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結丹之險

第52章 結丹之險

大聖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

在那遙遠的西行之路上,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歷經無數艱難險阻。這一日,他們遭遇了那神通廣大的紅孩兒。紅孩兒口吐三昧真火,火勢兇猛,難以抵擋,孫悟空也在這熊熊烈火中吃了大虧。

無奈之下,孫悟空想到了南海觀音菩薩。他一個筋斗雲,風馳電掣般朝著南海飛去。一路上,雲霧繚繞,孫悟空心急如焚,想著師父和師弟們還身處險境,便更加奮力前行。

終於抵達南海,那是一片寧靜祥和之地。觀音道場南海乃是一片神秘而殊勝的聖境。

南海海面遼闊無垠,碧波蕩漾,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無數璀璨的寶石在閃耀。海浪輕柔地拍打著岸邊,發出悅耳的聲響,彷彿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樂章。海面之上,時常有白色的海鷗翱翔盤旋,它們的鳴叫之聲在海風中傳向遠方,為這片海域增添了一抹靈動的氣息。

遠遠望去,南海之中有一座普陀落珈山,若隱若現,宛如人間仙境。山上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繁茂的枝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綠色華蓋。各種奇花異草在山間綻放,五彩斑斕,芬芳四溢,那濃郁的花香似乎能穿透空氣,讓人聞之心曠神怡。

沿著蜿蜒的山路而上,便能來到觀音菩薩的潮音洞。洞外,有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溪水撞擊在岩石上,濺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洞旁怪石嶙峋,有的形似猛獸,有的狀如仙人,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走進潮音洞,裡面寬敞而明亮。洞頂垂下無數鐘乳石,有的如利劍倒掛,有的似瀑布飛瀉,在洞壁上閃爍的光芒映照下,呈現出奇幻而絢麗的色彩。洞中央,觀音菩薩的蓮花寶座莊嚴肅穆,寶座之上的觀音菩薩寶相莊嚴,慈眉善目,周身散發著柔和的光芒,讓人望而生畏的同時,又能感受到無盡的溫暖與安寧。

在普陀落珈山的周圍,紫竹林鬱鬱蔥蔥。微風吹過,竹葉沙沙作響,似是在低聲訴說著佛法的奧秘。那紫色的竹子筆直挺拔,彷彿是一個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神聖的道場。竹林中,偶爾有幾隻可愛的小松鼠在枝頭跳躍嬉戲,為這寧靜的紫竹林增添了幾分活潑與生機。

南海的天空格外湛藍,潔白的雲朵如般飄浮在空中,變幻出各種奇妙的形狀。時不時有祥光瑞氣在天空中閃耀,那光芒神聖而璀璨,彷彿是來自天界的祝福。

在這南海道場中,處處瀰漫著祥和、寧靜與慈悲的氣息。海浪聲、鳥鳴聲、溪流聲,與寺廟中傳來的陣陣梵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美妙絕倫的天籟之音,讓人心神皆醉,彷彿所有的煩惱與疲憊都在這一刻被洗凈,只留下對這神聖之地的敬畏與嚮往。無論是誰,踏入這片南海道場,都能感受到觀音菩薩的慈悲與佛法的無邊力量,彷彿置身於一個遠離塵世喧囂的世外桃源,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凈化與升華。碧波蕩漾的海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仙島林立,奇花異草散發著陣陣芬芳。孫悟空恭恭敬敬地落在普陀山上,滿臉虔誠與焦急。他深知自己此次前來是為了求得觀音菩薩的幫助,以解救師父和師弟們於危難之中。

孫悟空邁著匆忙的步伐,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仙島之間。每一處景緻都散發著神聖的氣息,讓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來到觀音菩薩的道場,他雙膝跪地,磕頭如搗蒜,口中高呼:「菩薩,弟子孫悟空求見。弟子與師父等人路遇紅孩兒,那妖怪神通廣大,尤其是那三昧真火厲害無比,弟子實在無法降伏,懇請菩薩出手相助。」孫悟空言辭懇切,眼中滿是期盼。

