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宇宙的年齡

第三章 宇宙的年齡

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的科學家依據大爆炸理論,以及觀測到的星體之間的星光的紅移現象奠定了宇宙膨脹模型。

由於當時技術不足以支撐更為精細的觀測,於是觀測到的數據存在著十分巨大的偏差。

不過這些研究奠定了一個科研方向,那就是反推膨脹模型,宇宙終將歸於一個緻密的奇點。

於是宇宙起源說就誕生了,雖然到了二十三世紀的火種計劃前夜,這套理論未能說服所有的學者,但無法否認的是,這套模型一經提出,就成為了科學界的主流思想。

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依靠膨脹模型來搜尋最古老的恆星,以及觀察宇宙背景輻射。

通過距離,同位素的測定,暴漲模型的完善,一個138億年宇宙年齡的數據被越來越精密的提出。

由於本身這個模型並非百分之百的完美,那些被刻意忽略的信息在有機會成為反駁這套理論最有利的時間節點內被集體忽略掉了。

直至地球毀滅1200年後的今天,思旭才從克諾羅斯文明的口中得知,宇宙的年齡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宇宙的起源也愈發的撲朔迷離起來。

以地球文明當時的能力開看,可觀測宇宙的尺度決定了宇宙年齡的數字到底是多大。

如果直白的解釋,就相當於一個人站在一條跑道的某一點向起點看並以此來判斷宇宙的年齡一般荒謬。

要知道宇宙的過去與未來是無法看到的,人類所觀測到的宇宙背景輻射也僅僅是某一時間內觀測到的數據而已。

這就好比是宇宙中心論一般,在宇宙中的任何一點他都是宇宙的中心,但只有狹義上那個確切的點才是宇宙的起源一般,本身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相當多的矛盾點。

138億年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地球所在的空間結構是138億年前誕生的,其誕生的方法是就如同大爆炸理論闡述的那般出現。

可不同的是,大爆炸是具有方向性的,一旦超過可觀測宇宙範圍,那麼那些數據就無法具備代表宇宙年齡的準確含義。

尤其是在具備了超光速航行能力的現在,只要跨越了45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範圍之外在進行測定,那麼觀測結果一定是小於或大於當前宇宙年齡的結果的。

至此宇宙的起源以及年齡就變得不再重要,關於宇宙的存在形式即便到了六級文明甚至更高等級文明的層次,依舊無法得到意見的統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迷航方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迷航方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宇宙的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