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千古第一奸臣胡惟庸
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幾個字,從朱元璋的嘴裡說出來之時。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這可是臣子的極高榮耀,只要能上了凌煙閣,只要你活著一天,只要你不謀反,這一朝的皇帝沒有人敢動你。
這可比朱元璋之前發的免死鐵卷要好用的多。
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名聲。
哪怕他們已經成為了開國國公,也不可能不在意這凌煙閣功臣像。
最起碼我上不了凌煙閣,你也不能上。
誰也不會承認誰比誰弱。
只要這東西一出,所有人都會開始內卷,哪怕是新入閣的那幾個大學士,心中也不由得起了主意。
既然能夠成為內閣輔臣,也未必不能爭一下凌煙閣之位。
藍玉騰的一下站了起來,表忠心道:「啟稟陛下,微臣願成為陛下手中的刀,只要誰敢反對這些政策,咱直接提著刀去他們家門口蹲著。」
「藍玉,這件事情還是用不著你,等工部那邊造出來蒸汽機,就由你領隊攻打咱們這個朝代的倭國。」
「只要你表現的好,國公之位就是你的了,而且是木樑的梁,不是心涼的涼!」
朱元璋開始給藍玉畫大餅。
主要是這大餅是真的香,讓藍玉不得不吃。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藍玉激動的單膝跪地,雙手抱拳。
而朱元璋釋放出來的這個信號,似乎是很有機會,給藍玉一個凌煙閣功臣的位置啊!
這下子李善長等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藍小二都能上,自己自然也不能跌了份。
「趙愛卿,你若是研製出那蒸汽機來,居功至偉,可是利國利民之幸事,至少這二十四功臣的候選人必有你一個,」下一刻,朱元璋的目光又看向了在一旁的工部尚書趙俊。
「啟稟陛下,工部蒸汽機研製已見成效。」
「已經在普通的戰船上試驗過了。」
「可以提高戰船在水中航行的速度至少十倍以上!」
趙俊立刻站了出來,神色激動的說道。
他沒想到,朱元璋竟然在凌煙閣功臣上點名他,這可是很有希望的,畢竟皇帝都親自開口了。
「不錯,標兒,為父不在的這段時間,國家的軍國政事就由你來一力主持,要把征討倭國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正好老三和老四都在應天,也把他們一起帶上,還有魏國公,曹國公他們,畢竟上次都有經驗了。」
朱元璋很是高興,連忙向身旁的太子朱標吩咐道。
「啊?爹,您的意思是去下一個朝代,不讓兒臣跟著嗎?」
朱標頓時有些失落,天天處理軍國政事,是真的累,成立了內閣之後,才減緩了部分壓力。
「不然呢?國不可一日無主,更何況征伐倭國,必須得有人坐鎮,咱的好孫子高熾不就留在國內了嗎?不然乾脆標兒你登基為帝算了,咱就是太上皇,」朱元璋這時候已經打算撂挑子了。
「別,兒臣聽父皇的就是了。」
朱標連忙搖頭。
聽著父子對話的諸多大臣都麻木了,古往今來,沒有一個皇帝太子之間能做到如此和睦的。
哪怕是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都做不到啊!
而李善長現在已經在抓肝撓腮了,有些坐立不安,朱元璋也一直在注意著這老狐狸。
「既然有了二十四功臣,咱覺得也該搞一個二十四奸臣。」
「這第一大奸臣就應該是千古奸相胡惟庸!想必各位都沒什麼意見吧?這狗東西不僅造反,還勾結倭寇,乃是千古第一奸!」
朱元璋臉色一變,開始對早已經被誅了九族的胡惟庸破口大罵起來。
這下子李善長的小心臟在撲通撲通的直跳。
整個大明誰不知道胡惟庸是他的學生。
要是真搞個二十四奸臣,沒有他李善長,也得捎帶著他罵。
瑪德,看來這二十四功臣,老夫必須得搞到一席之地。
不然比被朱元璋誅了九族還讓人難受。
李善長暗戳戳的想著。
他如何看不出來,朱元璋就是故意針對他,想第一個拿他開刀,錦衣衛的耳目遍布天下,他李善長手裡的土地估計是所有淮西勛貴中最多的了。
「嗯,不提這狗東西了,咱們還是繼續想想這攤丁入畝的政策如何實行吧。」
朱元璋話鋒一轉,目光在諸位臣子身上來回掃動著。
李善長被朱元璋這一番心理攻勢搞得徹底坐不住了,頓時從座位上起身,回稟道:「啟稟陛下,微臣剛才思索良久,臣作為大明文官之表率,理當身先士卒。」
「微臣頗有家資,家中也略有些薄地,這攤丁入畝之政策,就由微臣開始執行,若有不從者,皆以違背大明律論處。」
「那些農作物種子也可以率先種在微臣家中的田地里。」
「微臣全家老小必然百般呵護!」
「還望陛下恩准微臣的請求!」
聽到李善長所說,朱元璋的嘴角微不可察的翹了起來。
「百室,唉,那可真是苦了你了。」
「你們看看,什麼叫做大明臣子的典範?咱相信有內閣首輔的身體力行,這政策肯定能夠順利的推行下去!」
「咱決定了,這二十四功臣,其中一席的位置必有咱的韓國公!」
朱元璋這次可是不吝讚美,把李善長誇的都快上天了。
而李善長則是誠惶誠恐道:「陛下折煞老臣了,這些都是臣子應該做的,微臣又豈能以此來邀功?」
「你們瞧瞧,什麼叫做覺悟?」
「若是天下之臣子皆如韓國公,那咱也可以垂拱而治了。」
朱元璋和李善長兩人之間相互唱著雙簧。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也都老老實實的聽著。
「臣等也願意在家中土地率先實施政策,」眾人齊聲說道。
「好好好,都是咱的好臣子!」
「標兒,把這些忠臣都給咱記下來,等政策成功了之後,咱要論功行賞!」
朱元璋說的好聽。
但如果誰幹的不好的話,可也是在本子上記著的,到時候估計少不了老朱的秋後算賬。
「謝陛下隆恩!!!」
眾人再次齊聲謝恩道。
而這二十四功臣的事情,僅僅在一天之內,就傳到了所有在應天的大臣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