觀音菩薩聽聞,面露慈悲之色。她微微頷首,決定隨孫悟空前往降伏紅孩兒。觀音菩薩手持凈瓶,腳踏蓮花,周身散發著聖潔的光芒。她的慈愛與威嚴讓人望而生畏。

菩薩輕輕地用右手提起凈瓶,將其托在左手掌上。如此左右逢源地運用手掌,呈現出一種正定的三昧狀態。然而,一海之水既然都能收在瓶內,那烏龜鑽入水下,這水又是從何處而來呢?其實不知瓶內所取的乃是一海之氣,不涉及具體的形質。所以菩薩說道:「我這瓶中的甘露水,與那龍王噴出的水不同,能夠熄滅那妖怪的三昧真火。」手持這三昧的真水,去制服那三昧的邪火,是運用其神妙之處而不是憑藉其外在形式。這是極其善於涵養的奇妙作用,又何必讓心火肆意妄動呢?因為心如果妄動就會逞強好勝,向上燃燒而成為烈焰;心如果處於正定狀態就會保持柔順,向下潤澤而成為甘露。那烈焰,是焚燒心靈的妖孽;這甘露,則是澆灌心靈的靈妙藥劑。而烏龜確實是紅孩兒的對症金針。

那凈瓶,能夠涵養真氣,充滿浩大而又靜定。它不是茫然飄蕩地守中而斷絕外在的緣分,而是以無為而化育有為的奇妙之道。如果沾染了一絲一毫利用色相的心思,那麼就無法窺探到它的邊際了。所以菩薩又以龍女、寶瓶難以捨棄為例,說明這並非容易得到的功用。不是菩薩難以捨棄,而是自己放縱慾望、吝嗇小氣而導致菩薩感到為難。所以行者想要除去緊箍兒,菩薩說:「你好自在。」捨棄,並非放縱。行者拔下毫毛,擔心沒有救命之法,菩薩說道:「你一根毫毛也不拔,教我善財也難以捨棄。」吝嗇,所以難以捨棄。財色是正定之外的誘惑,善財是真性的奇妙作用。菩薩說明善財難以捨棄,是要告訴人們在財處看到其善,在善處發揮其神妙作用,在捨棄之處辨別其艱難,在艱難之處領悟其捨棄的道理。在此之後,通過巧妙的設象,展現出深刻的道理和神妙的機鋒,如同天女散花之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出淤泥而獨自潔凈的,是蓮花。所以蓮花的花瓣可以作為普渡眾生的慈航。一口氣吹開煩惱,又何必擔憂苦海無邊呢?平息情感而達到和諧的,是忍耐。所以天罡刀可以結成菩薩的法座。縱身端坐,靄雲升起,不怕號山有難。龍女劈開蓮花而載著眾人登上彼岸,惠岸藉助天罡刀化就蓮台,這都是見性明心的表現。

菩薩扳倒凈瓶,傾出水來如雷聲一般;垂下楊枝,化出的刀如鉤子一般。傾出水來治理火焰,是先發制人;誘使妖怪坐上蓮台,伏下刀來將其擒獲,不費戰功,是最好的辦法。但這都沒有理解其中的奇妙之處。不知扳倒凈瓶如雷響,這是「迷」的象徵,是指出其迷惑的原因,讓其自己領悟。以覺悟攻擊迷惑,而迷惑的人會更加迷惑;以迷惑引導迷惑,而迷惑的人會自我覺悟。所以善於誘導的道理,讓其善於領悟,不如讓其善於迷惑。坐上蓮台學菩薩,這是「悟」的表現。聽聞其覺悟的門路,讓其知道迷惑。以覺悟之人去領悟,而覺悟的人似乎迷惑;以迷惑之人喚醒覺悟,而覺悟的人會更加覺悟。所以善於化育的方法,讓其覺悟透徹,不如讓其迷惑透徹。傾瓶寫出「迷」字,來來來,試看陸地遠離洪濤,何處小車能馳騁在舊轍之上?刀尖作為悟台,坐坐坐,誰知榮華之窟儘是機鋒,怎奈虛刀揮舞至空處!行者大怒,這是善於誘導的大慈悲;妖精大怒,這是深陷迷惑而帶來的大覺悟。

當觀音菩薩隨孫悟空來到紅孩兒所在之處,只見那紅孩兒依舊囂張跋扈,全然不把眾人放在眼裡。他站在一塊巨石之上,手持火尖槍,用力一揮,槍尖閃耀著刺目的光芒,周身三昧真火環繞,彷彿一個不可戰勝的魔神。紅孩兒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滿是傲慢與挑釁,大聲喝道:「你們這些傢伙,還敢再來?看我今日不把你們燒成灰燼!」

