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大媽4
隔壁是兩間耳房,面積也就是25平方,兩間等於50平方,相當於一間廂房,打算把其中一間耳房收拾出來,給以後大兒子上學住。另外一間隔出十平方做了衛生間,並且把下水道跟接水的地方接通以後洗澡洗衣服都方便,冬天的時候不用到外面,吹的凍僵。
剩餘的十個平方面積直接做儲物間,把原先的儲物間裡面的東西移到這邊來,這樣膨出一間耳房,以後再有孩子都能住得下。
「當家的,我想在儲物間那十個平方下面打通一個地窖可以放一些糧食和一些貴重物品」吳翠英知道,再過幾年,賈家那個賈東旭要結婚了,那個盜聖是個慣犯,被他奶奶教的偷雞摸狗。60年的時候,三年大災又要開始了。就怕到時候那個張氏和那孫子順手牽羊。
易中海明白家財不露狡兔三窟,每天晚上回來吃過飯就拿個鐵鍬到那邊開始挖土,並且讓他把土倒在前面兩個耳房空地上,並且早有準備的土磚一一圍成長形,均勻的鋪開,準備種點青菜,辣椒小蔥之類的。
忙活了兩個月終於修成地窖,深度有3米離地面有1米裡面都是青磚鋪成地面,有10平分,周圍牆面都是塗過防水泥,房頂也一樣,通風了一個月,終於干透,把一些多餘的糧食,還有這一年買的全部放進去擺滿了貨架,還有專門弄了一個柜子放的一些重要金銀財物,還有工資,用盒子裝起來,分類放進去。
後面生了兩個女兒易中海也非常的疼惜,把那剩餘多餘的一間耳房找人重新裝修並且在專門找了架子床,把20平的面積布置的非常有閨房的氣息,吳翠英還專門找了淡綠色紗布,做了蚊帳鋪在上面垂直下來,很漂亮。床上四件套全部都是新的。易中天打了書桌,衣櫃。後來何雨水看到了,羨慕不已,有這麼漂亮的房間。纏著何大清也要把自己房間重新弄,沒辦法就托易中海幫忙房間布置一下,且給足了錢。
四合院里陸續也搬來搬去,也住了很多人,上輩子的人名字對上了。
晚上夫妻倆在看望兒子,女兒們回來睡覺睡沒有一會兒就被一個窗戶聲音給吵醒。開門發現是何大清,在那在那裡縮頭縮腦的很猥瑣,見門一開立馬躲了進去。拉著易中海在客廳里很小聲的說「老易,我這回不得不走了,城裡都在分類家庭成分,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輪到這邊區域」臉色難看的不行。
何大清原先就是廚師的,會譚家菜,各類菜品也會做。但是他的父親曾經因為做菜比較好,被小日子抓過去過,給他們做過菜。又怕被他們給查到,成分不好影響到子女。打算明天一早就跑路,對外宣稱跟寡婦走了。並且托老易關照雨柱兄妹倆,並且說每個月會寄錢過來。
第二天,何雨柱彷彿天塌了一樣爹跑了不要他們了。
街坊鄰居都傳出何大清看上一個白寡婦去外地了,閑言碎語傳到何雨柱耳邊,妹妹在一旁不停的哭泣要爸爸。
吳翠英也不好明說,並帶著何雨水回去吃飯,並且和兩個女兒一起睡覺。
易中海看著何雨柱,整個人像是沒了方向一樣,便說他的父親已經安排好,讓他去鋼鐵廠裡面當廚師,菜如果燒的好的話,晉陞很快。並且安慰他也是為了他們兄妹倆才離開,等過幾年穩定下來了,就會回來。
何雨柱情緒慢慢穩定下來,明白其中肯定有隱情,要不然易中海也不會這麼說,他肯定知道其中隱情,只是沒有明說出來。
時間也慢慢的度過了這三年,這三年裡,每個月何雨柱都會收到一封信。
前院閻老師為了省錢養家也學著他們在院中種菜,在自家門前圈了一塊地出來城外挖了好多土,開始各家各院也開始種菜,每個月的蔬菜都不用賣,省了不少錢。就連懶散的賈張氏和賈東旭也在城外弄了好多土種菜。特別是後面三年,院中平時種菜,糧食都基本上都度過了艱苦歲月。
賈東旭相親從鄉下秦家村的姑娘,賈張氏不喜歡像狐狸精的秦淮茹,但是兒子非要她。從嫁進四合院后賈家熱鬧不斷,兒子又站媳婦一邊,不聽她的。賈東旭上班后就折騰秦淮茹,在外人面前擺出一副惡婆婆欺負兒媳婦面孔,要哭不哭的白蓮花樣子。每天都是勤快乾活,在院中名聲不錯。
吳翠英明言禁令不許孩子們和賈家接觸,特別是秦淮茹,對易中海交代遠離賈東旭一家。免得女兒們被學會秦淮茹的行為舉止,那不是正派人士該做的。
「聽到沒有,以後盡量避開,老大看著妹妹們不要亂跑」易中海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的看重。以前在聽過八大胡同的事迹,對比秦淮茹簡直一個模樣。他可不想自己的女兒被這個人給教壞的。
私底下因為何大清的關係也跟何雨柱說過原因,並且讓他把妹妹送到後院來。
何雨柱非常的感激易中海平時的照顧,也知道怕妹妹被傳染學會了那一套。那不是正經人家兒女做派。第一次見到秦淮茹就羨慕賈東旭,現在想來娶回家還是算了。
秦淮茹感覺非常奇怪,其他的鄰居對她的評語非常好是個好兒媳。只是前後院那幾戶人家平時都避著她,孩子也不和她單獨見面。平時碰到了都是點頭就走。一直都沒想明白到底怎麼回事?
街道辦王主任到四合院通知所有人住戶到前面來有事通知。
得知以後城市戶口定量糧食,發放糧本。屬於農村戶口,則沒有定量。
有些住戶屬於農村戶口,但也沒辦法再難也沒有像賈家那麼難。一家五口只有一個人有定量,兒媳是農村戶口子女隨母戶籍。賈張氏聽到哭天搶地的鬧。
「並且通知各位為了協助街道辦工作,可以選舉出三個人作為管理四合院」
通過住戶選舉了三個比較公正的三人,易中海,和劉海中閻埠貴三人,前面兩人有資歷,后一人有學問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