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姜皎聽到了埋下禍患的詢問
唐玄宗生氣地說:「高公公是右監門衛將軍,安南離他家鄉很近,他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怎麼就不能去安南平叛呢?你先回去吧,朕也要離開化成院了。」
唐玄宗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化成院。王皇后看到玄宗生氣了,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只好灰溜溜地跟隨玄宗出了化成院。
唐玄宗加快了步伐,七名護衛也加快了步伐,與玄宗一起往南面的麟趾殿快步走去。王皇后帶的一名護衛一名宮女,剛才在化成院外等候王皇后,現在和王皇后匯合,王皇后只好帶著他們過了東面通紫薇城的石橋,回了在東宮的住處。
唐玄宗第二日與張嘉貞、源乾曜、張九齡等大臣,一起送楊思勖和五十名高手護衛出了上東門。楊思勖與玄宗告別,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唐玄宗送走楊思勖后,就坐進了那輛棕紅色馬車廂里,張嘉貞、源乾曜、張九齡等大臣,則是騎上馬,在陳曉禮所率領的三百騎兵護衛陪同下,向西朝紫微城的方向趕回。
唐玄宗到了紫微城乾元殿和武成殿後,並沒有停下來,而是往西經過那座能通馬車的石橋,去了上陽宮化成院。
姜皎已經站在化成院門口等唐玄宗了,唐玄宗坐的馬車在姜皎身邊停下,後面幾位大臣騎的馬也停下來了。
姜皎上前鞠躬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唐玄宗出了馬車廂,跟姜皎說:「你找朕何事?是因為今天不上朝,過來向朕上奏什麼事嗎?」
「陛下,臣是來向陛下呈上修史時修改的幾處記錄的。在這份記錄本中,修改的部分之前怎樣記載的,改后怎樣記載的,都記錄得很詳細。」
「好吧,到化成院的殿內你遞交給朕吧。」唐玄宗轉頭又問張嘉貞和源乾曜等人:「你們幾位愛卿,還到化成院的殿內嗎?如果有事要奏就到殿內奏事。」
張嘉貞說:「陛下,有幾份地方上的奏章,不是什麼大事,臣到中書省批閱即可。」
源乾曜說:「陛下,臣到門下省去工作了,這幾日還有沒處理完的事務。」
已經以右拾遺兼任中書舍人的張九齡說:「陛下,您如果有需要起草詔書等事,可以讓太監去通知微臣。微臣先到中書省協助張大人工作了。」
其他幾個大臣也說暫時沒有要奏的事,玄宗令他們回各自的部門工作了。
這幾位大臣們都離開化成院門口以後,唐玄宗和姜皎進入了化成院大殿內。
唐玄宗坐在化成院大殿書桌北的椅子上,他示意姜皎坐在對面的椅子上。
姜皎說「謝謝陛下賜座」,坐到了書桌南面的椅子上。
姜皎從左衣袖裡掏出那個記錄本,雙手呈給了玄宗。玄宗接過記錄本來放到了桌上,開始翻看。玄宗看了前面一部分后說:「嗯,我看了前面約四分之一的內容,感覺到此次修史做得還可以,武后時期的部分冤獄,這次得以糾正了。朕的母親竇皇后,也就是當時的竇德妃,根本就沒有用巫蠱之術詛咒武則天,是被韋團兒誣告的,這次記載得很明確。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描述,讀史的人都知道韋團兒是受武后,或者武后的娘家侄子指使的。」
「臣和下屬們的工作,能得到陛下認可,臣感到倍受鼓舞。」
「嗯,先不說這件事了。朕想和你聊聊別的事。」唐玄宗站起來望向白小荔,向外擺擺手,白小荔心領神會,拉著另一個宮女的手向化成院大殿外走去。
現在化成院大殿內只有唐玄宗和姜皎兩人了。唐玄宗說:「朕做臨淄王時,就與你交好,所以你朕更願意與你聊聊心裡話。」
「陛下,您有需要跟臣聊的,您就說。臣很榮幸能傾聽陛下的傾訴。」
「朕策劃剷除韋後集團時,王皇后參與了密謀,他的哥哥王守一,和父親王仁皎,都在剷除韋後集團,太平公主集團時立了功,朕因此對王皇后和她的父親,哥哥都不薄。王皇后一直沒有生子嗣,朕依然讓她做母儀天下的皇后。可是近期她一改往日的溫柔謙遜,對朕也少了幾分理解,朕的後宮佳麗中不乏品德好,又有子嗣的,朕有廢后的打算,你對此有何看法。」
姜皎聽了玄宗這話后感到有些意外,他說:「陛下,臣以為廢后的事你可是要三思啊。王皇后或許是一時糊塗,暫時對陛下您缺乏理解,她在宮中的口碑還是不錯的。」
「你還不完全理解朕,朕已經顧及與皇后之間的和睦形象了,可是她卻不知道珍惜。朕與武惠妃恩愛有加,經常出雙入對,能給世人一種夫妻和睦,比翼雙飛的印象。假如武惠妃做了皇后,朕與她將會是天下夫妻相處之道的楷模。朕以為武惠妃更適合做皇后,她相繼為朕生了三個皇子,一個公主了,前面三個孩子不幸夭折,第四個孩子是皇子李瑁。李瑁現在一歲多,胖乎乎非常健壯,由寧王代為撫養。朕不管怎麼想都覺得,武惠妃更適合做皇后。」
「陛下,臣仍然希望您能三思而後行。廢后往往牽扯到其他一系列的問題。王皇后及其父親和哥哥,在前期對陛下的事業有所幫助。王皇后在陛下登基前後的幾年,為您殫精竭慮,積極維護您的利益。她在維繫後宮秩序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臣以為陛下如若因王皇后沒有子嗣,廢除她的后位,而立新皇后,還需慎重考慮,畢竟皇后易位,影響到太子的位置啊。」
姜皎一番話,讓唐玄宗陷入了沉思。唐玄宗沉思片刻后說:「此事就說到這裡吧,朕對此事也是猶豫不決,朕只是想聽取一下你的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