觀音菩薩不慌不忙,微微抬起手中凈瓶。她輕輕一灑,凈瓶中的甘露如同細雨般飄落。那甘露遇火即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在這神奇的甘露面前,漸漸失去了威勢。紅孩兒見狀,又驚又怒,他舞動火尖槍,再次噴出熊熊烈火,妄圖抵抗觀音菩薩的神力。只見他雙手緊握槍桿,猛地向前一刺,火焰如巨龍般沖向觀音菩薩,同時大喊:「哼!就憑這點本事也想降伏我?做夢!」

然而,觀音菩薩豈是他能輕易對抗的。菩薩輕揮玉手,瞬間變出天罡刀。那天罡刀閃爍著寒光,如同一座座鋒利的山峰。天罡刀紛紛落下,插在紅孩兒周圍的地面上,布下了天羅地網。紅孩兒被困其中,左衝右突,他急速地舞動火尖槍,槍影如旋′風般掃向四周的天罡刀,卻始終無法逃脫。紅孩兒怒目圓睜,吼道:「你們以為這樣就能困住我?我紅孩兒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

紅孩兒不甘心失敗,他怒吼著,再次施展三昧真火,試圖燒毀天罡刀。他雙目圓睜,滿臉通紅,張開嘴巴,一道巨大的火柱噴涌而出。但觀音菩薩早有準備,她念動咒語,天罡刀光芒大盛,將紅孩兒緊緊束縛。紅孩兒掙扎著,卻越來越無力。他咬著牙,不甘心地叫道:「我不服!我紅孩兒不會就這麼被你們抓住!」

此時,觀音菩薩又取出一個金箍,口中念念有詞。那金箍飛起,套在了紅孩兒的頭上。紅孩兒只覺得頭痛欲裂,不得不跪地求饒。他雙手抱頭,身體微微顫抖著,帶著哭腔說道:「菩薩饒命!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敢為惡了。」

至此,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成功降伏。孫悟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對觀音菩薩的法力更是欽佩不已。而唐僧師徒四人,也得以繼續踏上那充滿艱險卻又意義非凡的西行取經之路。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也成為了他們西行途中一段難忘的經歷。

觀音菩薩以她的慈善之心和無邊法力,成功地降伏了紅孩兒,為唐僧師徒四人解除了一場巨大的危機。孫悟空滿心感激,再次跪地叩拜觀音菩薩。而唐僧師徒四人,也得以繼續踏上那充滿艱險卻又意義非凡的西行取經之路。從丹道視角來看,《西遊記》第四十二回「大聖殷勤拜南海觀音慈善縛紅孩」蘊含著深刻的修行寓意:

-紅孩兒與心性修鍊:紅孩兒代表著未經修鍊的、野性難馴的心性。他的三昧真火可視為各種慾望、雜念和情緒的象徵,這些如同火焰般,如果不加控制,便會肆意妄為,破壞修行。在丹道中,修行者需要面對和降伏自己內心的這些「火焰」,通過修鍊使其得到凈化和升華。

-觀音菩薩的角色:觀音菩薩在此象徵著修行路上的指引者和幫助者。她擁有強大的法力和智慧,如同丹道中高深的修行法門或導師。凈瓶裝大海,代表著菩薩具有包容和化解一切的能力,能以慈悲和智慧之水熄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寓意著以修行的力量來平息內心的躁動和慾望。

-天罡刀的象徵意義:天罡刀是一種強大的武器,在丹道中可理解為修行的方法和工具。三十六把天罡刀對應著星辰天象,象徵著天地間的秩序和規律。其「正」的特點,代表著修行要遵循正道,在身、心、言、行等方面都保持端正,以符合天地之道,如此才能降伏內心的「妖魔」(雜念和慾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孫悟空的經歷:孫悟空在這一回中的表現也有啟示意義。他起初憑藉自己的力量難以降伏紅孩兒,正如修行者在初期可能會遇到憑藉自身努力無法克服的困難和障礙。而後他去請觀音菩薩幫忙,意味著修行者在遇到瓶頸時,需要尋求更高層次的指導和幫助,藉助外部的力量來突破自我局限,實現修行的進步。

-紅孩兒的被降伏:紅孩兒最終被觀音菩薩降伏,象徵著通過正確的方法和修行,心性能夠得到馴服和轉化。他成為觀音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也可理解為經過磨練和修行,內心的野性轉化為服務於修行的力量,開始積累「善財」(修行的成果和功德),踏上了更高層次的修行之路。

