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悄悄干大事
虞院士一行人離開之後,農澤開始著手編寫月球基地計劃的相關報告。
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選址,具體位置還需要根據探月衛星提供的信息再仔細討論。
但是大體的方向他已經有了主意——建在月球遠離地球的那一側,就是俗稱的「月球背面」。
有人可能會覺得那地方是一片漆黑,永遠見不到太陽。
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月球也在繞軸自轉,大概周期為27.3天,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見大約59%的表面,而另一半始終背對著我們,這就給人一種那邊全是暗夜的印象。
實際上無論正面還是背面都會有白天夜晚之分,在繞地軌道運行時它們都會被太陽照耀。
打個比方,當你乘坐飛機從美國飛往中國時,途中看到的月亮其實都擁有相同面貌。
就像你平日里在自己家裡所見到的一樣熟悉。
選擇在背面建設可以讓一切都在地球人的視線之外完成。
不是為了刻意保持低調,而是如果選在面對地球的一面開展活動的話,連用業餘望遠鏡都能看得到整個過程,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而且目前地球上各國之間的信任水平還沒那麼高。
再說還有一種心理狀態叫做妒忌心作祟,說不定到時候就會有一些國家出於私心而在國際社會上製造謠言中傷華夏呢?
考慮到種種因素后,農澤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月球背面才是最佳選擇,財不外露,悄悄干大事。
但這最終還需等探測衛星的數據傳回給專家小組研判之後才能做出最後決定,他目前並不著急確定具體方案。
緊接著他把未來基地的功能以及其重要性做了簡要描述,尤其是關於那裡可能儲藏有的氦-3,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能源物質,並且還是建造星戰防禦系統的必須成分。
由基地規劃逐步談到物資輸送流程、乃至長遠經濟效益預測,這一切都順利地體現在了這份報告中。
對於實際實施過程中將面臨的各種技術挑戰他也給予了樂觀估計。
因為這個構想已經在他腦海中形成了許久,如今只不過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罷了。
所以他幾乎沒有中途停頓,思路十分順暢,就如同手邊有一份現成答案似的。
就這樣,在深夜時刻終於完成了整份報告草稿,寫完最後的時間抬頭看了看鐘表才發現時間已經不早了。
收拾好文件時突然想起自己晚飯都還沒吃呢,肚子也開始發出咕嚕聲提醒。
於是他就趕緊煮了碗速食麵充饑,邊吃邊開始審閱剛寫好的材料。
夏夜裡即使已深更半夜了外面還是熱鬧非凡,蟬鳴蟲叫似乎也不知疲憊般持續著。
第二天早上,當農澤把昨晚趕出來的月球基地研究報告交到虞院士手上時,虞老著實驚訝極了。
「小澤,你的效率也太高了吧?我都懷疑你的大腦里是不是藏著一台計算機呢!」
「哈哈哈...其實都是之前就想清楚的事情,現在不過是把這些想法變成文字而已。」
儘管心裡咯噔一下害怕被說中秘密,但表面上農澤還是笑著應承過去。
只見虞院士戴起眼鏡仔細閱讀起來,在翻閱期間時不時露出滿意的微笑:「真不錯啊!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如此高質量的研究文檔,簡直就是天生科學家嘛!」
「啊哈,嗯。」
此時農澤正在啃蘋果,哪裡顧得上說話呢。
大約十幾分鐘后,虞院士終於看完這份報告,滿臉笑容地把它放到了一邊,然後轉頭望向仍然專註進食中的農澤。
「小澤,空中航母船廠估計能在11月底完工,你關於『鯤鵬號』的設計圖進展如何了?」
最近這幾天軍方,甚至高層都給虞院士打過電話,關心農澤這邊的進度,畢竟親眼看到實際進展才能讓大家安心。
「工程團隊已經準備好了,只要船廠一建好就能馬上開工。
至於設計圖什麼的,我都弄好了,在我辦公室的安全庫房裡堆了一大堆。」
農澤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空天航母大部分系統基本都已經有了雛形,只剩下一些需要高精尖技術支持的部分,比如裝甲、超空間探測雷達和量子計算機這幾個方面。
「哈哈,好的,那我可以放心跟他們彙報了。
領導們怕打擾你的研究,這電話都找上我這兒來了,我都快成你的通訊員了。」
虞院士用眼神無奈地看了看農澤。
「哈哈,虞老您就多擔待點兒吧,你也知道我處理這些官面上的事情不在行,但說到研發新科技我還是可以的。
其他的,嗯,我確實不大擅長。」
即便有技術加成,本質上農澤仍然是個只有23歲的小夥子,對於華夏國的大佬們都帶著天生的敬重,一旦緊張起來話都說不利索。
整天這麼接觸下來,可能都會被誤認為患上了帕金森病。
「呵呵,不然呢?你以為你能這麼清閑?別說大領導,就是跟我級別差不多的人想要見你也能排成長隊呢。」
「要不是大領導特地照顧你,下了命令限制,恐怕現在研究院大門都要被擠破了。」
虞院士說完喝了一口茶,笑著搖了搖頭。
「啥命令?你說的是什麼?」
聽完這番話,正在啃蘋果的農澤停下來,疑惑地問道。
「見你之前必須得到領導批准,與科研無關的一律不讓進!」
「要不然昨天李院長他們是怎麼來的?是因為基因試劑的原因,這才勉強通過申請見到你了。」
聽了虞院士的話,農澤才發現背後還有這麼多故事,心裡不由得暖了一把。
這簡直就是在保護大熊貓啊!嚴格控制來訪人數,避免過多干擾。
離開虞院士的辦公室后,農澤沒立刻回自己那兒,而是去了幾個實驗室轉了轉。
一圈下來,農澤發現各個系統的測試進行得很順利,尤其是黃院士主持的核聚變引擎項目,很快就可以啟動試運行了,速度之快讓他幾乎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