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民黨的大陸歲月(3)(1)
雖有此種種變化,但國民黨並不想放棄一黨獨裁的基本政治模式。***所以,它雖未明,卻實際拒絕了中國**在1944年秋提出的「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政治主張,因為這一主張是對國民黨一黨獨裁**的徹底否定。抗戰勝利后,在國共的重慶談判中,中國**仍把反對一黨獨裁**、爭取民主政治作為談判的重要內容。
以後的歷史表明,這可能是歷史給國民黨提供的最後「一線生機」。然而,國民黨被抗戰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將這難得的歷史機遇白白丟掉。
1945年8月10日,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浴血抗戰,日本終於無條件投降。消息傳來,普天同慶。這是百餘年來,中華民族在大規模反侵略戰爭中第一次取得徹底勝利,而且,在抗戰期間,以英、美廢除對華不平等條約為先導,百餘年來列強強加在中國身上的不平等條約已基本廢除,租界已經收回,領事裁判權被廢除,被日本強佔半個世紀的台、澎列島即將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在聯合國任常任理事國,百年積弱的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五強」之一……這一切,不能不令人欣喜萬分,也不能不使國民政府、國民黨的威望突然高漲,達到多年未有的高度。抗戰勝利,確使國民黨得到一筆巨大的政治財富或曰政治資本。然而,就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國民黨的威望卻一落千丈,並就此埋下了幾年後失敗的禍根。何以至此,的確令人深思。
一切,都源於對「敵產」的接收。
日本的失敗,使國民黨突然面對一筆巨大的財富。按說,對敵產的接收,應是代表國民政府的軍政大員接管淪陷區敵偽政權全部政治、行政和軍事機關及一些敵偽所擁有的公、私產過程。具體說,要對工廠、公司、辦事處、倉庫、住宅等查封清點,查清財產有多少、屬誰、來源等,該沒收的沒收,該還原主的歸還原主。接收應有統一機構和嚴格的規章制度,但國民黨的接收卻是多頭齊下、互相爭奪乃至生衝突,誰先搶到就是誰的。
如1945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敵偽機關及資產接收委員會」,但10月又成立了「不動產處置委員會」和「敵偽侵佔平民工商企業處置委員會」。以後各種有關機構越來越多,如第三集團軍、海軍總司令部、國防部、經濟部、糧食部、上海市政府等都有自己的「辦事處」負責接收工作。各機構代表不同集團的利益,各有各的後台,根本無法統一。一些部門將敵產貼上封條,另一些部門來后撕下原封條,換上自己的封條。有時竟然架起機槍,武裝相向。在許多地方只能靠日、偽軍維持秩序,甚至誰只要有一兩桿槍,就可以軍管之名橫行,以搜捕賣國投敵分子為幌子,搶佔房產、強行抓人、「接收」各種財富。
在這種況下,本來就不健全的有關規章,實際上完全無人執行。如1945年8月底,國民政府行政院頒布法令,宣布一切由日偽政權登記、註冊的土地契約全都無效,但遲至一個月後才公布「清理敵有土地專門條例」。這一個月的空白期使許多「接收者」鯨吞大量土地,後來者自然也不甘心,致使這個專門條例只是一紙空文。
敵偽的許多財產其實是掠奪中國公民的私產,理應歸還原主,但「接收者」往往找出各種理由拒不歸還,甚至將其盜賣。金融穩定是經濟穩定的最重要方面,但許多接收大員卻正是金融投機的推手。日偽投降,使淪陷區使用的偽幣作廢,但中央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內向淪陷區投放大量法幣,所以一時還不能不繼續使用偽幣,而其「身價」自然大為貶值。不少接收大員隨身攜帶大量法幣進行黑市兌換,同時有關利益集團居然故意推遲確定法幣與偽幣的兌換率,以牟取更多非法暴利,加劇金融動蕩。
軍隊、海關、警察利用手中特權,以接收為名大橫財更是便利。湖南嶽陽是敵偽遺留物質最多的城市之一,國民黨某軍接收時將日軍所建不少工廠的機器全部變賣一空,每天黃昏宣布戒嚴,將各種變賣物資轉運到外地。安徽蕪湖警察局局長和下屬監守自盜,把倉庫內的大米賣到外地。當時白糖緊張,屬專賣物資,上海閘北警察局局長夥同他人將被查封的大量白糖偷偷賣掉。據統計,北平被接收的敵偽財產入庫率不到五分之一。全國況,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