在丹道的奇妙世界中,紅孩兒實則象徵著結丹這一至關重要的階段。當三家相會,便如同神秘的力量匯聚,結出的嬰兒便是這關鍵的成果。而這個嬰兒,代表著修鍊者在漫漫修行之路上所追求的珍貴結晶。

結丹之後,如那神通廣大的猴子也難以掌控火候。此時,一個巨大的問題悄然浮現。鐵扇公主登場了,她象徵著武火。在修鍊的深邃進程中,一旦成功結丹,便絕不可再進火燒煉。正如那精細的工藝,稍有不慎,便會丹壞爐毀。這是何等的關鍵節點,稍有差池,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將化為泡影。

想想那一路上,眾多妖怪為何都對唐僧虎視眈眈?只因修鍊的每一步都充滿了難以想象的危險。稍有失誤,便會前功盡棄。那不僅僅是丹沒了,就連煉丹的爐子都可能在瞬間崩塌。這就如同在懸崖邊上行走,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稍有分心,便可能墜入無盡深淵。

唐僧,彷彿是修鍊者心中那純凈的目標,而妖怪們則是各種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在這艱難的修鍊之路上,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抵禦住那些可能將自己引入歧途的力量。只有堅守內心的純凈,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在這充滿挑戰的修鍊之旅中穩步前行,守護那來之不易的結丹成果,避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在那神秘的西遊修行之途上,紅孩兒的出現,宛如一道奇異的靈光,象徵著結丹這一至關重要的階段。紅孩兒那三昧真火熊熊燃燒,恰似結丹之時那蓬勃的能量涌動。然而,這結丹雖帶來希望,卻也隱藏著無盡的風險。

至關重要的結丹過程。在這奇妙的階段里,紅孩兒宛如一個神秘的象徵,代表著結丹這一關鍵節點。正所謂三家相會結嬰兒,而所結之嬰兒恰恰就是這個至關重要的存在。當結丹完成之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就如同原本穩定的局面被打破一般。此時,猴子已然無法像之前那樣很好地掌控火候了。更為棘手的是,新的大問題接踵而至,鐵扇公主出現了。鐵扇公主在這個過程中象徵著武火,其意義非凡。因為在修鍊的漫長曆程中,一旦結丹順利完成,便絕對不可以再進行火燒煉了。倘若違背這一原則,繼續以火焚燒,那麼必將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那便是丹壞爐毀。這就如同在精心呵護的平衡被打破后,一切都將陷入混亂與毀滅之中。

丹道之理,深邃而玄妙。性者,乃天命也。此性命其與天同大,命其與天同久,且命其由我掌控而非聽憑於天,只是不命其沉溺於甘食悅色之中。如此,方能渾然天理而無惡念滋生。當其發用之時,亦全然是天理呈現,盡顯善之極致,此便謂之率性。人若能率性而行,即是執守中道,即是達至真如境界,也等同於成就金丹、成為聖人、仙者、佛者之境了。倘若存有一毫的偏徇乖拂,那就絕非渾然天理。而那些偏徇乖拂之舉,皆為惡,皆屬邪魔作祟,皆是人心的私慾昏蔽所致。渾然天理者,不過一個「仁」字而已,也就是慈善之德。欲要全然成就渾然天理,就必須涵養正氣;欲涵養正氣,須先讓心死滅雜念;欲讓心死滅雜念,須平息機巧之心;欲平息機巧之心,須積集義行;欲積集義行,須知曉言語之真義;欲知曉言語之真義,須去除蒙蔽;欲去除蒙蔽,須致力於致知之功夫。此即為修鍊之要途。

在篇章之中,行者變化為牛魔王,從正道變為邪魔之態,這並非率性之舉。

父子相見,彬彬有禮,此乃天性之表現,亦是行為合乎中道。那孩兒自稱「愚男」,愚鈍則意味著被蒙蔽而不明事理,無法致知,此雖為天性之呈現,然而真道卻無從得見。天性之大者,莫過於父子之情。父親欺騙其子,將假子視為真子;兒子昧於其父,錯把假父當作真父。小妖們一齊跪下說道:「大王,自己的父親都認不得。」此言道出了從假失真,從而昧卻了生身之天性。若昧卻天性而求長生之道,就如同詢問假父求取生身八字,煩勞張道陵推運算元平五星,期望以此獲得同天不老之壽,這又如何能夠實現呢?如此違背天理、悖逆人倫,與那兒子打父親的忤逆不孝之人又有何差異?當良心覺現之時,豈能沒有滿面羞愧?也有假充道學之人,錯誤地認識天性,就如同行者假充魔王一般,裝作打圍的樣子,妄圖獵取道德之名。

