己的280毫米主炮已經顯得火力微弱,於是決定在新建造的4艘戰列艦上安裝口徑為305毫米的主炮,同時為了增加戰艦的機動能力,在這一級戰列艦上安裝了大型推進系統,這使得這類戰列艦擁有3座煙囪。該級艦以德意志帝國的四個地區命名。
然而德國公海艦隊的真正核心是「愷撒」級戰列艦。「愷撒」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最大的主力艦,5艘「愷撒」級在一戰期間成為德國海軍戰鬥力量的核心,分別是「愷撒」號、「腓特烈大帝」號、「凱瑟林」號、「阿爾伯特國王」號和「路易特波爾德攝政王」號。「愷撒」級是第一級使用蒸汽輪機動力的德國戰列艦。
此外,德國公海艦隊還有「國王」級戰列艦。「國王」級戰列艦是第一級採用全部主炮沿中線布置方式的德國主力艦,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當舷側艦炮進行射擊時,可以保證每個方向都有10門主炮同時射擊。該級共有4艘。
「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是公海艦隊中另一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受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影響而採用380毫米口徑巨炮的戰列艦,但這級戰列艦仍然採用煤炭蒸汽輪機,因為德國認為如果採用當時先進的以油/煤混燒為動力或者燃油動力系統的話,當戰爭爆后,受英國控制的波斯灣和受俄國控制的巴庫都將斷絕對德國的石油供應,這必然會導致戰艦無法出航。「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共有4艘,即「巴伐利亞」號、「巴登」號、「符騰堡」號和「薩克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