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將軍的期待
种師道聽著皇帝擲地有聲的話,沒有立刻回答,反而遲疑。
擔任樞密使,答應很容易,等到在朝中宣布,面對滿朝百官的嘩然,所有文官的抵制,皇帝能抗住嗎?
大宋一朝,重文輕武,始終在抑制武將。
文官也沒把泥腿子武將放在心上,哪個武將要冒頭,就群起而攻之。
前任的樞密使狄青,就是功勛卓著,卻落得個抑鬱而終的下場。
尤其皇帝軟弱,現在嘴上抗金,萬一在大殿上臨陣反悔,又倒向投降派呢?
可是振興大宋,是他畢生所願,縱然只有一絲的希望,种師道也願意如飛蛾撲火。
雖死,亦無憾!
种師道深吸口氣,咬牙道:「官家,我願意。」
趙桓的臉上露出笑容,他清楚迫使种師道冒天下之大不韙同意的,不是他的人格魅力,原主有個屁的人格魅力,只知道求和。
种師道是為了天下萬民。
為了大宋江山。
這是北宋近兩百年治國的結果,讓天下百姓都溫順下來,皇權也恢復了神聖,不再是五代十國那樣天子者兵強馬壯為之的情況。
北宋剛建立時,底層的士兵嗜殺,將領也沒把皇帝當回事兒,是鐵打的士兵流水的皇帝。
恰是如此,趙匡胤要抑制武將,要杯酒釋兵權。
可是趙家人卻忘了,政策是一時的,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的應對。
在趙匡胤和趙光義時期,底層士兵見過皇帝不如狗的情況,中層將領見過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情況。
必須打掉這樣的想法,恢復皇權神聖。
當時的策略不能說錯了,可是一代兩代后,曾經見過亂殺場面的人逝去,就必須調整策略,要提拔武將,文武並用,改變重文輕武的瘸子情況。
歷史的慣性下,沒有人敢去改變,能去改變,始終提防著武將,造成慫宋的誕生。
這是根子上的基因傳承,從開國之初就防備著武將。
恰是如此,漢以強亡、唐以盛衰,而慫宋卻始終面臨著外患。
實際上,在皇權神聖的理念下,如今理學盛行,天子者兵強馬壯為之的理念早已經消散。
君不見水泊梁山的宋江,都想著招安嗎?
武將的野心早就被關押起來,需要的僅僅是皇帝的支持。
五代十國那樣重武輕文的情況,也不是立刻出現的,是從安史之亂一步步演化,才徹底有了天子者兵強馬壯為之的情況。
那是上百年的演變。
趙桓從後世穿越來的,知道歷史的慣性,更知道武將的訴求,恰是如此,願意放權給武將。
看著遲疑又堅定的种師道,趙桓道:「種公,日久見人心,且行且看。」
种師道微微躬身,說道:「臣相信官家。」
趙桓起身道:「時間不早了,種公早些休息。明天上午的朝會,拭目以待吧。」
种師道心中仍然激蕩,親自送趙桓出府。
望著趙桓馬車離去的背影,他看向旁邊跟上來的孫子種彥崇,問道:「乖孫,官家似乎變了,真的嗎?」
種彥崇開口道:「祖父,這可能……」
「啊……」
慘叫聲忽然從種彥崇的口中傳出。
他瞪大了眼睛,忿忿盯著种師道,咬牙道:「祖父,您掐我幹啥嘞?」
「老夫看是不是真的。」
种師道咧嘴一笑,老頑童般露出燦爛的笑容,歡喜道:「應該是真的。」
種彥崇嘴角抽了抽,卻是望著天空中的一輪圓月,暗暗祈禱這一切能順利。
趙桓乘坐馬車返回,拖著倦怠的身軀回到垂拱殿坐下。
黃經在一旁伺候,問道:「官家,今天去哪位娘娘的寢宮呢?」
「都不去!」
趙桓果斷回答。
黃經不再多言,吩咐人打來熱水給趙桓泡腳,又伺候趙桓洗漱更衣,最後才給趙桓大腿內側的傷口敷藥。
一切忙完,已經很晚。
趙桓直接睡下,第二天大清早,趙桓戴上長翅帽,穿著緋色朝服,駕臨了朝會的紫宸殿。
大殿中,滿朝百官已經到了,各自站位。
待趙桓落座,文武百官手持笏板作揖,高呼『官家聖恭萬福』,沒有皇帝萬萬歲之類的話,更沒有動輒在地上下跪的官員。
北宋動輒下跪,屬於失禮行為。跪拜君王只有在大型的正式場合,或者特殊時候才會下跪。
不像後世的辮子戲,烏泱泱的大片下跪,不跪不舒服。
不稱『奴才』,都覺得自己的身份不夠高。
趙桓落座后,目光掃過去,站在最前面的是政事堂宰相和樞密院官員,是東西二府的掌權者。
後面才是文武百官。
目前的宰相有五個,李邦彥、張邦昌、吳敏、徐處仁和白時中。
樞密院沒有人擔任樞密使,這是武將才能擔任的。
整個大宋一朝,只有狄青擔任過樞密使,卻晚景凄涼。大多數時候,是宰相兼管樞密院,稱為知樞密院事。
這是一個兼任官。
知樞密院事的副職,是同知樞密院事,也是文官來兼任的。
目前樞密院有三個同知樞密院事,戶部尚書李梲兼任同知樞密院事,兵部尚書孫傅兼任同知樞密院事,中大夫許翰兼任同知樞密院事。
整個樞密院,全是文官。
一個武將都沒有。
趙桓看在眼中,心中很不滿,一群文官能知道怎麼打仗嗎?
簡直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不解決這些問題,樞密院就永遠不知兵事,都是一群搞黨爭,拍腦袋就打仗的人。
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趙桓往後面看去,看到了李綱和种師道等人。他收回目光,面色轉為沉靜,沉聲道:「卿等可有本奏?」
「官家,臣楊時有本奏。」
右諫議大夫楊時站出來,躬身向趙桓行禮。
歷史上,楊時是真正的理學家,師從程顥和程頤,被後世尊為閩學鼻祖。
程門立雪就是講楊時的。
楊時年輕時,在地方擔任過縣丞、知縣、軍判官和府學教授等,政績卓著,履歷豐富。
要學問有學問,有能力有能力,要經驗有經驗。
這是個大才。
可惜到現在七十多歲,也沒有得到重用。
楊時更是不懼權勢敢於諫言,在童貫和蔡京權勢滔天的時候,楊時上書勸諫皇帝,曆數童貫和蔡京的罪過。
後來李綱遭到罷免,楊時上書反對,是堅定的主戰派。
趙桓看著白髮蒼蒼的楊時,也坐直身體,正色道:「楊卿要上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