「坐在南面當中」,居於此位而毫不懷疑。所謀划的,是安身養老的長遠之慮;所誇耀的,是變化無方的奇異之術;所會通的,是視他人如自己的巧詐之相;所秉持的,是雷齋的虛假素行;所識得的,是逢六的天文之象。此等種種,皆是喪心滅性,作惡多端,卻不自知其為吃人、為生之邪魔!行者因此由真變假,而後現身設法,又從化假歸真,從而呵呵笑來。變作他人而不被人識破,早就應該睜開那被蒙蔽的雙眼;笑是笑他人所未知,為何不縮下那鑽頭般的心思呢?只應在根本之處指破愚蒙,而不在對壘之時整頓旗鼓。這就如同治水之人要爭奪上流,縱火之人要佔據上風一般。「不須憂慮,等我去請菩薩來。」於是徑直投向南海,直至落伽崖上,倒身下拜。這是何等的明徹萬里,直達關鍵要津啊!

菩薩所說之話,大怒道:「那潑魔竟敢變化我的模樣!」隨即將手中寶珠凈瓶往海心裡一摜。行者說道:「這菩薩火性不退。」話還未說完,只見那海中翻波跳浪,鑽出一個烏龜來。那龜馱著凈瓶,爬上岸來,拜了二十四拜。行者說道:「原來是管瓶的。」菩薩叫:「行者,去拿凈瓶。」卻不想動得分毫。菩薩說道:「你不知,平常之時這是個空瓶,如今拋下海去,這一時間,共收了一海水在裡面。你那裡有架海的力量,所以拿不動也。」噫!真是奇妙至極啊!評者認為烏龜馱瓶,與下文蓮瓣渡海、龍女拔毛等問答,都是閑閑鋪敘,與正文無關,不過是與紅孩兒作襯貼罷了。就如同畫家所說的「芳草落花成錦地」,作此落花,以點綴芳草而成錦地而已。卻不知此段乃是仙師運用正理而成妙相,正是正文所在。其設想落筆之處,時有神造鬼幻之化工,非人力所能企及。在一百篇之中,此段更是絕筆之作!

老子曾言:「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昔日文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孔子一怒而誅少正卯,此乃大勇之舉。唯有其大慈,方能有大勇。妖精變化為假菩薩,似是而非,以偽亂真,乃是邪魔之首,為害最為劇烈。菩薩,心懷大慈,故而大怒道:「那潑魔敢變我的模樣!」「將手中凈瓶往海心一摜」,可見其見識之明澈、勇氣之果敢。此正所謂「慈,故能勇」。《淮南子》中說道:「有精而不使,有神而不用,契合大渾之朴,而立於至清之中。」此乃儉之道也。「平常之時是個空瓶,拋下海去,一時收了一海水,拿不動。」空瓶象徵著至儉,唯有至儉,方能至廣,即「芥納須彌,毛吞大海」之大義。此正所謂「儉,故能廣」。《尚書》中言:「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乃有濟。」此乃說明氣量含弘而有涵養之力。甲蟲有三百六十種,龜為之長,取其守雌而善於涵養。聖人作《易·頤卦》初九,取象於龜,以明示君子自養之理當如此。「見海中翻波跳浪,鑽出龜來,馱凈瓶上崖」,從容負重,舉人所不能舉,豈非「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此與紅孩兒的鑽頭邪勝而無涵養之態,正好相反。行者合掌說道:「是弟子不知。」我亦合掌說道:「是弟子不知。」不知天下後世讀此書、得我之解者,亦會合掌說道「是弟子不知」否?

「菩薩右手輕提凈瓶,托在左手掌上」,左右逢源而運掌自得,此乃正定之三昧境界。然而一海之水既已收於瓶內,烏龜鑽下水后,水又從何來呢?殊不知瓶內所取者乃是一海之氣,不涉及形質。故而菩薩說道:「我這瓶中甘露水,與那龍王噴水不同,能滅那妖三昧火。」持三昧之真水,而制三昧之邪火,以神用而不以形用,此乃極善養之妙用,又何須擔心心火之妄動呢?蓋因心妄動則會逞雄,炎上而為烈焰;心正定則守雌,潤下而為甘露。烈焰者,乃焚心之妖孽;甘露者,為灌心之靈劑。烏龜實在是紅孩兒的對症金針啊。

