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幕開啟
大秦時空節點。
數百座離宮別館氣勢恢宏的散落在咸陽城三百里之內。
宮殿群中車馬蕭蕭,刀槍如麥穗,劍戟若麻林,武士林立,戒備森嚴。
而矗立在正中央的雄偉宮城更是被保護的密不透風。
其守衛的武士皆為百戰秦軍中選拔出來能以一當十的勇士,各個目光陰冷,殺氣盈天。
正殿兩側,巍峨竦寺著十二金人。高達數丈,重達萬斤。威嚴凜然的拱衛著大秦帝國的中心——咸陽宮。
殿前白玉鋪成的台階上,身著黑色龍袍,頭戴玉制冠冕,身高體長,面容英朗,矯健魁偉的八尺大漢站立於此。
此正是大秦始皇帝,祖龍嬴政。
而在他的身旁,拱手而立的則是大秦丞相李斯。
兩人身後,成排躬身站立的則是參與大朝會的文武百官。
此刻朝會百官望著空中的天幕,各色表情應有盡有。
有人高呼萬歲,有人高呼天佑大秦,有人哭喊天罰,有人跪地伏拜。
「噤聲。」
嬴政高亢洪亮的聲音傳出,瞬間便止住了身後的百官百相。
千古一帝的威嚴在這一刻盡顯無疑。
「著太史令組織學者士子,將這天幕所述所載皆記錄在冊,以備日後查閱。」
「喏。」
恭謹的回應過後,李斯垂手退後,急匆匆的離去。
嬴政目不轉睛的看著天幕,指向天幕的手放回。絲毫不再多言,生怕錯過其上的任何信息。
自那藍色圓球轉化為一幅世界地圖后,身為千古一帝的他便敏銳的看到了其中竟似包含有大秦的疆域。
「這世界竟是如此之大嗎?那長城是朕手中所修之長城嗎?那陶俑是朕麾下軍士藏魂的兵馬俑嗎?」
「且這文字為何會與隸書相似?不管如何,朕定要弄清楚其中所言。」
這天幕如此偉力,非仙神難辦。
如此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之狀,便是寧可信其真,也絕不可信其假。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百年時光后,同樣在這片土地上,消逝的咸陽宮未存幾許氣息。
而今一座超過咸陽宮的壯麗宮殿群拔地而起,亭台樓閣,山水滄池應有盡有。
劉徹正和大臣主父偃商討河套地區設朔方及五原兩郡的優劣。
此時天幕播放出視頻,讓與朝之人無不驚恐莫名。
而語音旁白更讓所有人都覺無比震撼。這東西竟然能發出聲音。
同樣身為華夏傑出帝王,劉徹與始皇帝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地圖也清清楚楚的讓他確定了其中就有華夏版圖。
感慨世界竟是如此之大時,此時定需命人來研究天幕。
在兩人的身後,同樣是參與早朝的百官,此刻大漢百官的神情和另一時空節點的大秦並無二致。
「天圓地方。。。天圓地方。。。難道是錯誤的嗎?」
被宣來面聖對策的董仲舒望著天幕中的畫面,如夢囈般喃喃自語。額頭冷汗如水流般滑下。
這一刻,以他的智慧很快猜到了這幅世界地圖就是分佈在之前的藍色圓球上的陸地。
但此等狀況完全打破了他數十年來的認知,他無從接受,也不敢相信。內心惶恐不安。
腦海中的思想碰撞讓他耗費心力,胸口也猶如巨石壓迫般,讓他無法喘氣。
一時間竟是驚怒攻心,隨後便如爛泥般癱軟在地,再無聲息。
百官見董仲舒暈倒,更是群情激憤,一時間說什麼的都有,喧鬧如同菜市場。
劉徹回頭,喝住聒噪的百官,命人上前攙扶起董仲舒,並讓隨行太監宣他的美女御醫義妁前來診治。
待到義妁到來檢查無礙后,他才放心的繼續觀看天幕。
此時宣來的人才已經來到近前。天幕上的字幕在繼續滾動。
「華夏的國土面積在漢代時就基本已經固定下來。」
「漢代武帝對匈奴發動的戰爭,本質上還是為了防禦。」
劉徹盯著天幕的雙眸精光閃現,伸手指向天幕,問道:「那幾字是否漢,武帝,匈奴,戰爭?」
被宣召而來的人看向天幕上的文字,思索了一下后道:「陛下,如若所猜不差,當是漢,武帝,匈奴,戰爭。」
「哈哈哈,這天幕竟是知曉我大漢要與匈奴一戰?」
劉徹豪邁的笑聲震徹整座未央宮。隨後對身後之人說道:「將這天幕所言一一記錄,登記在冊。」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北側龍首原的大明宮殿前。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他日後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們一齊仰首觀看天幕。
「聖上,方才那圖似乎為地圖,您看,這好似我大唐疆域。」
說話之人乃日後凌煙閣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
李世民頷首點頭,並未回答。以他的智慧已然猜到了這天幕所呈現之事為何。
「從秦漢晉隋到唐宋元明清?按此意思,我大唐竟是滅亡了嗎?」
李世民撫著額頭,回想剛才畫面上翻過的字幕,他內心不由得一陣緊張惶恐。
身邊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接這茬。
「聖上,這句話後面所說兩千多年的時間意思難道是指這天幕是未來之人所為?」
魏徵上前一步,並未回答李世民所問,而是提出自己所想。
眾人聞言,腦中思索著,同時看向魏徵,回味著此話。隨後皆是嘩然。
「玄成一語點醒夢中人。細細思量,果真如是。」
房玄齡撫須而道。
若非魏徵轉移李世民話題,今日怕是難熬了。如今突厥進犯,整個長安城草木皆兵。正是最敏感的時期。
果然,聽聞兩人所言后,李世民看向魏徵,再看眾人,腦海里回味一番,眼神一亮,道:
「果真是此意。玄成所言不差。如此,朕倒要好好看看這後世是何光景。」
在場之人無不暗自喘了一口大氣,隨後紛紛看向天幕。
只見天幕仍在繼續播放。
畫面中,無數戰船在南海,南洋,印度洋非洲等地來回行駛。伴隨的是一場場硝煙瀰漫的海戰。
旁白也一同響起。
「明代華夏的海上勢力處於世界巔峰,足跡遍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直到非洲東海岸地區。」
「我們完全可以憑藉強大的海軍,將途經的所有國家全部變成海外殖民地。但華夏毫無興趣。為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