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潛艇與魚雷(2)
1864年2月17日,「亨萊」號開始了第一次執行任務,目標是北方軍隊的「休斯敦」號輕巡洋艦。***晚9時,「亨萊」號終於靠近了「休斯敦」號,在距離10米后,「亨萊」號用一根竹竿將一枚水雷掛在了「休斯敦」號上,隨後,水雷爆炸,「休斯敦」號彈藥艙被引爆,導致了一連串爆炸,最終沉沒。但「亨萊」號也因行動過慢,結果在爆炸生后無法及時逃離,被「休斯敦」號沉沒時的下降水流帶進了深海,成了陪葬品。
顯而易見,在潛艇誕生后魚雷就成了它最佳的武器。在現代人眼中,魚雷是一種能在水中自動航行,自動尋找目標,以爆炸毀傷目標的武器,這種武器速度很快,而且較為隱蔽,威力強大,所以自它誕生后就一直令人畏懼。
魚雷最早起源自一種「撐桿雷」,顧名思義,這種雷實際上是把炸彈用長長的木杆固定在快艇艇,當這種小艇快速沖向敵艦並撞擊后就會爆炸。1864年,奧匈帝國海軍一名叫盧庇烏斯的艦長把一個空氣壓縮推進器與這種撞擊雷捆綁在一起,使得這種雷可以不依賴小艇而能夠獨自航行一段距離。但這種空氣壓縮機所能提供的動力很有限,因此這種魚雷的速度很低,航程也很短,並且由於沒有穩定系統,航向也難以控制,因而最終沒有被應用。
1866年,曾與盧庇烏斯一起研製魚雷的一名英國人羅伯特·懷特黑德在這枚魚雷的基礎上繼續研製,他仍然用壓縮空氣動機帶動單螺旋槳推進,但通過用液壓閥操縱魚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魚雷的航行深度。這枚魚雷的航速為11公里/小時,射程也只有180至640米,而且沒有控制魚雷航向的裝置。
與羅伯特·懷特黑德同期開始研製魚雷的還有俄國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基,1887年1月13,俄國艦艇在60米的距離上向土耳其2000噸的「因蒂巴赫」號通信船射魚雷,成功將其擊沉,這是人類海戰史上第一次用魚雷擊沉敵艦船。1899年,奧匈帝國的海軍製圖員路德格·奧布里將一個陀螺儀安裝在魚雷上,用來控制魚雷定向直航,這枚魚雷因而成了世界上第一枚控向魚雷。1904年,美國人e·w·布里斯明第一枚用瓦斯動機代替壓縮空氣動機的熱動力魚雷,這使得魚雷的航速提高至約65公里/小時,航程也達到2740米。
魚雷可以應用於實戰後就迅速成為一種主要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魚雷已經成為與艦炮同等重要的武器,這並非誇大其詞。在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達1153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89%;艦艇162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49%。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魚雷擊沉的運輸船總噸位達1366萬噸,占被擊沉運輸船總噸位的68%;艦艇達369艘,占被擊沉艦艇總數的38。5%。
1913年,德國率先研製出了潛艇專用柴油機,建造出柴油機-電動機潛艇,成為常規潛艇的典範動力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