那凈瓶,涵養真氣充沛浩渺靜定,若非茫盪守中而絕外緣,便是無為而化有為之妙道。倘若涉及一毫利用色相之心,那就無法窺探其邊際了。所以菩薩又以龍女、寶瓶之難捨,明示並非容易得到手的功用。並非菩薩難捨,而是自縱慾吝嗇而致使菩薩難以給予。故而行者想要除去緊箍兒,菩薩說道:「你好自在。」舍,並非放縱。行者拔毛,擔心無法救命,菩薩道:「你一毛也不拔,教我善財也難捨。」吝嗇,所以難捨。財色為正定之外的誘惑,善財為真性之妙用。菩薩明示善財之難捨,是在告訴人們於財處見其善,善處神其用,舍處辨其難,難處悟其舍。自此以下,先師融合真機而設象,理窟神機,乃是天女散花之境,不可輕慢閱讀。

出污泥而獨凈者,乃蓮花也,故而瓣蓮堪作普渡之慈航,一氣吹開煩惱去,何愁苦海無邊。平其情而致和者,乃忍也,故而罡刀可結菩薩之法座,縱身端坐靄雲生,不怕號山有難。龍女劈開蓮花而載行者登彼岸,惠岸藉助天罡以化就蓮台,此皆為見性明心之舉。

菩薩扳倒凈瓶,傾水如雷;垂下楊枝,化刀如鉤。讀者心中或許認為傾水治火,先發制人;誘坐蓮台,伏刀就擒,不費戰功,乃是善之善者。然而皆未領會其精妙之處。不知扳倒凈瓶如雷響,乃是「迷」之象徵,是在指出其迷之緣由,從而使其自我覺悟。以悟攻迷,而迷者會更加迷惑;以迷引迷,而迷者方能自我覺悟。故而善誘之道,令其善悟,不如令其善迷。坐上蓮台學菩薩,即是「悟」之體現。聽聞其悟之門,而使其知曉迷惑。以悟入悟,而悟者似迷;以迷醒悟,而悟者愈悟。故而善化之法,使其悟徹,不如使其迷徹。傾瓶寫「迷」字,來來來,試看陸地遠洪濤,何處小車騁故轍?刀尖作悟台,坐坐坐,誰知榮窟盡機鋒,怎奈虛刀揮至空!行者大怒,此乃善誘之大慈;妖精大怒,此乃著迷之大悟。

說到這裡,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在取經的路上會有那麼多妖怪想要吃掉唐僧呢?其原因便在於修鍊的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難以想象的危險。在這條充滿挑戰的修鍊之路上,稍有差池,便會全盤皆輸,前功盡棄。不但辛苦結成的丹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連那承載著無數希望的煉丹爐子都會崩塌,一切都將化為烏有。這也警示著修鍊者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專註,小心翼翼地走過每一個階段,方能在修鍊的道路上取得最終的成功。

孫悟空,這位英勇的行者,在結丹之際卻搞不定那微妙的火候。此時,鐵扇公主恰似那兇猛的武火轟然出現。她手中的芭蕉扇一扇,狂風驟起,那強大的風力裹挾著熾熱的氣息,彷彿是一場災難的降臨。這武火的出現,給剛剛結丹的局面帶來了丹壞爐毀的巨大危險。那原本穩定的丹爐,在武火的衝擊下搖搖欲墜,彷彿隨時都可能崩塌。結丹的成果面臨著被摧毀的威脅,就如同修行者在關鍵的時刻遭遇重大的挫折。

而當結丹完成後,便開始了至關重要的退火退符階段。此時,不再需要牛魔王家族那熾熱的火焰。這是一個新的修鍊階段的開啟,如同在暴風雨後迎來寧靜的黎明。退火退符,意味著修行者要放下曾經的激烈與熾熱,進入一種更為平和、穩定的狀態。在這個階段,修行者需要以沉穩的心態和細膩的感知,調整自身的能量,讓那剛剛結成的丹更加穩固、純凈。不再被外界的火焰所干擾,而是依靠自身的內在力量去滋養和守護這珍貴的成果。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卻又充滿希望的新階段,修行者需以堅定的信念和智慧,穩步前行,向著更高的境′界邁進。

總體而言,這一回通過生動的故事,展現了丹道修行中降伏心魔、遵循正道、藉助外力以及實現心性轉化和提升的過程,強調了修行的艱難與需要運用正確方法和智慧的重要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悟空修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悟空修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52章 結丹之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