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望聞問切」與張九炎看事的聯繫

第286章 「望聞問切」與張九炎看事的聯繫

念及於此我又問道:「那你都已經看出來了,還摸脈幹什麼?」想了想我又道:「不對,摸脈是看是否有東西衝撞,既然他進來的時候師父就已經打了念兒給你,你都說他是明牌了,那你摸脈的意義又是什麼?」

「其實哪怕不用師父打念,通過『望、聞、問、切』也能看判定個八九不離十的。你看我們進來之後,我把精神集中於眼部,就死盯著他看,如果與陰性信息相關,他會不寒而慄,根本不敢正視我。」

「至於摸脈,一是摸寸關尺,也稱天地人;二是摸中指,也稱神仙鬼。摸脈的時候要根據男左女右去判斷,就是男性事主摸左手,女性事主摸右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事主的中指。先從指根部摸起,中指有三節,根部為神,靠食指一側為內神,靠無名指一側為外神;中節內為內仙,外為外仙;末節指內為內鬼,外為外鬼。內鬼就是祖先靈體或已經去世的家人,根據拇指與食指捏到的部分仔細去感覺,如有跳動就依照位置進行判斷。」

聽到張九炎這樣說,我馬上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了右手的中指,並由上而下地把每個指節的位置都仔仔細細摸了一遍,然後提出問題:「不對啊,我現在明明是好好的,可我能明顯感覺到了我指節上也有跳動啊,難道個有什麼東西也悄悄藏在了我身上?」

張九炎眼睛在鄧瞎子身上,雖然沒有對著我翻白眼兒,但他把他準備翻白眼兒的眼神融匯進了他的語氣里:「被陰性能量衝撞的跳動與你正常血脈的跳動不一樣。你手上的正常跳動是有規律的,每根血管、每個穴位跳動的頻率都一樣,但是陰性能量反應出來的跳動就會有快有慢,雜亂無章。」

我們這邊說著話,那邊鄧瞎子在沙發上坐著開始了「自娛自樂」,從嘴裡碎碎念變成了低著腦袋碎碎念,還會擺擺腦袋,跟個神經病似的,就是不和我們對話。

看來那老嬸子現在還是不願意配合,於是我和張九炎趁著這著這會又聊起來關於出馬仙弟子看事中的「望、聞、問、切」。

「望、聞、問、切」此說法最早源於《難經》第六十一難,經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最早使用此四字聯稱是出自於《古今醫統》:「望聞問切四字,誠為醫之綱領。」

「望聞問切」也稱作「四診法」,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根據民間流傳的經驗和他自己多年的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診斷疾病的四種基本方法,即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總稱「四診」,古稱「診法」。

「四診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體觀念和恆動觀念的基礎上的,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的具體運用。它自創立以來,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是我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瑰寶。

「四診法」也是我們中醫傳統診斷手法的精髓,是中醫臨床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綜合運用觀察、聽聞、詢問和觸摸等多種手段,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實際上,出馬仙弟子看事和中醫「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望」顧名思義就看、觀察,單從這方面來說,能看到的東西就有很多,比如一個人的六親緣、大概命理、犯衝撞等等。我們這裡就單說查事,從一個人的面上九宮來看,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衝撞,比如:坎宮青黑色就是遇到水鬼,在水邊遇衝撞;震宮青黑色,可能就是衝撞了弔死鬼或者出車禍的亡魂;巽宮青黑色,就可能是死於非命或葯死鬼的問題……等等不同的面相和顏色太多,這裡就不一一表述,如後有類似的情況出現,再做詳細講解。

「望」包羅萬象,只要通過看到的都屬望字訣。比如從看掌中十宮、面部五官、面相十二地支等,就像張九炎看鄧瞎子的眼球就能判定鬼的性別同理。另外出馬仙弟子通過師父打念看到的,也歸於望字類。

「聞」和「問」,這裡需要一定的配合,就比如來自師父的心通,或把事主身上的仙家也好、陰魂也好給叫下來。問師父、問事主、問仙家、問陰魂,同理聽師父、聽事主、聽仙家、聽陰魂。實際上先前寫過的事例大部分的解決都是通過「聞」字訣和「問」字訣。在鄧瞎子這件事上師父不讓主動管,那老嬸子也不配合,我們這裡就先暫且不表,後面遇到再詳細表述。

「切」乃中醫「以知其病」的重要手段,摸脈也是出馬仙弟子看事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鄧瞎子的事,張九炎用摸脈的方法較多,這裡重點說說看事中的「切」字訣。

「切」主要是切脈,也包括對病人體表一定部位的觸診。中醫切脈大多是用手指切按病人的橈動脈處,即腕部的寸口,根據病人體表動脈搏動顯現的部位、頻率、強度、節律和脈波形態等因素組成的綜合徵象,來了解病人所患病證的內在變化。

《靈樞·五十營》有曰:「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指的是左右手足二十四經脈,任、督脈,陰蹻、陽蹻等。

這二十八種脈象通常是指:浮脈、沉脈、遲脈、數脈、滑脈、澀脈、虛脈、實脈、長脈、短脈、洪脈、微脈、緊脈、緩脈、弦脈、芤脈、革脈、牢脈、濡脈、弱脈、散脈、細脈、伏脈、動脈、促脈、結脈、代脈、疾脈這二十八條經脈,每種脈象並附有歌訣和解釋,可據此斷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馬南茅:張九炎全佔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北馬南茅:張九炎全佔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6章 「望聞問切」與張九炎看事的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