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政治家族的形成
「可是,這個污水並沒有流向你的蝦池呀。」徐雨萌說道。
「你現在看是不會。但如果一下雨的話,造紙廠的這個位置正好屬於兩山夾一窩的地方,水量暴漲,污水就會流向這邊的水槽,然後流入到邊上的蝦池。」江南說出了原委。
徐雨萌點了點頭問:
「你們去縣法院告造紙廠之前,就蝦池賠償的事,和造紙廠協商過嗎?」
「找他們協商過,他們根本就不承認蝦池的污水來自於造紙廠,還說蝦池根本就不應該建在他們造紙廠的下游,並且明著說一分錢就都不會賠的,有本事就去法院告,法院怎麼判他們就怎麼賠。」江南越說越氣憤。
徐雨萌聯想到之前江南江北兄弟說的造紙廠的老闆是何澤亮的弟弟何友亮,以及在法院證據確鑿的前提下,依舊打敗官司,她瞬間明白了這裡頭的彎彎繞,腦子裡一下子蹦出了一個詞來:政治家族!
因為一直想著和父親一樣到基層去工作,徐雨萌在團省委工作的時候,就專門研究過縣域經濟以及縣一級的政治生態環境。
在縣一級,大家往往最關注的,是縣委書記的權力過於集中,權力過大等問題上,為了不讓縣委書記和縣長在當地形成固有的政治勢力,所以,一般縣委書記和縣長均由外地調入。
但大家往往忽視一點。
那就是長期在當地經營許久的本地家族的政治勢力,對當地的影響力,往往更不容小覷!
這些本地的政治家族,往往通過血緣和聯姻,形成利益共同體,一個小小的縣城,往往有多個這樣的政治家族把持著,某些時候,他們的影響力,甚至超過外地來的縣委書記和縣長,一些縣委書記和縣長沒有當地政治家族的配合,甚至令出不了縣委、縣政府,有令不行,有令不止的尷尬境地。
徐雨萌特意研究過一名掛職幹部寫的報告。
那名掛職幹部對他所在的縣的政治家族勢力做過詳盡的調查:
那是一個70多萬人口的大縣,財政完全靠轉移支付,根據他的調查。那個縣共有大家族15個。
其中王姓家族,核心人物王某曾經任那個縣的鎮黨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副書記、市勞動局局長;
其妹曾任縣城建集團黨委書記、副縣長;
其妹夫曾擔任鄉黨委書記,衛生局局長;
核心人物王某共有四個子女,分別擔任市旅遊局局長、縣人民醫院院長、某鄉黨委書記、市管局局長,而他們的親家,有的是市環保局局長,還有的是縣法院院長,縣公安局副局長。
這僅僅是一個政治家族的勢力,就有如此之大,幾乎把持了一個縣的各個方方面面。
難怪有的政治家族的核心人物會說,他們在縣城裡說句話,比縣委書記,縣長還管用,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而且政治家族在當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政治家族的子女現在有越來越向核心部門以及關鍵部門發展的趨勢,他們往往未雨綢繆,儘可能的會進入縣公安局、縣法院、縣檢察院、紀委、縣委辦公室等一些重要強力部門,而且家族核心人物權力越大,這個政治家族出的幹部也越多,如此循環,逐漸把控當地的政治和經濟生態環境。
很顯然何澤亮、何友亮兄弟,肯定也融入了廣平縣的某個政治家族,是廣平縣某個政治家族中一個重要的一環,這樣的政治家族就像是一張蜘蛛網,牽一髮而動全身,像江南江北這樣的普通村民,想要和他們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
看來這秀江鎮的水很深啊。
三個人正準備離開排污口,造紙廠鐵柵欄里,走過一個西裝革履的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看見江南和江北兩兄弟,語氣十分輕蔑的說:「喲,這不是江南江北兄弟嘛!又來看我們造紙廠的污水排放啊?怎麼樣,今天的官司打輸了吧?聽我一句勸,人挪活,樹挪死。別折騰了,乖乖的出去打工去吧,要不來我廠里打工也行!」
「何友亮!你........」江南被他的話氣的無語。
原來他就是造紙廠的老闆、何澤亮的弟弟何友亮!
何友亮說完,上下打量了一下徐雨萌,有些輕佻的說道:「喲,江南、江北,可以哈,從哪搬來了個美女救兵,挺漂亮的呀,該不會是律師吧?」
不等江南、江北兩兄弟發話,他又半是威脅半是不屑的對徐雨萌說:「美女,聽我一句勸,從哪裡來還是乖乖的到哪裡去,別來攪這趟渾水,他們兩兄弟的事,你管不了的,到時候那麼白凈漂亮的臉上被破了相就不好了!」
何有亮的話,讓徐雨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不愧是徐遠舟的女兒,心裡雖然氣憤異常,但知道這時候不是逞口舌之快的時候,她臉上卻看不出任何波瀾,十分平靜的對何友亮說:「何總,你誤會了,我根本不是什麼律師,我只是對養蝦好奇,所以過來看看。」
何友亮也沒往深處想,他攤了攤手,揶揄道:「歡迎看,儘管看好了!」
說完,轉身走了。
江南、江北兩兄弟為何友亮氣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三個人一言不發,默默的往蝦池走。
快到蝦池的時候,徐雨萌突然問江南:「江大哥,你給我說句實話,養蝦賺錢嗎?」
江南不明覺厲,訥訥的回答說:「妹子,我們兩兄弟一直在外面幫人家養蝦,肯定是看中了養蝦的前景好,才投巨資開始養的呀。」
「那如果這個造紙廠和化工廠關停了的話,你們是不是就不會外出打工了,會繼續養蝦?」
江南搖了搖頭說:「我們現在只有外出打工一條路了。為了弄這個蝦池。我們兩兄弟把在外面幫人養蝦這些年攢下的錢都砸進去了,還借了親戚朋友好幾萬,再要養的話,弄蝦池和買蝦苗,飼料等,最少還要十萬左右,我們哪裡還有錢再投入呀?」