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諸葛亮是謀帥
當然,嗣爵的時候自然是需要降等為縣侯的。
但是被追封王爵的本人在史書上的描述則為『世家』而非列傳。
像關羽、張飛、諸葛亮這樣的功勛老臣,若真的輔助劉氏大漢重塑江山,再造乾坤的話,劉禪也不會吝嗇一些王爵。
當然,此事事關重大,劉禪只是心裡做個腹稿,還需等待一個時機再將這個想法公之於眾。
劉禪是想讓諸葛亮再多立功勛的,因為諸葛亮實在是太好用了,六邊形戰士。
朝廷遇到什麼急難險重的任務都可以交給他,根本不用自己太操心,這皇帝當得著實是有些輕鬆了的。
而且劉禪也不擔心對方功勞太大不好賞賜,或者說,朝廷裡面這群文武,劉禪都不會怕他們功高難賞。
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活不過自己,而就算有幾個能活過自己也不怕。
劉禪想著等自己當三十來年的皇帝后,那時候老劉肯定崩了,自己可以退位做太上皇,為下一代皇帝執掌朝政保駕護航、樹立權威並壓制群臣。
這樣的話,還能給季漢的後世之君立規矩、做榜樣。
鼓勵他們年齡大了就退休,減少年老昏聵的皇帝敗壞王朝氣運的概率。
當然,那都是后話了,說句不孝順的話,劉禪相信諸葛丞相肯定是會走在自己前面的。
因此劉禪毫無心理負擔的賜予諸葛亮征北將軍、幽並大都督一職,並授予他假黃鉞之權。
命令他統領幽並兩州的所有軍政事務,如此一來諸葛亮在朝廷授權方面不比司馬懿差。
而面對皇帝赫然降下如此重任,朝中文武百官一陣愕然。
諸葛亮已經貴為丞相,再加上這些實權官職,當真可謂是季漢第一權臣了,萬一……
畢竟千人千面,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劉禪那樣清楚的知道諸葛亮的忠心可靠的,他們有那樣的懷疑也是正常。
不過劉禪自己不擔心,頗為熟悉朝廷運作的那些大臣們也不怎麼擔心。
劉禪是真正的實權君主,他給出去的權力是能夠收回來的。
給出去收得回來便是一個君主是否為實權君主的重要標準。
況且,此次出征的十萬將士,都毫無疑問的是對朝廷忠心對劉禪忠心的,而統領他們的中高級將領們也都是劉禪的死忠。
劉禪若是插手指揮,無論是將領還是基層官兵,都會優先執行劉禪的命令。
可以說,無論劉禪任命誰來擔任出征主帥,他對軍隊的控制權都不會受到影響。
更何況,包括諸葛亮在內所有將士們的家眷都在後方……
所以劉禪的詔命下達后,群臣雖然有困惑和議論,但是反對的聲音倒沒有多少。
對於此次主帥的人選群臣也早有猜測,而人選也並不多,畢竟有足夠威望和資歷統帥這麼多驕兵悍將的可不多。
大家普遍認為,主帥候選不是太尉張飛,便是吳懿、趙雲,只有少部分人認為會是丞相諸葛亮。
而若是張飛為統帥,無論是威望還是資歷都是毋庸置疑的。
而張飛本人大概率是勇帥,因此還需要配備相應的重臣輔助出謀劃策。
吳懿、趙雲則是因為先前關中之戰的時候,劉禪將大軍分為五部,二人各為一部統帥,可見重用與信重。
二人都是偏重於執行的偏帥,只要朝廷制定好戰略,並且選好輔助人選,擔任主帥也沒什麼大問題。
諸葛亮則是謀帥,個人不會率軍衝鋒陷陣,但是能夠調兵遣將統籌大局,並且指揮兵馬多多益善。
劉禪也確實是對這些方面進行過考慮,他和軍機台的一眾官員們一早就根據收集到的各種情報制定了相當細緻的軍事計劃。
不僅有首選方案,還有好幾套備選方案。
出征將領多是能征慣戰之將,即便是一些青年將領也是有不少大場面經驗的。
全國徵調來的糧食也足夠十萬大軍半年之用,更有自己這個皇帝在背後兜底,怎麼打都是順風。
不過,最終劉禪還是認為治理并州比攻打併州更難更重要。
他的目光放得更長遠些,他已經不在意這場仗怎麼打了,因為勝利是毋庸置疑的。
別人也可做主帥出征,但是能夠在戰後迅速將并州治理妥當走上正軌的,唯有諸葛亮。
因此他給諸葛亮相當重大的授權,使得他成為此次出征大軍當之無愧的統帥,肩負起為朝廷收復并州的重任。
在權力配置方面絕不給諸葛亮造成任何掣肘,讓他能夠充分施展才華。
盡情發揮自己的智謀與戰略才能跟司馬懿對壘。
而這一舉措更向外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即劉禪對諸葛亮有著毫無保留的絕對信任。
這讓諸葛亮非常感動,臨詔涕零、不知所言。
劉禪憑藉著自身的崇高威望以及朝廷的官方認可,要求全體將士務必全力配合諸葛亮的指揮調度。
此時此刻,雙方前線的邊防軍早就已經在劉禪的授意下擦槍走火了。
除了吳懿在黃河上游的嘗試,下游的趙雲也派出一支人馬在河南尹地區做出渡河嘗試。
鉗制魏軍秦朗部,讓他無暇支援河東。
當然,秦朗本人其實也沒有支援河東的打算,除了正面雒陽的趙雲部之外,陝縣地帶也是需要分兵重點防禦的地方。
他麾下那點兵馬早已經是分身乏術,尤其是陝縣區域河對面出現漢軍的跡象的時候,秦朗更是不敢動了。
八月上旬,漢軍的準備基本上完成,各地徵召的人馬也已經紛紛趕赴關中停駐,隨時能奔赴前線。
而這個時候,朝廷也已經基本上探明了魏軍大部隊的分佈情況和防守兵力。
於是八月六日,王師誓師出征。
丞相兼征北將軍、幽並大都督諸葛亮挂帥,皇帝授予黃鉞。
關中都督吳懿為副帥,御史大夫孟獲為監軍。
已故三公糜竺之子糜威,擔任虎賁中郎將,率領從中央抽調出來的一千精銳虎賁禁兵,護衛帥帳左右。
姜維統領的四千背嵬軍,孟琰、王平分別統領一萬無當飛軍也已隨時可以出擊。
征虜將軍關興、討虜將軍張苞、建威將軍馮習、護鮮卑校尉高翔、護烏丸校尉句扶、左軍督李豐、右軍督吳班等一眾將領皆帳下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