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刨根問底(16)
於是,本該生在李恢和雍闓之間的戰鬥,變成了李恢和孟獲的遭遇戰:歷史上有名的「昆明保衛戰。
李恢屬於孤軍深入,孟獲迅速集結各部落軍隊,把李恢的部隊包圍在昆明一帶。
當時李恢的部隊只有孟獲的三分之一,又沒有諸葛亮軍的消息,於是李恢利用欺騙手段麻痹孟獲:「官軍的糧食吃完了,打算撤退。
我們中間有些人久離家鄉,如今得到機會回來,不想再返回北方,想與你們共同謀划大事,所以才坦誠相告」
孟獲相信了他的話,所以放鬆了守備。
李恢乘機出擊,一舉擊潰孟獲蠻軍,追趕殘部南至盤江、東到牂牁,終與諸葛亮勝利會師。
平南之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諸葛亮才想起參軍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
的計策,於是,開始關注孟獲其人。
《資治通鑒·卷七十》記載:「孟獲收闓餘眾以拒亮。
獲素為夷、漢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
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
』亮笑,縱使更戰。
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三國演義》中的「七擒孟獲」
故事的來源大概就是於此。
治理南疆,國之幹將。
整個平南之戰,李恢軍功最大,蜀漢朝廷乃封李恢為「漢興亭侯」
(漢興在今貴州興義附近)。
建興三年秋初,改益州郡為建寧郡,以李恢為太守,加安漢將軍,領交州刺史,移郡治到味縣(今曲靖)。
李恢統轄南中七郡,又直接掌握南中的中心地區建寧郡。
諸葛亮把治理南中的重任都交給李恢以後,才於是年冬回師成都。
從公元221年開始,直到231年去世,李恢在蜀漢南疆鎮守十年,東征西討,撲滅叛亂,揮了「國之長城」
的作用。
並將各地豪強遷往成都,遷移永昌濮民數千落於建寧、雲南兩郡之間,以展生產,大量徵收耕牛、戰馬、金銀、犀革,用來補充諸葛亮伐魏的軍資。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出師表》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
於是,帥軍北駐漢中,開始與曹魏爭衡。
這種形勢的形成,與李恢完成了安定南中的戰略任務是分不開的。
在以後的近四十年間,蜀漢南方相對平靜,也是李恢卓越政績之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